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练习课的课堂作业必须走出知识简单叠加、方法机械记忆形式单纯重复内容千篇一律的误区,更加具有设计感。具体而言:做到目中有"人",设计情境化作业;做到心中有"本",设计结构化作业;做到脑中有"纲",设计拓展化作业。
关键词:练习课;作业设计;情境;结构;拓展
练习课是与新授课、复习课并列的三种基本课型之一。笔者对现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这三种课型的课时安排做了一次统计(详见下页表1),发现练习课在各年级教学中占比并不低,练习课和复习课合计课时与新授课时的数量相当。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练习课的重视不够。这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开课教学很少选择练习课。近期,笔者针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眼中的"练习课,做了一次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表示不会自主选择练习课进行公开课教学。其次,日常练习课的基本教学内容——课堂作业缺少设计感,练习课的作业通常直接来自教材和配套教辅。
练习课的"量,与"质"都应在小学数学教学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的课堂作业必须走出知识简单叠加、方法机械记忆、形式单纯重复、内容千篇一律的误区。练习课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本"脑中有"纲",让作业更具设计感。
一、练习课做到目中有"人",设计情境化作业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安排了《厘米和米》单元,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本单元在3节新授课后安排了1节练习课,主要教学"练习十",一共7道题。第1题是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有关物体的长度,发展空间观念;第2题是比较表示长度的两个数量的大小,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第3题通过估计和测量体会误差形成的原因,积累估计和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第4—6题是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7题通过估计并测量一些常见学习用品的长度,获得一些必要的估计和测量的经验。
这节练习课,如果按部就班地逐题教学,学生定然兴致不高。于是,我们创设了"神舟十三号发射"的太空旅行情境,以新授课的面貌开启练习课,分为"理一理,唤醒知识经验!"估一估,积累测量方法"算一算,解决实际问题"三个环节(将第3题与第7题放在课始的回顾整理环节中)。课上,教师退居幕后,学生成为主角。依托情境,学生带着"五星红旗的旗杆有多高"的问题进入课堂。在整理回忆前面3节新授课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练习活动。先完成第2题,即利用厘米和米的特点去比一比。接着,探究第1题,即学会用合适的单位表达物体的长度。对于最后一空"旗杆高15()",学生自然想到应该填"米"。此处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不仅知道练习结果,还要学会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在试着比画"长20厘米的黄瓜"高8厘米的粉笔盒"以及想象"长2米的床"的基础上,学生继续想象:"我们的教室高约3米,15米高的旗杆就在面前,仰起头,再仰起头……"不禁感慨:"15米的旗杆真高啊1"第4——6题也被改编成与神舟十三号相关的3个问题,即"逃逸塔"问题、"宇航员身高"问题和"火箭舱"问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理解了所学的"厘米和米"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感受到这样的练习有意思、有挑战。从新授课感悟"一米有多长",到练习课感悟"十几米有多高",再到课后进一步感悟"几十米有多长",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发展。
二、练习课做到心中有"本",设计结构化作业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本单元教学,一方面,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第一学段解决两步实际问题的经验迁移到解决三步乃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本单元第一课时,通过例1教学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需要用三步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二课时,通过例2教学归一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内容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在两节新授课后,教材安排了"练习九",一共18道题(实际教学时,第1—5题一般放在新授课中)。第三课时,教学"练习九"的第6—11题。第6题是课始热身用的口算题;第7题是归一问题的巩固练习;第8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感受归一和归总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第9—11题都是归总问题的巩固练习。第四课时,教学"练习九"的第12—18题。第12题是课始热身用的口算题;第13—15题是两积(商)之和(差)的实际问题的巩固练习;第16—18题是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巩固练习。
基于这样的分析,本单元第三课时虽然是教学"练习九"的相关习题,但是承载着新授课的教学功能,教学目标是由归一问题迁移掌握归总问题的数量关系。第四课时才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课。对这样的练习课我们要努力做到心中有"本",即有对教材的深刻解读,设计结构化的课堂作业,让合理的作业结构形成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纵向結构和横向结构的整体思考。
