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绍兵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个人思维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在初步发展,教师在小学高段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既能够增强学生课程知识的直观性,深化学生对理论化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意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知识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高段数学课程中,众多数学教师仍然立足于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数学课堂内容,在数学课堂上更注重知识的讲解传递而非学生的个人探索,例题讲解和相似题目训练的方式导致学生的上过学学习兴趣有限。因此,创新小学高段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一、信息技术增强课程内容直观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动着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普遍应用。那么教师在设计小学高段的数学课程内容时,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数学视听化语言内容,增强数学课程内容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在深化学生数学课程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六年级《圆锥》这门课程的主要课程内容时,由于这节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主要特点,同时记忆并应用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数形结合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制作圆锥体的展开图、立体图以及底面、高等等数学视频,通过动态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圆锥的公式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对圆锥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形成直观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形结合思想。
二、课程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推动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深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那么在数学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在课程情境中能够将数学课程内容与个人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关联,从而增强对理论化数学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那么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构建直观有效的数学课程情境。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百分数的相关课程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课堂情境:“假设我们班有50名学生,其中10名学生数学满分,20名学生80-90分,20名学生60-79分。全班满分的学生比例是多少?百分比是多少?”然后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百分数的调查与表达,看一看百分数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有的学生调查了近10天的出勤率,有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学科成绩。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形式,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立足于个人生活的数学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表达以及应用知识的理解。
三、数学实践活动降低课程抽象性
小学高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的较强的兴趣导向,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数量关系类知识的时候往往个人学习成效有限,但是在学习图形类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却具有很高的学习成效。这是因为图形类的知识比较直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那么就具有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课程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导向,以实践活动内容增强数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研究圆柱的相关课程知识时,首先可以应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柱的实体,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圆柱模型进行观察,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圆柱的特点进行总结。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观察和总结之后,教师将圆柱体事物放到讲台课桌后面,让学生在视线内没有圆柱体实物的情况下,根据刚才的回忆在脑海中建立关于圆柱体的图像,并对照着之前总结出的圆柱体特征进行比对,之后将脑海中的圆柱体划到纸上。在进行完观察、归纳、总结以及与纸面上再现圆柱体的过程,学生已经通过探究的过程基本上掌握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接下来再按照教材学习圆柱体的体积和面积计算的时候会更加容易,既提升了圆柱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又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在他们的脑海中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的雏形,这对于后续学习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在小学高段数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构建相应数学课程情境、数字化教学内容和相应数学课堂活动的形式,增强数学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培养学生感知数量关系、了解数学内容、养成数学思维的学习热情,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学才.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J].学周刊,2022(07):111-112.
[2]金敏.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