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的课后“补白”,详细地介绍了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教师应当随文渗透短语语法知识:借助短语语法知识分析标题,走进文本深处;借助短语语法知识梳理脉络,理清行文思路;借助短语语法知识细品语言,赏析艺术特色;借助短语语法知识学习文言,实现言意共生。
关键词:短语语法;标题;脉络;语言;文言
语法知识不是新鲜事物,但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被淡化。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通过“补白”让语法知识以全新的面孔回归教学视野,需要我们重新梳理其体系,明确其意义。从词类到句子,由短语承前启后。因此,短语语法知识的教学也不容忽视。
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短语语法知识的编排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的课后“补白”,详细地介绍了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如下页表1所示)。教材对于短语语法知识的介绍往往是分类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短语,再阐释其概念。教师不妨随文渗透词组结构类型等相关的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
二、短语语法知识教学探索
语法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关键在于“用”。短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同样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文学作品,获得情感体悟和审美体验。
(一)借助短语语法知识分析标题,走进文本深处
很多课文的标题就是短语。“阿长与《山海经》”“敬业与乐业”等是并列短语;“雨的四表1短语语法知识梳理
教材分册短语语法知识所在单元具体位置七年级下册并列短语五《紫藤萝瀑布》文后偏正短语五《外国诗二首》文后主谓短语五《古代诗歌五首》文后动宾短语六《伟大的悲剧》文后补充短语六《带上她的眼睛》文后季”“我的母亲”“济南的冬天”等是偏正短语;“孙权劝学”“女娲造人”“曹刿论战”等是主谓短语;“带上她的眼睛”“论创造性思维”“智取生辰纲”等是动宾短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析课文标题的短语结构类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时发现,文章的主体在讲吕蒙——吕蒙推辞,吕蒙就学,呂蒙学有所成;鲁肃赞学也是为了反衬吕蒙的进步之大。为什么编者却把文本命名为“孙权劝学”这样一个以孙权为主语的主谓短语?《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对于此书,宋神宗认为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且在《〈资治通鉴序〉详注》中指出:“《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于后世者也。”意思是说,《诗》《书》《春秋》,都是用来阐明得失的规律,存守王道的正统,给后代留下借鉴和训诫的作品。因此,教学的重点在孙权绝妙的劝说艺术上:其一,是孙权高妙的劝说策略;其二,是精当的表达技巧。要让学生明确,精妙的劝说艺术,一是要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有针对性地劝说;二是要根据双方身份,注意劝说的语气。可以说,恰是借助对标题中短语的分析,文本解读的重点才得以准确定位。
又如,《济南的冬天》一课,以“济南的冬天”命名,却以“冬天的济南”收尾。我着眼于这一细节,引导学生分析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学生发现:“济南的冬天”中心语是“冬天”,而“冬天的济南”则变成了“济南”,中心语由“冬天”转变为“济南”。其中暗藏了哪些深意?我顺势补充:“老舍在定居济南之前,曾于1924年游学英国,只身前往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这六年身居异国的经历,使他饱尝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1930年春,他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兼报刊主编。回到祖国怀抱的老舍,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结合这一背景,学生自然能够理解:文末的“冬天的济南”强调济南这座城市给予了老舍安适温暖,老舍在文末表达的是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无限热爱与赞美。
此外,很多课文都有小标题,抓住这些小标题亦能让学生借助短语语法知识走进本文。如《邓稼先》一文共有六个小标题,其中的四个小标题可以从短语类型探中心思想:“‘两弹’元勋”是偏正短语,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突出其作为“元勋”的巨大贡献,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是并列短语,主要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强调了邓稼先为人忠厚朴实的特点;“我不能走”是主谓短语,“我”是主语,“不能走”则体现了邓稼先艰苦卓绝的坚强意志和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永恒的骄傲”是偏正短语,是对邓稼先的评价与歌颂。“永恒”一词体现了邓稼先以身许国的重大意义,“骄傲”从情感上热烈而又深情地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可贵精神的赞颂。由此可见,文章的小标题不但高度概括了对应文段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利用不同的短语类型,揭示了暗含的主题。