这节练习课的作业设计分两个模块推进。第一模块,首先从前面三个课时的作业中选择4道练习题,在分析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尝试把这些习题"分分类":先相乘再加减的分成一类,先相除再相减的分成另一类。接着,推出"练习九"的第13—15题,并改变习题的呈现面貌,提供问题解决的分析路径(见图1)。让学生在独立解决3道习题的过程中思考:"这3道题也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通过后续的作业完成和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整理并发现本单元的"两积之和(差)"与"两商之和(差)"两类问题,实际就是本单元学习的例1一类的实际问题。第二模块采用了"教结构"用结构"推进的方法。在进一步自主整理对比分类"练习九"的第16—18题的活动中,学生发现了本单元的归一与归总两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这两类问题实际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例2一类的实际问题。
在结构化作业中,学生逐渐感悟到同一类问题往往有着相同的解题模型(式)。通过整理对比联系,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提炼方法结构,归纳过程结构。
三、练习课做到脑中有"纲",设计拓展化作业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练习、复习内容中一般会安排"动手做!"思考题"等板块。练习课有必要依托教材的这些特色内容设计一些拓展化作业:用数学的高观点、学习的长任务、教学的大问题将本单元知识中相同或相似乃至相对或相反的意义模块加以统整、优化、组合:让练习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即脑中有"纲"。
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单元中的"练习十"安排了一个"动手做"。我们顺着"太空旅行"的情境设计了拓展化作业。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王亚平阿姨在轨道舱里做实验呢"你们想和她一起做实验吗?实验材料是一张长方形纸:请你测量它四条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个长方形上、下边一样长:左、右边也一样长。
师王阿姨要用这张长方形的纸做什么实验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实验要求。
(出示"实验研究单":见图2。)
生(同步演示:沿对角线折)一张长方形纸:像这样折:折痕最长。
师我们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数学实验:发现了长方形中最长的折痕。
这里的课堂作业设计实际上分四步展开。第一步,教师设计实验:学生开展活动。教师需在课前准备好"实验操作单"以及固定尺寸的长方形纸等。第二步,教师激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层次性的实验活动:学生逐步发现折长方形的不同方法。第三步,教师引领点拨:学生探究交流。在"怎样折:折痕最长"的交流中:教师以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第四步,教师激励评价:学生拓展运用。课末:教师演示沿另一条对角线折:并抛出拓展问题,"找到了一条最长的折痕后:如果这样折:这条折痕有多长?"此时:学生无须再次测量:借助已有数据和直觉推理:便可轻松解决。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的"练习九"中安排了一道"思考题"。我们立足教材分析:也设计了拓展化作业。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我们发现练习题虽多:但是只要确定是每份量不变还是总量不变:就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相信你们也能挑战更复杂的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这道"思考题"。
(学生自主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师通过理解题意,你能找到不变的量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信息?
(出示图3,学生同桌交流。)
师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你的探究,先想一想、再写一写。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整理信息。我們一起看一段视频,学习用画图的方法来整理。
(播放视频,学生自主学习。)
师不管是用列表还是用画图的方法来整理,什么是不变的?
生每杯水的质量不变。
师抓住不变的量,理清变化的量,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该环节的"思考题"探究,目标有三:第一,进一步用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第二,在联系、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中发现"相同",即"抓住不变的量,理清变化的量";第三,从一道题归类理解一类题。
把"动手做"和"思考题"等板块的内容纳人课堂作业设计范畴,让练习课做到不被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充斥,而从关注概念、公式、性质产生的背景、原因出发,寻找知识、方法间的共通之处,纵览知识系统的全貌。这样的数学学习无疑充满了生长的力量和逻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苏桂芹,李秀珍"小学数学练习课六步教学模式的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15(9)"
[2]施乐旺"A4纸的故事——"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磨课历程[J]"小学数学教师,2016(6)"
[3]何月丰"浅析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功能[J]"小学数学教师,2015(3)"
[4]贲友林"数学练习课:审视与重建[J]"江苏教育,2014(25)"
(陆卫英,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曾获江苏省基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