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权 汤佳雯
摘要:《铁杵成针》的教学,可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具体路径是:抓住“磨针溪”,读懂教化的价值;关注“读书”,理解文言字词的古今异义;探究“磨杵”,感知夸张的表达效果;放大“问之”,培养文言语感;追问“太白”,了解古代的人名文化。
关键词:文本细读;文言字词;文言语感;人名文化;《铁杵成针》
文本细读是相较于文本粗读、泛读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以及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等。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选编了《铁杵成针》一文。对于这则学生早就接触过的启蒙故事,如果采用传统的“知人论世”的方法开展教学,极易在浅表层面“滑行”。我们以为,《铁杵成针》的教学,可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
一、抓住“磨针溪”,读懂教化的价值
《铁杵成针》这则故事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单元导语触动了我们。其内容如下: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動者。
——[法国]罗曼·罗兰
与本课相关联,可以发现,这四个“伟大”无疑都指向李白。那么,李白“伟大的品格”到底是什么?语文要素提示我们探寻的路径:“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以此思路细读文本,少年李白的形象是那样的可感可亲:“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贪玩逃学、半途而废的“问题少年”;“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留心生活、天真好问;“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真心受教、知错就改。至此,我们顿悟:这则经典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的李白也犯过错。这对自我意识初具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更具教化价值。
此外,《铁杵成针》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习惯于认同和强化要“下苦功夫”的精神品质,但几乎都忽略了故事的发生地,甚至也模糊了少年李白的形象。文本第一句是“磨针溪,在象耳山下”。象耳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也叫象宜山。山下的这条小溪,本是无名之溪,因为李白,才被世人知晓。那么,这条溪为什么不叫“太白溪”,而叫“磨针溪”呢?仔细揣摩发现,“磨针”的主体是“老媪”,老媪通过磨针教化李白,李白只是接受教化的对象。用“磨针溪”而不用“太白溪”,更能突出这个故事的教化作用。
二、关注“读书”,理解文言字词的古今异义
第二句中的“读书山中”是个倒装句,强调李白在象耳山的目的是读书,而不是游山玩水。这里的“读书”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而是上学、求学之意。像这样的古今异义词,文中还有“去”。另外,对“世传”一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梳理,从李白所处的唐朝到当代都经历了哪些朝代,将其理解成“世世代代相传”;对“是”和“方”,要结合课文注释来理解。
学习如果不能和经验相联系,就无法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感受“是”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举例进一步强化记忆:读这本书——“读是书”;走这条路——“行是路”;这是什么原因——“是何故”。 “方”的理解则可以弱处理,只要呈现“方兴未艾”这样的成语,让学生感受“方”是“正在”的意思即可。
学生理解文言字词仅靠课本注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能还原课文之境,必要时还需引入生活之境,让学生体会字词之意。
三、探究“磨杵”,感知夸张的表达效果
《铁杵成针》这则故事曾经被南宋时期的百科全书《锦绣万花谷》和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方舆胜览》所记载。明代的《山堂肆考》也将其收录其中。另外,明代郑之珍编写的戏曲曲本——《目连救母》也把这个故事编入其中。读过这个故事后,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这个老太太为什么要拿一根铁棒磨针?教学中,教师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老太太的目的是什么?
生想要磨针。
师想把铁棒磨成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生这么粗大的一根铁杵怎么可能磨成针呢?
师你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不相信的同学举手。(绝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你们几个没有举手,很有主见,表扬。你们可以优先发表自己的观点,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认为能磨成,因为只要坚持磨,铁杵会越磨越细,怎么会磨不成呢?
师有一定的道理。不相信的同学居多,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换根细一点的,这样更快些。
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够彻底。
生换一根细一点的钉子。
师有道理,一下子减少了多少工程量啊!还有没有高招?
生不要磨了,直接买一根针不就好了吗?
师绝招啊!这下够彻底!(指名学生)你怎么看待他们的想法?
生他们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前面两位同学还是基于能磨成的前提而提出的建议,他们只是强调更换磨的东西。而最后一位同学只想要“针”。
(学生大笑。)
师同学们,你们有的强调磨的对象,有的强调针,有的强调磨成,那你们猜猜作者强调的是什么?
