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摘 要:婉曲是作为一种修辞格而存在的,而修辞本身是一种交际行为。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交际中的婉曲辞格运用以及婉曲辞格的文化观照来阐释二者的相互关联性。
关键词:婉曲辞格;交际文化;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1
婉曲辞格是一种用曲折婉转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和交际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婉曲辞格与交际文化之概观
(一)婉曲辞格
所谓婉曲辞格,就是指“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1]婉曲有表层和内里两层意思,它利用表层的意思去烘托、暗示内在的深层含义,而忽略原来字面上的意义,重点显然在于骨子里的意义。
(二)交际文化
所谓交际文化,是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由于缺乏对彼此语言和非语言中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而发生误会,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便是交际文化。例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经常说“你吃了吗?”这在中国是表示友好地打招呼,但在外国人看来便觉得你是要请他吃饭。
二、交际中的婉曲辞格之运用
(一)交际行为的生成条件
1、目的意图
说话者不仅要明确表明自己的交际目的,听话者还要准确地对听到的话语进行解码,以使交际能够顺利地进行。朱庆余有诗《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乍一看这好像一首动人的闺房诗,实则是一名应试才子巧妙地问考官自己能否高中。
2、交际所处的情境环境
在交际活动中,双方感兴趣的是语言形式和交际语境相结合所传达出的特定的思想感情。同一交际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说,“今天星期日”。如果上文是,某人问:“今天星期几?”那么“今天星期日”这句话便是对上文的回答。如果星期日是出于约会的恋人之口,那么便意味深长。
(二)婉曲辞格在交际中的运用场合
1、关于“生”
女人怀孕本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直接说出,人们说“她肚子大了”,这种说法也不文雅,于是人们说“她有喜了”“她有了”“她快当妈妈了”比较坦率,也比较委婉。有时候,说得比“有了”更委婉。
2、关于“老”
在西方审美观中,年老就意味着逐渐远离主流社会。因而,年龄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他们十分反感被问及自己的年龄,英语中不难列出大量有关“年老”的委婉语,如“ advanced in age”“getting on years”“the mature”等。
3、关于“病”
在中国, 人们通常把那些不可医治的严重疾病委婉化, 来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把生病叫“不太舒服”,军队中管受伤叫“挂彩”,“癌症”常常被称为“肿瘤”、“新生物”或者“长东西了”。
4、关于“死”
由于人们对死亡怀有一种恐惧感,从古至今,产生了一系列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如“故去”“升天”“作古”“谢世”“仙逝”“归西”“永诀”“就义”“物化”“驾崩”“长眠”等。人们之所以把“死”隐去,代之以委婉语,主要是为了怀念死者或避免重提这可怕的字眼。
三、交际中蕴含的婉曲辞格之文化观照
(一)婉曲辞格的遵循原则
1、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婉曲语存在的基础,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礼貌是一个必然要考虑到的因素。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更易于令人接受,也更易于达到交际效果。出于礼貌,人们在实际中不实话实说,而是拐弯抹角、闪烁其词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
2、审美原则
婉曲语具有含蓄美,用间接的语言却能传达出独特的韵味,如:
云母屏深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这首诗婉曲含蓄,将天才的孤寂表达得淋漓尽致,引发了千古以来才子佳人的共鸣。
(二)影响交际中婉曲辞格最优化的条件
1、民族个性
中国人普遍的民族个性便是含蓄,所以汉族在日常生活与处世中,一个突出的思想便是“中庸”。而西方的文化背景则是以人为世界的中心,强调个性解放,所以西方一般是粗犷奔放。因此在运用婉曲时需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间的个性差异。
2、地域根基
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域中,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修辞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盛产竹子,所以中国人常用“竹”来比喻人的品质和气节,在古代也常用“丝竹”来代替“音乐”。而西方有些国家不产竹子,所以就不可能有此比喻。
四、结语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既要坚持自己的不同观点,又要不损害对方的尊严,婉曲便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它用婉转曲折的话语呈现出一种含蓄蕴藉的意义,达到了和谐美、形象美、幽默美、意蕴美的美学效果。我们在运用婉曲这一表达方式时,不仅有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有利于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注释: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234页。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3]刘永凯《论婉曲》,《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4]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