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多维驱动”

2022-05-30 04:16:05夏静
关键词:小学体育

夏静

摘要:多维驱动是指采取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方法、策略,以达到改善、促进、推动教学的目的。情境驱动,可以“情景剧”的形式推动学生沉浸式学练;物力驱动,即用“脚手架”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智能驱动,是以“物联网”为抓手,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关键词:小学体育;多维驱动;情境驱动;物力驱动;智能驱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学习者课堂中促进多维互动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8/02/2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寻求多维驱动的策略。多维驱动是指采取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方法、策略,以达到改善、促进、推动教学的目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从情境、物力和智能等多个维度进行驱动,能激发学生主动学练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情境驱动:以“情景剧”推动沉浸式学练

情境驱动是指,借助语言或实物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驱动学生主动参与,以实现沉浸式学练的目的。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很难准确把握教师的意图、掌握学习技能,而情境驱动能让学生快速走进学习场景,从而实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一年级“障碍跑”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钻、跨、绕等动作概念。如果只是反复练习单一动作,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笔者创设了“小鹿找妈妈”的情境,驱动学生沉浸式学练:

师有一天,小鹿在森林里与妈妈走散了。它很害怕,想要快速找到妈妈,但是森林里有很多障碍。同学们觉得它会遇到哪些障碍呢?

生大树最多,还有石头、山洞、树枝、河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想要快速地通过这些障碍,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遇到山洞时小鹿该怎么做呢?

生钻过去!

师遇到石头、树枝呢?

生跨过去!

师遇到大树呢?

生绕过去!

师同学们,老师设置了圈状障碍物(需要钻)、敏捷栏(需要跨)、标志杆(需要绕),如果你是小鹿,你会怎么通过这些障碍物呢?接下来,小组同学开始讨论。

讨论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分组尝试练习。结合情境,学生很快就了解了动作要领。练习一段时间之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再次结合情境进行提问,如小鹿想更快地绕过大树该注意什么?学生在讨论中得到答案:“在绕的时候身体要靠近大树向前跑,这样跑的路程短。”在沉浸式地学练中,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绕”的动作要领。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情境驱动为体育教学营造了轻松愉悦的环境,形成了一出有趣、有意义的“情景剧”。学生在尝试、交流、挑战中逐渐掌握“障碍跑”的技术动作,他们体育课堂的参与性得以提升。

二、物力驱动:以“脚手架”辅助理解和掌握

物力驱动是指,开发利用物力资源,并激活这些资源的价值,以驱动课堂教学。许多常规体育器材都具有隐性功能,但是教学中疏于挖掘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善于思考,挖掘身边物力资源的潜在功能,积极利用这些资源辅助课堂教学,从而驱动学生参与到体育学练中来。

例如,在二年级“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中,面对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运球,但是动作技术不规范,理解能力、自控能力不足的教学挑战,笔者巧借敏捷训练中经常使用的敏捷圈,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标准动作。针对学生原地运球双脚站位问题,笔者让学生将敏捷圈放在身体侧前方,就近的一只脚迈进敏捷圈内进行运球,从而引出原地运球两脚前后站的要领;针对学生运球时重心过高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将敏捷圈套在腰部,体会在运球时只有膝盖弯曲、重心降低才能保证敏捷圈不落地的感觉,以此提醒学生运球时要降低重心;针对学生运球时护球意识不足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手持敏捷圈作为盾牌去保护球进行护球对抗练习,以此提高学生的护球意识;针对学生运球时不自觉低头的问题,笔者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一位学生手持两种颜色的敏捷圈,另一位学生在运球时抬头说出同伴举起的敏捷圈的颜色,有效解决学生运球不抬头的问题。

对体育教学中常规体育物力资源敏捷圈进行隐性功能开发,将其巧妙运用于篮球运球教学中,一物多用,为体育课堂教学搭建了牢固的“脚手架”,进一步驱动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与掌握。

三、智能驅动:以“物联网”促进及时改进

智能驱动是指,采用智能化的教学方式或手段,促进师生及时改进课堂中的问题,以获得更加高效的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赋能教学的时代已然到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与产品也随之“走进”课堂,如体质测试智能测试仪、心率手环、天天跳绳App、希沃电子屏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巧妙灵活地运用智能驱动,将使课堂教学方式得到“更新”,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笔者在教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在课堂练习时交头接耳、在分组学练时效率太低等。采用“班级优化大师”小程序之后,以上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班级优化大师”小程序是专为教师打造的智能班级管理工具,通过AI等智能技术与教学管理的应用融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对课上表现不佳或者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点评,在课堂分组合作学练时对小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总结等。所有的数据都会自动保存和统计,并且每天、每周、每月都会对数据进行反馈,得到如“今日表现最佳”“一周之星”等称号的人选。这样的反馈,有效帮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使他们及时改进,进一步优化自己的学习结果。

“班级优化大师”小程序的运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传统的纸质记录与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智能驱动下,自主进行练习。智能驱动的“物联网”极大地激活了体育课堂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体育课堂的参与性。

又如,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教学的正常进行。笔者通过“剪映”剪辑视频软件,对学生所熟知的“3D跑酷”“切水果”“大冒险”等游戏进行剪辑,在视频中加入练习提示、语音加油等互动信号。当无法进行室外教学时,笔者便在教室大屏上播放视频。学生瞬间被视频中的画面所吸引,根据视频中的虚拟情境做着相对应的练习动作,如跑酷中的跳、跑、闪躲、弯腰等。生动的虚拟画面驱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相应的动作要求,生成了一节充满趣味与活力的沉浸式体育课。

体育教学中的多样且新颖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教学相长。我们应该在不断优化多维驱动方式的同时,更加广泛地开发多种有效的驱动抓手,提高对课程多维驱动的认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体育课堂的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多维驱动”的目的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探索与分析
浅析“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3:24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6:31
对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教学的点滴思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14:29
关于小学体育业余训练的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09:18
试分析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08:35
探究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3:15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