(二)借助短语语法知识梳理脉络,理清行文思路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我们一般会从理清行文思路入手。借助短语语法知识,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抒情散文时,我要求学生以短语的形式准确而简洁地概括行文思路,感知作者情感。先提供了脉络框架“停住脚步来‘___________’,伫立凝望在‘___________’,加快脚步为‘___________’”,带领学生感知文本第一部分:作者停下脚步是因为受到紫藤萝花美丽繁茂的感染,是为了“欣赏花”。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很快理出“欣赏花—回忆花—感悟花”的脉络。正是这三个动宾短语串起了文章的结构。接下来,慢慢析,细细品,作者托物言志、因花的繁茂美丽而生发的情思浮出水面。
又如,《一着惊海天》是一则通讯,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学生理解的难点,在于从生动而又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梳理出线索。舰载战斗机试验是个复杂、危险的系统工程,读者最关心的还是战斗机能否成功着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将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学生概述为“着前准备”“着陆经过”“着后惊喜”。这些都是补充短语,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关联恰巧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着舰准备”用大量细节描写渲染了着舰准备时紧张庄重的氛围,同时用数据证明着舰成功的难能可贵及重大意义,为后文成功着舰时的激动与惊喜蓄势。作者把“着陆经过”写得既生动又仔细,每一处微表情、每一句简单的话语、每一瞬着陆的动作都细致刻画,通过这一帧帧画面让读者身临其境,深切感受着舰过程的细致谨慎。在“着后惊喜”部分,更是重点刻画着舰成功这一高光时刻工作人员们欣喜激动的心情,在欢呼声与呐喊声中再次凸显着舰成功的非凡意义。
(三)借助短语语法知识细品语言,赏析艺术特色
短语语法知识的教学不仅体现在对短语的分析与提炼上,也可以渗透在词句的赏析理解中。
例如,《散步》一课的“积累拓展”,要求学生赏析“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句话。“我的母亲”“我的儿子”是偏正短语,定语成分是“我的”。王君老师在教学时,结合这个句子,从细处着手,一并找出文本中所有包含偏正短语的类似句子: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这些句子中反复出现“我的”二字,是否可以将其删除呢?学生反复品读发现,一旦删除“我的”,便无法强调妻子、儿子、母亲与我之间的挚爱之情,也无法突出“我”作为家庭顶梁柱的责任重大。就全文来看,正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儿子”句式上的相对相称、内容上的相呼相答、思想上的相辉相映、情感上的相融相生,构成了圆满的闭环,让整篇文章充满温情。
又如,《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很多的色彩词,教学中,我请学生赏析以下句子中词语的表达效果:
紅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
赏析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圈画出“的”字结构的偏正短语,按照“色彩词+的+中心语”的结构,找出修饰词与中心语。学生不难发现:“红布、金黄、黑色、红玉、黑玉、斑斓”都呈现了对比鲜明、丰富绚烂的色彩,而“高粱、豆粒、土地、脸庞、眼睛、山雕”是作者最亲近、最熟悉的家乡的意象;这里一幅幅色彩鲜明、独具特色的画面,无不让读者震撼、动情,感受到作者对家乡故土的热爱和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践踏国土的无比愤恨。
借助短语品读文章的语言,窥探文字的奥妙,能让学生以更为丰富且灵活的方式领略语言的魅力。比起千篇一律的文本解读,这何尝不是一种新鲜又灵动的教学手段呢?
(四)借助短语语法知识学习文言,实现言意共生
文言文表达简洁、精练,对于开展短语语法知识的渗透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既可以发掘其中的语法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又可以用相关的语法知识,反向辅助对文言知识的掌握。
例如,《陈涉世家》中的“陈胜王”,“王”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姓氏或古代君王的称谓,是名词,“陈胜”也是名词,两个名词并列,是并列短语。但此处显然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所以,后一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充当该句的谓语成分。此处翻译为“陈胜成为大王”。由此,学生便明了“陈胜王”中的“王”为何要理解为“称王”了。类似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还有很多,如《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策”同样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表达“用马鞭驱赶”的意思。
另外,文言文的句意理解,也能借助短语结构类型的判定对句子进行更精准的翻译。如《孙权劝学》一文中的“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遂拜蒙母”是动宾短语,动作的发出者是补充的主语“鲁肃”,“结友而别”是补充短语,缺少主语,只能是“鲁肃”而不能是宾语“蒙母”。我在教学时,将短语类型的辨析与句意理解相结合,告诉学生这句话正确的翻译是“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鲁肃)和吕蒙结识为朋友后分别了”。可见,借助短语语法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文言知识,感悟文言意趣,从而实现言意共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晓明.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J].创作与评论,2014(6).
[3] 韩军.反“正”:非血缘非正统的伟大神力——《阿长与〈山海经〉》的解读与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7).
[4]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