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帆
摘要:随着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灾难新闻报道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哪怕是几年一遇,灾难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对人心理造成的阴影却是巨大的。灾难新闻应该怎样报道?报道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应该回避什么?如何既报道了真实状况又不给受灾人群带去二次伤害?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本文希望总结一些可操作性的规则,提高记者灾难新闻报道的技巧和水平。
关键词:灾难新闻;主要阶段;遵循原则
雪山崩坍、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森林大火、泥石流、工程塌方、病毒肆虐……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兴科技手段的应用,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越来越详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灾难的认知基本来源于媒体记者的报道。近年来,媒体对灾难的报道越来越成熟。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的新闻报道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所有人都关注着河南道路受阻、被淹、人员伤亡、防汛等新闻,全国各路媒体第一时间集聚河南,为大众传递第一手的消息,呈现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在每次的灾难事故报道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因此探讨记者如何做好灾难新闻报道的话题非常有意义。遵循灾难新闻报道的原则,避免之前灾难新闻报道的弊端,也是记者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灾难新闻的概念及其特点
河南省这种突发性强降雨带来的灾难报道就可以称之为灾难新闻报道。西方新闻界把灾难报道分为两类:事故报道和灾祸报道;中国灾荒史研究专家定义灾难是“由自然界或人为的祸害引起的苦难”,由此可见,中西方对灾难报道的定义基本一致,灾难事件的主要类型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
突发性的灾难有严重的危害性以及强烈的破坏性,会对人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或损失,因而灾难新闻具有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关注度,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价值。梳理国内外的灾难新闻不难看出,其具有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紧迫性等特点,记者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难性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重要社会职责的体现。在报道灾难新闻时,记者不仅是目击者、记录者、传递者,更应该是呼吁者、守望者、鼓励者、舆论引导者。
二、灾难新闻报道应遵循的原则
(一)河南暴雨报道彰显的温度与情义
2021年的“7·20”河南特大暴雨受到关注是因为一个视频。视频中,河南地铁因暴雨被淹,浑黄的泥水到了地铁乘客齐腰位置,一时间,河南暴雨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互联网。网友们开始发各种灾害视频,利用朋友圈、微博、知乎等各种平台发布救灾信息,一线媒体也纷纷出动,奔赴现场开启了报道、直播。
河南卫视、《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交通广播等河南本地媒体迅速投入灾情报道。异地媒体也立即驰援河南,贡献了大量评论性稿件、现场特稿等,新华网、央视新闻、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京报》、澎湃新闻等迅速开启“直击郑州暴雨”现场直播,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还分别开启了相应的紧急求助、互助渠道。微信视频号、微博、腾讯新闻、百度APP、知乎、豆瓣等互联网平台持续发布暴雨救援视频、推文、置顶帖等,及时更新最新信息和进展。2021年7月20-21日,腾讯新闻置顶的河南暴雨救援电话,汇总了河南17地共64个救援单位电话,还设有一键救援H5,并支持一键拨号。这也是关于河南暴雨的第一个功能性H5,全国各家媒体立即进行了转推。[2]
从“7·20”河南特大暴雨报道可以看出,从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开始,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把握越来越成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方面,从报道的及时性、公开性上来说,传统媒体、新媒体一起发力,在暴雨袭来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报道。这也表明了各级政府、新闻主管部门思想上的解放。新闻媒体及时、公正地报道灾情,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自身公信力,合理地引导舆论导向,帮助政府赢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真实披露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更加重视受灾者的心理状态、生态状态。事实证明,这样的灾难新闻报道,并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社会秩序混乱,反而有利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凝心聚力抗击灾难。
