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行企“四方协同”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2022-05-26 10:18叶燕廖庆智莫坚义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高职教育

叶燕 廖庆智 莫坚义

【摘要】本文结合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阐明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理念,阐述校政行企“四方协同”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创建高职特色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共建多维立体大思政实践育人基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构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实践路径,总结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成效,以期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四方协同 大思政课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9-0034-0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問题出发,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和优势,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创新教学形式,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亟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实践为例,论述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

一、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高职院校要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树立大思政育人理念,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建立和完善大思政课的体制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加强校政行企协同,多主体密切合作,多方面系统发力;开发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育人教育资源,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建思政教育基地;组建大思政教学团队,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聘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管理干部、技术员、名人、楷模等为兼职教师,组成专兼结合多样化教学团队,形成育人合力;把思政小课堂同校园第二课堂、网络第三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思政教育大课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让思政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校政行企“四方协同”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技并修,结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优势资源,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校政行企“四方协同”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如图1,见下页)。

(一)校政行企“四方协同”,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

实践育人体系是实践育人理念、内容、方法、平台、队伍和评价的有机整体。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大思政课理念,以全面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校政行企“四方协同”育人,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把政行企地方资源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把地方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构建高职特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发挥政行企在学校思政育人的作用,共同搭建校区、社区、厂区、馆区、园区实践育人平台,共建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大思政教学团队,共同开展课堂教学、企业专业实习、基地参观研学、园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构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网络实践、社会实践、企业实践“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育人体系。

(二)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创建高职特色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要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院根据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专业建设特色,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开发“党建+思政”“学生生活+思政”“专业+思政”“劳动+思政”“美育+思政”“互联网+思政”等实践育人教学资源,凝练并优化教学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根据思想性、针对性、专业性与时代性要求,将国情、广西区情、地方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企业文化等教育资源融入实践教学中。比如,与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举办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共同开展以“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思政实践教育;与龙州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合作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分别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万众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共建建筑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定向培养班联合培养学生,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思政”实践育人教学资源等,并将之作为思政实践教学内容。学院组织编写、出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案例》(团结出版社,2019.12)专著1部,主编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职业院校德育实践活动创新设计》(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修炼》(中国劳动教育出版社,2017.8)等相关教材读本8册,建立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思政实践教学体系。

(三)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共建多维立体大思政实践育人基地

校政行企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拓展大学生素质提升教育活动的形式和渠道。这些活动和渠道是加强校园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社会实践育人、企业实践育人的平台,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依托政府机构、行业、企业、乡村、社区等,搭建校内外实践育人大平台,共建多维立体实践育人基地。五年来,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共建校内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57个。校内思政教育基地有东盟创意馆、广西民族文化长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以党员活动为主体的“党员之家”基地、名家创业者进校宣讲的“理工讲坛”、学生社团宣讲的“湖畔讲堂”等。校外则利用崇左市当地中越界碑、哨所、防空洞等边关红色资源共建党建教育基地,与崇左市烈士陵园、大新德天老木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建边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崇左市文旅局、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崇左市太平古城共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与崇左市大新县人社局、崇左市新和镇等共建乡村振兴(原脱贫攻坚)教育基地,与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中粮崇左糖业有限公司等共建企业文化教育基地(课程思政教育基地),与崇左市商务和口岸局共建“中国(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产学研合作基地”等。通过校政、校行、校企合作,在校内校外共建多维立体的实践教育基地。“四方协同”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四)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院创新用人机制,打破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人才资源,实施“聘用、兼职”“双向交流、双向访问”“固定岗+流动岗”的校外兼职教师用人机制,增强思政教师合力,提高教学团队能力。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聘请政府、行业、社会团体等的专家、名人、社会楷模,以及企业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大国工匠、杰出校友、专业实习师傅等为兼职教师,组建以学校思政课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如聘请崇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赵志敏局长、刘德初总工程师等为特聘专家,聘请全国技术能手殷灿贤、崇左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黄家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能工巧匠周岐乐等为学校思政实践教学导师。截至2021年7月,学校先后聘请企业专家、特长师傅192名为实习指导老师,聘请政行企专家、大师、技术人员等234名为特聘专家或兼职教师,形成多主体思政教学团队,从而提高实践育人团队能力,为开展多形式的思政实践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五)校政行企“四方协同”,构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根据高职实践教学开放性的特征,学院加强校政行企协同,创新思政实践教学形式,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思政教学课堂实践扩展到校园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实训和网络实践教学,把思政课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企业+网络”的“五位一体”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如图2)。

一是开展思政课课堂实践。依托思政课课堂教学,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聘请当地政行企专家、劳模、大师等进课堂,分析形势、解读政策、讲解企业和职业文化、分享工匠精神等,并采用主题研讨、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开展校园实践。依托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常态化的政行企“专家名人进校园”、“思政教育大讲坛”、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还与崇左市文旅局联动,开展“崇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高雅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与崇左市公安局协同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的学法、知法、守法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多方联动,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将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知行合一。

三是开展社会实践。学院依托政府、社区、馆所、村镇等共建的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乡村调研和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基层中去,了解国情、区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大村小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社会服务基地”,开展“大手拉小手,携手展未来”等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到崇左市城南区山秀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协助村委进行村道、桥梁的规划、设计和测量,为村民新建房屋设计建筑施工图和建筑结构施工图,等等,促进乡村振兴。

四是开展企业实践。学院采取“双导师”制帶领学生到校企共建的专业实习基地跟岗、顶岗实习,由企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指导师傅和学校派驻企业的教育管理实习指导老师共同为实习学生开展企业规章制度教育、艰苦奋斗的劳动教育、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育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五是开展网络实践。依托职教云、课堂派、超星网络教育平台和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移动学习平台,进行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等线上实践教学活动,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结合,并组织开展讨论辩论、知识竞赛、网络调查、学习成果展示等项目活动。

三、校政企行“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成效

学院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校政行企合作,进行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促进学院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技能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活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近5年,参加学院业余党校学习的学生累计10 991人次,入党积极分子2 028人,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发展学生党员695人;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6 500多人次。2位学生分别荣获2018年度、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3位同学分别获2020年“广西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和“崇左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及各类学科大赛中累计获奖达1 036项。2015—2021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166项,其中,国家级银奖8项、铜奖17项,自治区级金奖16项、银奖45项。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以上,2018—2021年连续4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

(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018年,学院荣获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学院是2019年度广西民办高等学校年检中唯一获得优秀的高职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高职)中学院名列全国第100位、广西第3位;在2016—2020年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院奖项数量名列全国第1位,总分名列全国第2位。学院先后荣获中国职业教育创新示范单位、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2019年,陈春丽、陈良2位老师荣获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称号,韩祖丽老师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理念,构建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了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3]“‘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3-7.

[4]夏永林.“大思政课”内涵的多维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2021LSZ116)、2021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1SZ09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燕(1965— ),广西荔浦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高职教育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