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嘉
摘要:在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师需调整思路,对教学目标和任务加以完善,同时要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将其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以便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挖掘学生潜力,通过有效引导改变其学习的方式,使之自主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前言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深入研究新高考制度,然后围绕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从而有效突出其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1映照核心素养分析高中数学教育问题
1.1理论灌输情况依然存在
高中是学生人生中比较关键的时期,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多学一点、多记一点,都会努力为他们讲解各种知识,也会布置各种类型的题目让他们练习,以便起到巩固基础的作用。但是,这种偏重于理论灌输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那些本就自制力很强的,也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会认真听讲,并按照要求进行思考和练习,而数学水平本就不好,且缺乏自律性的学生,在课上会觉得十分枯燥,很难消化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也不乐于配合教师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气氛会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被完全调动,教学效果往往十分不理想。
1.2教学方法创新力度小
进入新的时代以后,新型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新的思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教师们往往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失误,也会因为使用不当而影响教学进度,所以即便有心创新教学模式,也总是有诸多顾忌,最后都会选用比较保守的、出错几率较低的模式,导致创新力度较小,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地位、角色等变化也不大,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与预期不符。
2基于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2.1设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合作
在数学课上,高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合作,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相关结论,或是建构数学模型,以此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辅助提高其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设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围绕生活化问题“一个十字路口处的绿灯每次亮起后,会保持15秒的时间,那么,当绿灯亮的时候,在直行道上会有多少汽车通过这个路口”进行合作探究,此时学生需先在小组中列出与建模有关的几种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假设,如“所有通过路口的车辆长度相等、前后车之间的距离相等、绿灯亮后车辆都是由静止状态匀加速启动”等,然后可尝试画出草图、列出表格,并使用字母列出数量关系式。待模型建立后,教师可先进行客观分析,看总体条件是否合理,若无明显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利用课余时间到一个十字路口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对照模型,看是否有误差,再据此进行优化和改良。在此期间,学生们会亲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更加高效地掌握建模方法,有助于激活其思维、强化其实践能力,并不断提高他们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继而推动其数学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在《随机抽样》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本校高三年级的全体学生成绩展开抽样调查活动,学生之间可以建立学习小组,互相进行探讨与交流,要求每一位小组呈现活动作业,在课堂中交由同学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客观评价。教师设计这种问题情境能够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结合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上的创新。
2.2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师生互动是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与权威,会限制学生质疑精神的发展,缺少质疑,学生就无法进行思维上的跨越,从而影响数学学习的效率。对此数学教师要端正自身的教学理念,创设师生平等的课堂,充分的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造充足的互动空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丰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与数学任务时,会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与精神,这样能够节省教师纠错的时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升的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集合》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空集概念与其他集合的关系,这会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时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多数高中生容易出现错误与混淆的一个知识点。为了加强学生对空集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更改这一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例如空集是否是所有集合的子集?空集是否具备集合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相同的性质?教师通过这些问题考察学生的辩证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能够明确数学概念的性质,不会被错误的信息干扰,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质疑中有所收获。
2.3依托翻转课堂学习
高中学生本就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学习的渠道与路径也越来越丰富,故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借助各种新兴的网络媒体、网络平台等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方案,使得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在探究中逐步建构知识,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双曲线》设计引导任务,且可以将任务融入到PPT或者微课视频中,然后分享到微信群或班级论坛中,要求学生自主下载并观看,据此分析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同时尝试解决具体问题,再总结一下个人的收获,于课上分享和讨论。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数学教师需展示提前准备好的练习任务,让学生依据自学所得进行解答,并据此判断其知识掌握情况,明确易错点和重难点,并于总结环节进行强调和梳理,便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建构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会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刻印象,也会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其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在讲解双曲线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几何画板画出双曲线的图示,通过一个中心点画出直线,再绕成圆或椭圆,学生在这种实践中能够分析观察总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根据圆、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式的差异展开讨论,让学生掌握三者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物体的三视图,加深学生对柱体、球体、锥体三视图的掌握,帮助学生从物体的想象思维过渡到立体图形的描绘中,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效率,帮助学生准确的找出正确答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延伸与补充相关知识,寻找适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课外知识点,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语
高中数学教师要以导代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使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并通过合作互动、交流分析形成完善的学习思路,同时要给予其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在拓展、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继而顺利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向红.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探讨[J].知识文库,2020(04):163-165.
[2]马小燕.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学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