(二)灾难新闻报道的主要阶段
广义上讲,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前预警
还是以“7·20”河南特大暴雨为例,2021年7月19日,河南当地媒体已在社交媒体上预警,开启了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20日早8点,《大河报》发布郑州暴雨红色预警,《河南日报》随后也连发两条预警,宣布河南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以及地质灾害升级暴雨红色预警。下午13时43分,《河南商报》发布了郑州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I级的应急消息。
当然,有些灾害是无法精准预警的,如2021年5月14日19时前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部分地区突遭龙卷风袭击,中心最大风力17级。龙卷风造成人员伤亡,局部电力设施、多处房屋受损。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短,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无法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观测;再如,2021年7月12日,吴江四季酒店突然倒塌,致使17人遇难的事故,也是无法提前预警的。
面对可以提前预警的灾难事件,记者就应该早做准备。如赶赴现场的报道设备工具、救生器材是否齐全、与灾情有关的知识是否掌握、灾难发生地的相关信息是否了解、灾难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是否会蔓延、可能会蔓延到哪些地区、该地区有什么关键的公路桥梁、有没有其他基础设施等,这些准备工作做得越详细、越充分,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才会越全面、越透彻。
第二阶段:灾情报道阶段
这个阶段的报道内容非常丰富,各家媒体、记者会各显神通,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进行报道,在这里不再赘述。但要注意三方面问题:第一,注意采访方式。采访正在经历或刚刚经历过灾情的受访者时,记者需要照顾其情绪,考虑他们的尊严,尽量选择在安全的环境及受访者情绪较为平稳时进行采访,避免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3]第二,注意写作内容。灾情报道确实需要更多的细节、更多的深度、更多的关于人和事的特写,但记者写作时不能将所知道的毫无顾忌地描写出来,要有选择、有取舍;第三,要注意自身安全。记者在现场时应以保护自身安全为前提,避免为了获得某些重要线索、图片而贸然前往危险地带,以身涉险。新闻固然可贵,但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价的。
第三阶段:灾后恢复阶段
随着灾害影响的减弱,人们希望尽可能早地恢复以前的正常生产生活。这一时期的报道以关注和帮助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为目标。例如,关于复工复产、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都是人们想知道的。记者此阶段需要持续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持续关注当地的人和事。灾情并不总是在烟雾消散或洪水退去后立马结束。如果基础设施被破坏,恢复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在灾害袭击后的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都会持续产生影响。记者持续发掘后续报道,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记录这场灾难性事件。汶川地震6年后,记者曹均武写了《向新闻的本源求助》,文章用客观的、带有人文关怀的视角展现灾区发展、揭露灾区问题,引导受众关注并伸出援手;另一方面,要关注记者自身心理问题。灾难性事件对记者心理也会产生打击,有些会造成记者的心理创伤,因此经历过灾难报道的记者也要注意自身的心理问题,必要时应该进行心理健康咨询。
(三)报道灾难新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正面导向原则
报道灾难新闻,新闻媒体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不恰当的报道会扰乱政府的救灾部署,负面报道会加重人们的不安情绪,容易引起舆论失控甚至是社会动乱。某杂志关于复旦大学投毒案曾写过一篇报道,整篇文章都是以“阴暗”为基调,以林某的负面性格为主题,揭示人性的阴冷面。“苦闷”“挫败”“毁灭”等字眼较多,报道不是以正面导向为舆论引导,而是偏向负面。这篇文章导向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不利于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4]
当然,正面导向原则也不能“矫枉过正”,过度拔高、削足适履,或誉人过度、刻意营造人设标签等,政绩式、感恩式表达会造成受众反感。正面导向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通过对灾难事件前因后果的客观真实报道,让人们全面了解灾难的程度、范围以及趋势,把人们的态度传递给政府,把政府的应对措施传递给群众,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2.生命至上原则
新闻至上还是生命至上?答案在不断的讨论中已经非常明确——无论何时都是生命至上。但是在实际报道中很多记者还是会漠视抢救生命,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新闻采访的工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有媒体不顾遇难者的尊严,一心博取眼球的做法被人们强烈抵制。而在汶川地震时,某新闻媒体的3名记者在绵竹市汉旺镇一个子弟学校采访时,发现学校6个班级的学生都被埋在废墟下,3位记者立即放下照相机和采访本,进行救援。[5]
