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极》是我国第一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青藏高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纪录片。纪录片《第三极》从题材的选择、故事化的叙述、诗意化的表达、高超的拍摄技术以及商业化的推广模式成功展现出西藏独到的美学张力,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响,在国际上也吸引了广泛关注。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纪录片《第三极》国际化发展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第三极;国际化;生态纪录片
《第三极》视角选择了最普通的人和事,善于挖掘和发现这些人和事中的生活细节,再现西藏的真实,讲述西藏的不平凡之美。
一、题材选择注重本土化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外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里人们的真实生活和思想文化充满着好奇。所以纪录片的选题首先我们要本着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展现中国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原则。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与国际接轨。
《第三极》就是在国际传播的视角下,通过反映西藏人民的真实生活,体现藏族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思想情怀。对于中国在世界上树立高大形象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前,我们对于西藏形象的了解和认知大都是源于重大活动中电视节目简短的报道以及教科书对于西藏的描述。西藏人民的真实生活和藏族的诸多传统文化并没有更多的影像资料记录和传播。《第三极》纪录片的展现不是通过说教的形式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解读,而是挖掘传统文化中现代的元素,通过展现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怀,使观众更多的了解西藏。比如传统生产方式的多元呈现,第二集《一方热土》记录了藏民用打阿嘎这种传统的方式修筑屋顶和地面。打阿嘎体现的是一项古老的充满劳动色彩的一种传统生产方式。
二、故事化和平实化的叙事方式
《第三极》通过若干个故事展开叙述。每个故事都是层层递进,有着共同的主题。每个故事讲述真实的事件,简练精辟,这种真实使片子充满真实感。以往的纪录片是以人为主角,但是《第三极》以人和自然当主角,以平实化的叙述风格,展现普通人最伟大的人性。例如打阿嘎和悬崖摘蜂都深深的打动观众,给人以震感之感。
在藏北草原,达娃和黑颈鹤的相处中,我们发现达娃已经把黑颈鹤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呵护。影片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黑颈鹤备受关爱的情景。达娃对于黑颈鹤的这种爱正是“生命之伴”最好的诠释。《生命之伴》这一集中,也体现在狼和牧民的关系上。狼群咬了牧民好多羊,之后当牧民遇到一窝受伤的小狼崽时,制造了戏剧。大家会考虑牧民会救它们吗?当这个思考出现,该片给出结论,牧民依然救了这些小狼崽,体现了牧民的善良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让“尊重”成为主题。
三、诗意化表达
《第三极》整天风格有着浓重的诗意氛围。这些所拍摄的人物的故事离我们很远又很近。西藏的一些传统文化可能并不是我们所熟悉所熟知的,但是故事里面为我们呈现的那种人物的情感状态却是我们所渴望的。如今,现代化的发展使得都市人们的节奏越来越快,少了片中所体现的这种纯朴与平实。所以当这种我们熟悉又渴望的情感出现时,这种差异就自然形成了一种矛盾冲突,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诗意化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解说词、画面以及音乐上。解说词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画面注重意境的表达以及唯美的创作,音乐对于解说词起到辅助效果,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第三极》多次运用解说词加画面的形式展现主题。
《第三极》的拍摄以青藏高原为主,这种大自然的奇观在影片中出现更是必不可少。高原、雪山以及峡谷的航拍,淋漓尽致表现着大自然景观的壮丽。布达拉宫的延时摄影以及碧海蓝天的交相辉映给观众一种如临仙境般的感受,营造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西藏这种不同维度的人文风光以及自然面貌的展现,为该片奠定了一种唯美的基调。
音乐与画面的高度融合为纪录片情感的表达也起着关键作用。影片开篇,女高音声音的出现把观众带到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青藏高原,营造深邃的意境。音乐与画面中人文地理的结合,给观众深刻的情绪感染。
四、制作包装精品化
时代脚步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纪录片的要求越来越高。记录片拍摄要有先进的设备做基础,通过技术高超的工作人员的完美配合,推进纪录片顺利走进国际市场。《第三极》采用了全球目前最先进的4K超高清拍摄设备去展现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多样性。大量使用了高空拍摄、微观拍摄以及延时拍摄等手法。这些多样性和超清化的镜头拍摄保证了该记录片更加的精良。
前期,在场景的选择中,导演组和摄制组也是费劲心思。他们实地走访了西藏、青海和云南登上省份,选择标志性的自然景观进行录制,比如广角俯拍对展现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仰拍峰峦云木的特写镜头可以达到对所拍摄景物的强调作用等。
五、商业化的推广模式
《第三极》在开播前的宣传推广很到位。在开播之前,歌手许巍演唱了“第三极”这首歌,这首歌的画面也是选自该纪录片。精美的画面与纯粹的声音结合在一起,吸引观众的眼球,成功达到前期宣传效果。同时,也通过视频网站以及客服端进行推广。纪录片《第三极》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期冀通过独播权获不错的收视率,通过多种媒介平台将影片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的人文历史,感受藏民淳朴善良的情怀,这才是这个记录片创作的初衷。
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中,微博、微信的推广,也使得该片制造了一定的噱头,为《第三极》成功走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该纪录片的市场化意图开始与国际接轨,国内外合作拍摄以及宣传推广都有很大的进步。
六、总结
纪录片《第三极》把镜头视角聚焦到青藏高原,通过故事化和平时化的叙事方式向观众展示西藏人民生存的秘境。该片探索世界不可思议的生命,通过高空拍摄、微观拍摄以及延时拍摄等多种手法展现西藏充满奥秘的大自然景观以及充满情感的历史情怀,给观众带来极具震撼力的感受。《第三极》在故事的叙述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思想融合,对该片进行精良的制作包装,在伴随着宣传推广,最后使得该纪录片在国内和国际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我国纪录片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成功的案例。
【参考文献】
[1] 景秀明. 纪录的魔方——纪录片叙事研究[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2] 徐福山. 文化折扣与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路径选择[N]. 光明日报, 2015-04-06(07).
【作者简介】
侯晓娟(1992—),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