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数据分析力提升策略

2022-05-30 10:48李园园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提升策略核心素养

李园园

[摘  要] 作为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力的重要载体,小学数学学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性的情境、问题性的情境、反思性的情境等,让数据“发声”,用数据“说话”,拿数据“评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数据”,感受、体验到“数据的魅力”。指向核心素養的数据分析力的培养,能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数据分析;提升策略

当下,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最需要什么?显然,“大数据”时代就是要求人们具有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应用等的能力。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数据分析”。那么,作为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力的重要载体,小学数学学科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近数据”,让数据“发声”,学会“用数据说话”,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数据的魅力”。通过提升学生数据分析力,发展学生的数据观念。

一、创设真实情境,让数据“发声”

“数据”一直以来都是实证的确证与表征,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不是枯燥的符号,不是抽象的数字,它是有意义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数据的意义。数据的意义不是通过教师说教所能奏效的,而应当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它的价值。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场景,将数据嵌入其中,引导学生从中提炼、抽取出相关的有用的数据,从而让数据“发声”。

比如教学“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真实的“摸球游戏”活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不同的小组在摸球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如有小组从袋子中摸出的都是白球;有小组从袋子中摸出的全是黄球;还有小组摸出的有白球也有黄球。其中,摸出的球有白球也有黄球的小组,摸到白球、黄球的次数也各不相同,有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有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等等。这样的摸球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纷纷对各自袋子中所装白球、黄球的个数进行积极猜想,并打开袋子进行验证。在这里,学生摸球所统计的数据在学生的“猜想—验证”过程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袋子中没有装白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白球;袋子中装的全是黄球,所以摸到的一定是黄球;袋子中所装白球的个数少,所以摸到白球的次数就相对少,等等。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可能性”的规定,即“不可能”“可能”“一定”等。通过学生对数据积极主动地解读,场景中的数据获得了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实践性、现实化的情境,能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对数据的分析与解读之中。通过学生对数据积极主动的分析与解读,抽象化的数据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学生从数据解读中初步感受到数据整理、分析的必要性,从而对数据产生了一种兴趣,对数据分析形成了一种初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用数据“说话”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不仅仅要让数据本身“发声”,更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说话”是一种量化的思维、认知,是具有数学理性素养的象征。“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基础上,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用数据说话,是在“不确定性”中培养学生的“确定性思维”“确定性认知”。这是当代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用数据“说是”,而且要引导学生用数据“说不”,还要引导学生用数据判断“好”与“不好”。正如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所深刻指出的那样,统计的结果有时候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只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好的程度”的描述。不仅如此,统计的方法也没有简单意义上的“对”与“错”,而只有“好”与“不好”之分。在引导学生“用数据说话”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解读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而且要引导学生比较数据,通过比较,找出“最值数据”“极端数据”“平均数据”等。比如教学“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这一部分内容,很多教师将其定位于“计算”。于是,教学就在“计算方法”上下功夫,诸如“移多补少法”“数量除以份数法”等。事实上,“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常用的统计量。从统计的视角来看,“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男女套圈套中的个数进行丰富,呈现了两个班男女生套圈的数据统计情况,其中一个班的男女生套圈个数没有极端数据,另一个班的男女生套圈个数有极端数据。由此,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用怎样的数据可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合理吗?为什么?如此,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就会对数据的意义展开思考:用什么数据来表示学生套圈的一般水平?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不仅在数学的“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在其他相关的数学内容学习中,同样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只有引导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亲近数据”,才能形成学生的“数学的眼光”和“数学的大脑”。引导学生“用数据说话”,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创设反思情境,予数据“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用数据说话”,让数据“发声”,而且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用数据判别的意识和习惯,还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赋予抽象的数据以意义,让数据获得生命性的价值存在。用数据判别、赋予数据意义,就是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数据来审视、思考、分析、评价问题的习惯。赋予数据意义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标识。当我们用数据来评判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面对一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就能发现其中隐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比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中的练习十二的第一小题,这一小题呈现了一个篮球运动员在某个赛季各个场次的得分情况。纵观整个数据,不难发现,这位运动员的每场得分基本上都不错,但其中却出现了一个0分,这有点反常。针对这组数据,笔者引导学生尝试解释这些特殊数据背后的原因。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我的数据分析思维力、想象力,对这些特殊数据背后的形成原因进行多方面的揣摩,由此对这些数据进行丰富的意义赋予。比如有学生说,可能是这位运动员在这场比赛中“犯规”;有学生说,可能是这位运动员在这场比赛中服用了“兴奋剂”;有学生说,可能是这位运动员大意、疏忽了;有学生说,可能是这位运动员水平发挥最差的时候;等等。有学生还给出了友情提醒,极端数据影响成绩,作为运动员可不能功亏一篑。当学生用“评价的眼光”来关照数据的时候,数据就不是简单而抽象的,也不是“死”的,而是获得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面对庞大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数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审视、学习甄别、学习评判。学生不仅要接纳数据,而且要反思数据、质疑数据、批判数据、重构数据等,进而认识到数据存在着“真”与“伪”。而数据分析就要厘清数据的“真”与“伪”,要对数据的来源、描述数据的方法等进行深度分析、思考。如此,学生对数据就不会盲从、迷信,而是展开理性的思考去质疑、评判数据,并根据自己的分析剔除那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不相关的数据或干扰的数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赋予数据以意义,要引导学生追求数据的合理性、合情性、合法性。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因此,数据将会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在未来社会中所遇到的。数据的内涵是丰富的,数据的外延是广阔的,因此数据往往是耐人寻味的,值得我们慢慢咀嚼、品味、反思、评价。在未来社会中,我们可能每时每刻都会与数据遭遇。面对庞大的、不确定性的数据,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提高审视数据、评价数据的能力。这些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适应未来的社会。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提升策略核心素养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