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斌
摘要:逻辑思维是一种潜在的习作表达能力,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逻辑思维元素是隐含于习作内容中的重要课程资源。逻辑思维能够助力不同环节的习作开展:习作审题,借助导图判断提炼;习作构思,运用流程提示图归纳梳理;习作选材,利用表格比较辨析;习作起草,顺着典型样例类比推理;习作修改,提供评析模式推理验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逻辑思维
一、逻辑思维:一种潜在的习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杨再隋教授认为:“正确的表达需要符合语言法则的言语表达,也需要符合逻辑的思维。” 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欧内斯特·波伊尔指出:“清楚的写作导致清晰的思维,清晰的思维又是清楚地写作的基础。” 可见,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学习方式之一,习作需要多种思维的参与。
逻辑思维是一种潜在的习作能力,其涉及的判断、推理(演绎、归纳、类比)等思维形式,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题环节,对核心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能更好地解读和把握“题眼”;构思环节,通过演绎、归纳、类比等方式推理,能更快地确定习作框架;选材环节,遵循演绎、归纳的思路梳理素材,能够快速遴选出更为适当的习作素材;起草环节,通过归纳、类比来确定表达的思路,安排段落之间的顺序和关联,能让表述更有条理;修改环节,采用演绎、归纳、类比的形式进行删改优化,能让文章的结构、表述等更为合理、科学、规范。
二、逻辑思维元素:隐含于习作内容中的课程资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内容的许多话题在主题呈现、题材选择、习作要求等方面都隐含着逻辑推理的元素,蕴含着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资源。
以三到六年级写人类习作为例,围绕说明一个人的特点,教材编排的内容呈现出不同类别的逻辑思维形式:三年级上册《习作1:猜猜他是谁》,要求选择特别之处,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一个人,隐含判断、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学会简单描述;三年级下册《习作6: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尝试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尝试简单例证,隐含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四年级上册《习作2:小小“动物园”》,要求通过比较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把家人的特点介绍清楚,如弟弟调皮像猴子等,做到以相似点表现人物特点,隐含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四年级下册《习作7:我的“自画像”》,要求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结合事例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做到描述与要求一致,隐含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五年级上册《习作2:“漫画”老师》,要求结合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做到用多个事例凸显人物特点,隐含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五年级下册《习作五:形形色色的人》,要求围绕特点,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写人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需要做到围绕中心精选典型材料,隐含判断、类比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六年级上册《习作8:有你真好》,要求借助场景写一个人,并运用第二人称叙事,表达出情感,需要做到聚焦主题筛选细节,隐含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
除了写人类习作外,在叙事、议论、说明、写景、状物等习作内容中也都隐含着逻辑思维的相关元素。如六年级上册《习作3:让生活更美好》属于说明类,教材提供了微笑、诚信、梦想等话题,提示学生思考“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它是怎么影响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了”,就是提示学生依照演绎推理的方式,展开因果分析,立意构思。还有三年级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四年级下册《习作8:故事新编》、五年级下册《习作4:他了》,分别属于写景、想象、叙事类习作,教材给出的“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或展开描写”等要求,写法蕴含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