生命至上是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第一要义,但记者毕竟肩负着报道灾情的重大使命,一般情况下还是要以采访报道为主,面对选择时记者心里一定要有一杆标尺。
3.以民为本原则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究竟是“以官为本”还是“以民为本”,是一个相当考验媒体的问题。灾难性新闻报道中,能报道领导吗?当然可以,但是报道的篇幅不宜过多,主体应该是受灾群众。经过汶川地震的报道,我国媒体对灾难事故的报道能力迅速成长,媒体已经掌握了“以民为本”的原则,高度赞美灾害中涌现的普通人物,大力弘扬顽强拼搏的抗灾救灾精神,并及时为人们提供足够丰富且实用的服务。
4.平衡性原则
灾难新闻报道的平衡涉及政府、媒体和民众三方,政府要充分体现对民众知情权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限制媒体报道,要放宽对媒体的行政干预,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媒体要把握并合理运用这一原则,在进行灾难报道时要保证口径一致,因为现在信息传播的方式很多,速度也很快,在灾难所引发的社会动荡中,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冒出来,这时,就需要主流媒体及政府发出最及时、最真实并具有一致性的声音。
三、灾难新闻报道应避免的问题
第一,灾难新闻报道应避免过度放大个别遇难者。2014年底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新闻报道中,有两家著名媒体并没有将报道重心放在灾难事故原因和事故反省上,报道中心聚焦在一位复旦女大学生身上,导致其个人信息泄露,干扰了死难者家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他们造成了二次伤害。[6]
第二,灾难新闻报道应避免过度消费英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救治患者的报道让无数人泪目。但有两条报道笔者认为不值得提倡,新闻报道的内容分别是“女医生怀孕九个月仍坚守在工作一线”和“流产10天后,武汉90后女护士重回一线”,可以看出,媒体报道的初衷是凸显医务工作者舍己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但这两篇报道明显过于消费女英雄,看了之后令人心疼,缺乏足够的人文人道关爱。[7]
第三,灾难新闻报道应避免过度煽情。报道灾难事故中的温情和大爱是最打动人心的,但却容易过分煽情。如果灾难事故报道中,我们只重视了最帅、最美的“逆行者”,而对于事故的发生原因、反思措施等关键问题一再回避,甚至在灾难事故原因没查清前就开英雄表彰会、总结经验、推出先进典型等,这些过于煽情的行为就偏离了报道的本质。
第四,灾难新闻报道应避免作秀。在这个“眼球时代”,有些自媒体为搏出位,要么故意起一些夸张的标题,要么带着功利目的和念想在救灾现场刷存在,这些都是应该摒弃的,如“7·20”河南特大暴雨报道中,有一个网红团队为了拍摄视频,竟然偷走一艘价值约2.7万元的救生艇,救援队用了4个小时找回,但艇身损毁严重。[8]有家自媒体更是无底线地以“雨有点大,你忍一下!”作为文章标题。灾难面前,这些媒体摆在第一位的不是“救”而是“秀”,严重丧失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及时、真实、积极地进行报道是基本准则。在报道中,媒体人需要正确把握宏观形势,避免追求片面的轰动效应,争取实现最佳的社会效果。记者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应该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葆有社会责任道义和同理心,准确把握整体报道的方向和尺度,把握沟通技巧和尺度,加强道德自律,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媒体要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内部审核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灾难新闻报道,真正做到在满足受众灾难新闻知情需求的同时保证人心的安定及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刘文蓉.灾难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EB/OL].百度网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QNJZ201126009. htm.
[2] 河南暴雨24小时,媒体和互联网都做了什么?[EB/OL].传媒圈,[2021-07-23].https://xw.qq.com/amphtml/20210723A008HW00.
[3] 雷蕾.移动传播语境下灾难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0.
[4] 王敏.重大灾难事件中“暖新闻”伦理失范研究——以“新冠”肺炎相关报道为例[J].今传媒,2020,28(5):16-18.
[5] 屈桢又.灾难新闻的报道原则[D].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
[6] 张道升.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实践研究---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17,31(1):124-127.
[7]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失范问题探究[EB/OL].网易,[2021-05-12].https://www.163.com/dy/article/G9QKPL6U0519QF64. html.
[8] “网红”在河南偷救生艇搞直播?人民日报:救灾现场不是网红秀场.[EB/OL].传媒圈,[2021-07-30].https://new.qq.com/ rain/a/20210730A007CN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