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人为本理念既是高校在教育改革下的根本性教育思想,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高校开展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面临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其中辅导员的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决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展,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辅导员如何为学生提供服务、如何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是高校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出发,阐述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中的应用方式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 辅导员工作 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专项项目(编号:DJ21-24;DJ21-11)。
引 言
辅导员作为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做好学生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在对学生实施管理和教育时,以人为本理念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但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辅导员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等,高校辅导员需要正确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从以人为本理念中寻找精髓,解决现有问题,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
辅导员工作中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
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輔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也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线力量。从根本上来说,辅导员工作的直接对象就是学生。以人为本理念意味着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人成长规律,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调整学生周边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条件。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人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长期改革和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精髓,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响应,也可以让科学发展观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认为,人生来具有独特的个性潜能,这种潜能既是积极的,也是理想化的,想要将其转变成现实的内容,就需要调动人的潜能,遵循人最基本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较强、个性鲜明,因此,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也是发掘学生个性潜能的重要途径。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作出未来发展的规划,既可以满足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也可以让学生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个性化人才。
3.提高高校管理工作质量的实际需要
高校的管理工作质量取决于学生的配合度以及教师实际开展工作的手段和方式。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管理工作中,既可以更新辅导员群体的管理理念,也可以让辅导员吸取以人为本理念中的精华,以更加人性化、更加柔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通过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让学生改变抵触情绪,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遵循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适应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对高校的教育管理也逐步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高校必须通过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培养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特点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辅导员在运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在获取大学生资料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展开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主动完善自己、塑造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辅导员开展以人为本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1.学生的自主性容易被忽视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但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是要根据学校的规则和制度出发,忽略个性,发展共性。学生要适应各种各样的学校规章制度,不少学生在面对管理工作时有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工作流程并未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教育改革提倡大学生应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学习技能,但不少辅导员并未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生周边的教育资源视而不见,没有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更难以配合管理工作。
2.学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重视
由于不少辅导员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管理态度和管理方式,加上部分辅导员年纪偏大,倾向于遵循传统的管理制度,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关注成绩和遵守纪律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情感状态和日常生活关注较少。不少辅导员认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只要不损害学校的利益即可。这种管理态度一方面会逐渐降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程度,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会第一时间与辅导员沟通。另一方面会加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学生遇到情感问题或心理问题时,很难进行自我调节。再加上部分学生性格孤僻,更容易产生心理负担。
3.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限制
高等教育的普及让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而用原有的辅导员群体应对不断增多的大学生,不仅会使辅导员的精力消耗殆尽,也会让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回应。据调查,不少高校的辅导员一个人要带两百多个学生,还要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在高压的状态下,辅导员很难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还是按照原本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不少学生的个性潜能被硬性的管理制度限制,得不到全面的施展。
以人为本理念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1.更新自我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
(1)更新教育理念。要想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就需要辅导员转变教育思想。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时刻牢记以学生的发展和个性需求为本,秉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辅导员需要意识到以人为本这一教育趋势,定期查阅有关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内容,认真学习以人为本的各项原则和工作方式。通过与自身的教学能力相融合,总结出一套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时刻牢记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多关心学生的兴趣、个性、理想,并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在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弥补教育管理中的缺陷,发扬教育管理的优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由于社会发展是动态的,教育教学也是动态的,因此,辅导员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搞好与学生的关系,利用自身的工作职能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尊重学生个性。当前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爱好、个性潜能,并按照学生的特性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日常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学生的个人教育方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多运用欣赏、鼓励等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化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价值都需要什么条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个性特长为学校和社会作贡献,例如,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在班会活动中鼓励学生发言,通过多种教育机会,让学生形成个性化发展的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日常生活中难免有学生遇上特殊困难,辅导员可以对这类学生进行单独辅导,通过尊重、关心、教育来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体验。
2.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教育实践中将有利于学生的一切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通过资源配置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负担较重,因此,调动学生的主体教育意识既可以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也可以减轻辅导员的管理重担。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也需要有新面貌,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细致地记录每个学生的教育背景、知识层次、个性潜能,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调动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意识,让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三观。
(2)建立柔和的管理体系。除了日常工作,辅导员还需要在管理制度、管理文化方面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辅导员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还可以在班级内构建班级文化,根据校园文化提升班级的学风,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辅导员一定要注意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如开展主题班会,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宿舍规章制度,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遵守执行各项制度,避免强硬的实施给学生带来反感。辅导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规章制度,在集体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通过建立柔和的管理体系,让学生乐于接受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3.加强思政教育实践,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辅导员要想做好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在日常工作中,輔导员可以积极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抓住各种适当机会展开思政教育。还可以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展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发展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要尽可能地落实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要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增强教育亲和力,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乐于与辅导员沟通。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辅导员既需要帮助学生争取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也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学生应对社会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学生需求,辅导员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理念,尝试多种管理方式。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做好管理工作,实现高校学生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晶,刘文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9(14):32-35.
[2]葛艳,卢晓东.“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案例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2):178-181.
[3]吴小军,郭锋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J].江苏高教,2019(9):116-120.
[4]冯刚,王鹏云.新时代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7.
[5]付旎.注重以人为本创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方法[J].作家天地,2020(1): 85,87.
(戴胜儒: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