三、逻辑思维在场:助力不同环节的习作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十岁左右向抽象思维过渡,其对逻辑思维的认知大多依托具体的语境,如在故事情境中借助经验理解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渗透逻辑思维的习作教学,会在审题、构思、选材、起草、修改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丰富言语表达,循序渐进地提升习作能力。
(一)习作审题:借助导图判断提炼
审题是习作开展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借助导图引导学生推理提炼,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搞清楚写什么、怎么写。本文提及的导图,主要涉及思维导图、示意图、结构图等,用于直观、形象地呈现思维过程,表现语言材料,直观揭示蕴含在习作内容中的推理形式,让抽象、内隐的习作要求形象化、结构化,帮助学生更为精准地判断提炼核心概念,更好地解读和把握“题眼”。
例如,五年级下册《习作5:形形色色的人》,習作提示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习作要求是“写的时候,要选取典型的事例”“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为了教会学生审题,教师以学生选择最多的话题“乐于助人的人”为例,用示意图(分别见图1、下页图2)提示学生关注“选取典型的案例”“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两个点。根据图1,教师提醒学生:习作话题要求我们选取典型案例写人,那写“乐于助人的人”,案例选取就要指向“助人”,“主动让座”“救助同学”就属于此类案例。图1左、右两个半圆中的A、B案例,凸显了“我”主动帮助老奶奶、同学的主要情节,体现了“乐于”,较为典型。根据下页图2,教师提醒学生:要通过典型案例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关注细节,还要围绕不同人物最鲜明的特点搜集细节。典型案例B中的“我”乐于助人的细节主要表现在8个不同的动作细节中。这8个细节,就像8只箭,集中射向箭靶——乐于助人。“示意图更迭”,形象、直观地展现出了审题环节抓取“题眼”的归纳推理思维方式,有效实现了抽象与形象的转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知到了以选取典型事例、抓取细节、具体表述的凸显“乐于助人”题眼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构了符合逻辑的习作路径。
(二)习作构思:运用流程提示图归纳梳理
习作构思涉及较多隐性的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富有逻辑地处理习作信息、组织习作内容。采用写作流程提示、文档陈述模板等,能够帮助学生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组织有序的知识。习作构思环节,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流程提示图,指引学生归纳梳理习作内容,理清思路,科学组织习作内容。
例如,五年级下册“写研究报告”,教师先带领学生以“语文书单元页用途的研究”为例,指导学生按照线性逻辑思维,经历问题探究的全过程,把与语文书单元页有关的散乱的“点”,如内容、特点、作用、使用等串联成“面”,进而梳理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作流程(见图3),为学生完成研究报告提供了构思抓手。
借助图3,学生自主开展“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实践探究,归纳梳理出了图4,确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有条不紊地分组整理资料,形成了可靠的研究结论。
这样的习作构思方法,也可以用于帮助学生完成倡议书、想象故事、作品梗概、读后感等的习作,理清内容的逻辑顺序,合理构思。
(三)习作选材:借力问题链比较辨析
由于逻辑思维抽象化、思维与表达复杂交织的特点,小学生理解和把握逻辑思维时有困难,有关逻辑的认知结构不完整、不稳定。习作选材大多表现为选取与主旨(观点、感悟)关联度较高的素材。利用问题链帮助学生进行习作选材,是依据学情设置思维理解支架,降低学生选材思维认知与运用难度的有效尝试。习作教学中的问题链,就是基于习作主题设计的息息相关的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呈现出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特点,牵引学生比较辨析诸多素材,促成习作素材的系统化、立体化。
例如,指导学生完成五年级下册“刻在心底的美好”习作任务,选材环节,教师紧扣“美好”,设计问题链“什么是美好?哪件事属于这样的美好?这件事中的什么能表现这样的美好?”,指引学生聚焦三个问题选材。围绕第一个问题,学生列出“合家团聚”“得到他人帮助”“获得成功”“某种好的品行”等美好的“事物”;聚焦这些美好的“事物”,他们又归纳出“奶奶生日合家团聚”“考试没考好获得朋友安慰”“国旗下讲话获得成功”“同学尽职尽责值日”等具体的案例,回应了第二个问题;在此基础上继续辨析提炼,得出第三个问题的系列答案“奶奶生日属于天伦之美”“朋友的安慰属于会心之美”“演讲成功属于自信之美”“值日属于行为之美”,由此确定了选材方向。
问题链的使用,从方向指引,到路径确定,再到“落地”招数,渗透了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较好地牵引学生挖掘出了隐含的习作素材,辅助习作主旨的表达,高效解决了学生“没什么可写”“无米下炊”“离题”“偏题”等普遍问题。
