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剖析了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并据此提出其翻译略。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翻译
一、引言
标题通常被视作新闻报道的“眼睛”。在新闻传播中,读者最先看到的可能只是新闻的标题,一个好标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帮助读者选择新闻、阅读新闻和理解新闻。在新闻稿件翻译时,我们第一个需要处理的难点就是标题的翻译。准确得体的标题就成了整个新闻翻译成功的关键。
总的来说英语新闻遵循“ABC原则”,即Accuracy(准确)、Brevity(简明扼要)和Clarity(清晰)。其遣词造句更需简洁。加之英语新闻标题忌讳换行,所以英语新闻的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呈现出独特风格。同时,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要达到同样吸引读者的效果,这就要求译者注意中英文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差异性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
二、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英美报刊的新闻标题是新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具有与一般英语语法不同的独特的语法体系和语法特点,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引眼球
新闻标题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吸引读者,因为在阅读英美报刊时,人们习惯于先浏览标题,再取舍阅读的内容。想从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出众的标题。同样一篇新闻,标题如果平淡无奇,就不会有读者关注,而标题设计的很出众的话,会有很多读者选择阅读。
2、简明扼要
标题必须言简意赅:善于省略,做到简洁明快,又清晰易懂,新闻标题必须短而精,因此在新闻标题中,读者会发现许多短小精悍的简短词、诙谐幽默的新造词、令人困惑的缩略词,所有这些词语都有精简语言的作用。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闻标题忌讳换行以节约版面,因此缩略词成为新闻文体简练的重要标志。
3、修辞的大量使用
英语新闻标题在简洁的原则下追求吸引力,而修辞恰好是达到此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英语新闻标题中常出现的修辞有比喻、头韵、对比、借代、讽刺、双关、重复、夸张等修辞格。究其原因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修辞手段的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简练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这可以令新闻标题新颖、抢眼。
三、翻译策略
从字符数来讲,汉语明显占优势,因为每个英语字母都算一个字符。所以标题直译很少见。常见的是汉语标题的“深加工”。当然成功的标题翻译可能会用到一种或多种下面提到的翻译方法。
1、直译或基本直译法
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在于它要向读者“推销文章”,还要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英文标题都会在音、形、义上做文章,以体现文章的精髓。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基本相同,对客观世界有类似的体验,这种思维逻辑的相对一致性导致了语言表述逻辑的相对一致性,因此,如果英文标题直接,明白,直接翻译成汉语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障碍时,可以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但直译不能影响达意,不能破坏标题的风格。
2、意译法
译者有时会受译语的束缚,不得不舍弃原语的字面意义,而采用意译的方法,以便译语读者更直接地理解标题的含义。如果文章的标题采用直译后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或者直译后可读性不强,不易理解,则采用意译法。
3、删减
国内新闻标题是面向国内读者编写的,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内国外读者不同的文化知识和阅读心理,采用“内外有别”的原则。对他们可能不熟悉的内容、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符合国外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删减。
“百家姓”排行榜刷新“王”取代“李”成第一大姓氏。
“Wang”tops Chinese surnames。
“百家姓”为典型的中国特色词汇,完整翻译必费很多口舌,所以被删除。另外为求简洁,“李”也被省去。译文对原标题大刀阔斧,剔除修饰词汇,只把最主要、最精华的信息提炼出来。
4、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大部分的新闻标题仍然是朴实简洁。但不可否认,巧用修辞可以使标题变得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注意。一些新闻标题采用了修辞手法,于此同时标题还带有一定的隐含信息,在翻译成中文时在保持原有的意思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文标题的修辞手法,。这样就会是原汁原味的翻译。如下例:
Courage Knows No Gender。勇气没有男女之分(拟人)。
Soccer Kicks Off Violence。足球开踢——拳打脚踢(双关)。
5、创译
翻译历来讲究“忠实”,但是由于英汉新闻标题的差异和新闻标题的特殊性,新闻标题翻译注定是一种“背叛”。但是换个角度讲,正式文字表面的“背叛”才能换来真正的“忠诚”。创译也可以称之为“另起炉灶”。有时翻译就要摆脱原文用词的局限,根据文章的内容,在译文语言中另行寻找准确、鲜明、生动、自然的语言形式,使译文不晦涩,不费解,符合语言习惯,讲究修辞,给人美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
新闻标题高度概括新闻内容,好的新闻标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翻译时,译者可以熟练运用本文所提出的几种翻译技巧,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不能呆板、死译,而需要将重要的技巧进行灵活的混合运用。这样才能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下发挥汉语特点,增强译文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作者简介】
苏学雷(1980—),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唐山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