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静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随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在小学教育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另一个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因为小学生年纪小,身心发育不成熟,不管是认知能力还是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都还有所欠缺,所以非常容易受到诱惑,从而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关键,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还能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极大的助益。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小学生生活化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以下笔者提出了几点关于开展小学生活化德育的浅见。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导入真实生活案例
因为德育教育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小学生很难有切身的体会,想要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就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选择一些学生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德育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自觉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比如,随着网络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中都配备了电脑和网络,但这也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网络游戏需要大量的充值,同时因为学生的攀比心理,所以就会偷偷盗取父母的钱去给网络游戏充值。针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这件事,教师将其中典型的生活案例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以此来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当学生看到真实案例后,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反思自己有没有这种行为,如果有就要及时改正,没有也要继续努力。通过这样的生活案例,就给学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自身的行为,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师及时更新德育理念,重视生活化德育
随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德育理念也在快速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紧随教育趋势,及时更新德育观念,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在以往德育教育中,教师通常将视野局限在教材当中,然后照本宣科地将德育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这样僵化的模式中,就逐渐推离了生活实际,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体验,也无法体会到德育的真实性,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德育教育产生疏离感,难以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阻碍了德育效果的提升。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摒弃僵化的方式,及时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生活化内容,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强化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比如,在生活化德育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创设生活化情境,如当学生在上学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后,应该怎么办。当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就会思考,进行思想斗争,这也正是考验学生道德品质的时候,当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生活情境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就会受到洗礼,从而提升生活化德育的效果,
三.重视学生家庭教育,强化家校共育德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开展生活化德育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家校合力,提升德育的效果。通常而言,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其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生,第一是主动影响,其主要指的是父母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语,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父母一般都会批评学生,然后让学生改正错误,这属于家庭教育的主动影响。第二是被动影响,其主要指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养成,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如单亲家庭的学生通常比较敏感自卑,家庭不和谐的学生一般都比较易怒,容易出现暴力倾向等。由此可知,不管是家庭的主动影响还是被动影响,都直接关系着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定期到学校接受德育培训,将一些德育知识和理念渗透给家长。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有瑕疵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然后在基础上,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合力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这样学生不管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能接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正不足和缺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教师就要对德育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使德育教育更加有生活味,在生活化德育的引导下,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潘红霞.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J].清风,2022(04):5.
[2]高峰.于生活育教育,于数学育思想——浅谈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