(四)习作起草:顺着典型样例类比推理
习作教学起草环节,学生容易将较多的关注点放在习作的内容上,容易忽视情节的细化描写,导致表述肤浅。小学阶段的习作,很多时候可以采用模仿习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拿来”的过程中进行类比推理,进而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学会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典型例句、例段甚至例文,启发学生聚焦观点,进行类比推理。
例如,指引学生完成五年级下册《习作2:写读后感》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围绕感受,概括书中对应的情节;然后出示学生例文《〈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中优秀的过渡句,引导学生体会从一类向另一类过渡的思维方式,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类比举例,展现自己的读书感受。展示的过渡句如下:
【例句1】不论是鲁滨逊还是吴京,他们都选择了咬牙坚持。挺过困难,成功之门为坚持的人打开。
【例句2】坚强,就是面对困难时,能挺过去。其实,我们都该选择坚强,挺过各种各样、随时随地出现的困难。
【例句3】人生就像碰碰车,不能因为怕把车碰坏,就不碰了。
例句1,学生的分析为:作者用一个“都”字,较好地总结了书中人物和书外人物的共同点;“挺过困难,成功之门为坚持的人打开”直接明确了读《鲁滨逊漂流记》后的观点;寫读后感,要先简明扼要地在开篇揭示自己读完整本书后的感受——自己的观点。例句2,学生推理的结论为:突出强调读后感的观点,需要从书的内容出发,联系自身。例句3,学生的归纳为:用形象的比喻总结自己的感受,引出现实生活应有的人生态度。据此,学生类比推理出了读后感习作的基本思路——联系人物事件,揭示读后观点;联系自身经历,凸显读后观点;联系生活经验,升华读后观点。在此基础上类比推理,构篇成文就简单多了。
(五)习作修改:提供评析模式推理验证
针对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反复性特点,可充分利用因思维缺陷而产生的问题习作,采用“问题发现—对比分析—表达修正”的评析模式,组织学生评析、修改,优化完善习作成果。仍以《〈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的习作讲评为例,教师出示一段“问题例文”,让学生推测例文所写的观点。“问题例文”如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鲁滨逊在家里时,一心想要航海,父母再三劝阻都不能让他留在家中。果然,“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他第一次航海时,就遇上了海难,被海盗抓走了。好不容易脱困后,又去航海,结果在一个无人小岛的岸边船毁人亡。最终只有鲁滨逊幸免于难。他用船上和岛上的资源在岛上生活着,还用双手创造了许多东西:小房子、羊舍、麦地、工具……他救下了土著“星期五”和许多白人,从水手手里夺回船长的船。在他上岛的28年后,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在荒岛上待了28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针对“问题例文”,学生对观点作出各种猜想:坚持不懈、顽强、冷静、充满信心……由这些猜想,学生紧跟着质疑:情节介绍没有明确的指向,如何形成观点并进行类比举例?发现了问题,教师让学生针对问题,交流自己内心预期的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推理可以优化完善的细节,进一步理解“围绕读书感受概括情节”的写法。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动笔修改,把“情节”和“阅读体会”关联起来,解决读后感情描写笼统的典型问题。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修改过后的例文片段: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体现了鲁滨逊信念如一的精神。鲁滨逊在家里时,一心想要航海,父母再三劝阻都不能让他留在家中。第一次航海时,虽然遇上了海难,还被海盗抓走,他也想尽一切办法逃脱。之后不改初心,再次出海。在无人小岛上幸免于难后,他坚信自己能够凭借智慧走出小岛,再次踏上心爱的航海之旅。为此,他不懈努力:充分利用船上、岛上的资源,让自己活下来;用双手用心耕耘,创造了房子、羊舍、麦地、工具等;救下土著人“星期五”和许多白人,从水手手里夺回船长的船……秉持自己的信念,他在岛上顽强地生活了28年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即使此刻,他也还想再次开启航程。其信念之坚定,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想到了自己……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信念坚定地去做一件事,去做好一件事。
这里,教师提供修改模式和“问题例文”,鼓励学生通过语段品读形成认知冲突,发现行文的逻辑缺陷,进而在自我参照中推理正确行文的逻辑认知,在自主修改中优化自己的思考,累积习作修正经验,最终完成了优秀习作。
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否定习作教学中其他思维类型的作用。上述各个习作环节中某种主要逻辑思维方式的渗透或使用,也不否定其他逻辑思维方式的融入,这里只做相对而言的阐释。融入逻辑思维的习作教学策略,还需要做更为深入的研究,真正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