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

2022-04-29 00:44:03刘欣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批判性思维

刘欣

摘  要: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说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问题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进行问题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发展。本文从当前高中小说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出发,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可以对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中小说教学;问题设计;批判性思维

一、语文高中小说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设计问题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不显著

很多教师对于自己的定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忽略了自己更为重要的身份——教学的研究者。很多教师依然使用陈旧、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批判性意识认知不足。这直接导致在小说教学的问题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来说,小说的篇幅是比较长的,学生很容易理解不完善、不透彻。教师设置批判性的问题,可以高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不显著,直接导致问题偏离了重心,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仅限于小说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对于小说核心的把握。

(二)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教学资料为基础来进行设计,这种过度依赖教学资源的情况直接导致问题设置千篇一律,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没有有效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因为在备课时就将优秀教案当作模板,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思路混乱问题设计偏题主题。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完全从自身出发,不考虑教学资料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导致问题层次混乱。

(三)教师设计问题的布置实施有待完善

很多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中忽视了“问题的质疑”这个环节,但往往是质疑这个环节成为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关键时刻。即使在问题的设置中含有一些批判因子,但是因为质疑环节的忽视,导致问题的批判性质也随之消失。例如在多堂《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观课中,教师大都仅设置了“别里科夫身上都有哪些套子?”这个问题,小说作为描写人物、展示生活的文体,价值在于阅读,让读者能够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去体味人生。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进行教学的问题设计改进策略

(一)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批判性思维意识

教师作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领路人,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批判性意识。在理论方面,主动的通过书籍资料、互联网资料进行“充电”,在实践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公开课的形式,实现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监督。学校也要定期安排关于提升教师批判性思维的相关培训,让教师通过外部力量进行知识的更新与意识的提升。通过更加专业的指导,引导教师对于自身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思考。

(二)明确思维培养的教学目标,设计批判性问题

第一,迁移式问题。在思考时需要适时进行空间的转换与关联,扩大问题的空间范围,延伸推测与假设的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不迷信权威。迁移式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自身的现实经验与小说文本中的要素进行有意义的连结,并且在文本阅读中对学生的思考深度起到挖掘作用,引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二,归结式问题。通过对文本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更加深入课文的思想内涵,对文章理解更加全面和立体。在进行小说阅读问题设计时,教师以小说主题以及启发作为设问点可以使用归结式问题,利用归结式问题深化主题,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挖掘文本内涵,抒发自身感受,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第三,个性化问题。教学中进行个性化问题的设计使得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对小说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本色语文”黄厚江教师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置提问“这个漫画式的提问,可信吗?如果小说结局不这么安排,会有怎样的结局?”他让学生根据自身阅读体验,发挥想象,为小说改写结局,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写作的训练融为一体,效果良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要素每个人阅读之后会与自身的知识阅历产生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共鸣也可以是反对,从这个角度出发设问,可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解读小说文本。

(三)选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预设问题讨论中的质疑环节

小说的篇幅比较长,无法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细细讲解,这既不符合当下课程改革的需求,也不符合中学教学实际,可以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小说文本蕴含丰富,但课堂的时间和学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设计指向文本重难点的目的很强的问题时,可以预设问题讨论中的质疑环节。例如《祝福》一课中,可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设计大问题“谁杀死了祥林嫂?在这场审判中,谁是罪魁祸首?”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组阐述自己找到的“罪魁祸首”及原因,与此同时,对其他组的答案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我找到的凶手犯了更大的罪”,这一预设问题帮助学生仔细研讨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伴随对情节的梳理,剖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本组答案之余,还要对他组答案进行分析和质疑比较,以此进行深化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四)注意问题设计“度”的把握,契合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

在合理的“度”下进行问题的设计,才能最高效率地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首先,要以适宜的深度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问题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进行合理安排;其次,问题设计要必要的广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纵向联系过去的小说知识技能,也可以横向比较同单元的小说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联系、善于比较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五)教学安排批判性问题,遵循思维活动规律

在小说的教学中,为了保证课堂质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课时内容和问题的安排,做到教学的分配。遵循思维活动规律,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把握好批判性问题提出时机。在恰当的时机进行问题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探索精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抓住学生注意力即将下降的时刻,进行提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与思考后重新汇聚精神回归课堂;第二,教师要为批判性问题的提出做出适当铺垫,“卖关子”,吸引着学生的探索兴趣。

(六)预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批判性问题意识

在进行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课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产生矛盾心理,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方法。

教师通过对问题情境创设,将学生个体代入了问题的情境之中。学生在情境之中可以身临其境的去思考问题,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再巧设疑问,目的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对于所学的内容产生怀疑,发掘学生对文本产生的怀疑意识,最终成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问题意识,使学生一直保持在探究问题的最佳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水平,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笔者认为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知识经验与阅读文本有矛盾的现象,然后可以设计多项选择问题,让学生对答案进行讨论,在整个过程之中对答案进行批判。教师还可以对问题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归纳,引导学生举出相反现象的例子,促进学生批判性意识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郭初阳,蔡朝阳,吕栋. 小学语文教材批判[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2]郭初阳. 颠狂与谨守:课堂实录 Ⅱ[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谷振诣,刘壮虎. 批判性思维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于淑瑶. 高中小说教学设置课堂问题策略研究——以黄厚江、李镇西、王开东为例[D]. 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大学,2020.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或然性突破口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批判性思维视角解读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52:54
对EEPO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精设计,巧提问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0:04:43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美国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26:27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