生作者想强调铁杵和针的对比。
生其实他想突出磨针的精神。
师什么精神?
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生一种刻苦的精神。
师是呀,铁杵磨成针,这是一种文学表达的方式,作者想借这种夸张式的表达,倡导世人践行能下苦功夫的伟大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这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是一致的。从思维科学的角度说,思维一般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人们认识陌生的、复杂的事物时,开始总是比较笼统、模糊,经过思维活动,才会逐步清晰。
四、放大“问之”,培养文言语感
文本第三句(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和第四句(问之,曰:“欲作针。”)都省略了主语。由于第二句已经明确是“李太白”,因此,第三句主语是承前省略;而第四句是李太白和老妇人的对话,因此主语是蒙后省略。另外,第四句不仅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宾语,省略了李太白问的内容。这样的语言特点,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前五篇文言文都不具备的,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层次性。这样的留白,当然是学生披文入境,感悟人物情思的契机,也是他们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绝好机会。相关教学片段如下:
师李太白经过这条小溪,看到老太太在干什么?
生正在磨铁棒。
师是!我们接着往下看这句,(问之,曰:“欲作针。”)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生他把李太白的名字省略了,直接寫“问”。
师是的。你认为句中除了省略李太白的名字,还省略了什么?
生李太白问的问题。
师是的。同学们能够联系前一句和后一句,想象他会怎么问吗?
生为什么要在这里磨铁棒呢?
师这还是你们在问。我送给你们两个古代的第二人称代词, “尔”和“汝”。这两个字都可以指代“你”,明白了吗?
生尔为何在这磨铁杵?
师有点像李白的问话了。谁再来加工一下?
生尔磨铁杵做什么?
师“做什么”换一个词——“何为”,你重新说。
生尔磨铁杵何为?
师棒!把“磨铁杵”的“铁”也去掉,再说。
生尔磨杵何为?
师我们一起说说看。
生(齐说)尔磨杵何为?
师还有其他问法吗?
生尔磨杵作甚?
师给他掌声。确实可以这样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过《三国演义》,里面就有这种说法。
师四大名著给了你营养。那么文中为什么要省略呢?
生为了激发读者的想象,想象李白当时在想什么。
师非常棒。我们写文章一般不写满,这叫“留白”,要给别人一定的什么?
生思考时间。
师文言文还有一个特点,你说。
生文言文需要缩句。
师缩句,文言文的语言是非常——
生简短的。
师是简洁。语言简洁、精练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不写也能够明白的,就可以不写。
“古人培养文言语感的途径只是大量阅读并由此得到感悟。我们今天不能走这样的老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尽量多读、多背一些,碰到和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要能举一反三,从而逐步培养文言语感。”蒋绍愚.谈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7(7):7。这是蒋绍愚教授给我们的建议。这个教学片段是学生“补白”和“品白”的过程。学生不仅能感悟到李白的勤思好问,还能感受到文言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尝试文言文的使用。这时的文言文是亲近的,好玩的。这样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五、 追问“太白”,了解古代的人名文化
短短的《铁杵成针》一文中,对李白的称呼有两个,分别是“李太白”和“太白”。文言文语言简洁精练,有时甚至达到“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的境界。因此,本文称李白为“白”更简洁。但作者却偏偏称李白为“李太白”。这是为何?
翻阅相关典籍得知,中国古代的人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名、号、字等。古时候,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是为成人名。人名有用一个字的,也有用两个字的,这点几乎沿用至今。大抵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单名占绝对优势,唐宋以后双字名才逐渐流行起来。除了名,古人一般还有字。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李白出生前,他的母亲梦见长庚星坠入自己的怀中。长庚星就是太白金星。因此,李白字“太白”。
“《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吾三省.古代汉语八千词[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04105。古人成年之后,“名”一般供长辈和上级称呼,自称也可称“名”;对平辈或长辈则敬称“字”。“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王力.古代汉语第3册(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6:974。因而,我们不难理解,祝穆在编写此文时用“李太白”,是想表达对诗仙李白深深的敬意。
通过追问“李太白”这一称呼,我们不仅能感知作者的情感,还能引导学生触及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对古代文化略知一二。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文言文教学的应然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