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

2022-04-06 08:25丘建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创设情境现状分析

丘建君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心,不管是学习哪类学科知识,都需要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更为完整且透彻地渗入其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道德与法治》课结合在一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在课程教材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培养胸怀民族、家国情怀的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现状分析;关注资源;创设情境;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应该如何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是每一名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并深入探索的问题。

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而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有的教学环境出发,切实发挥好教材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人民的抗疫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一本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路径,教育部明确要求“要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贯通起来”。下面,笔者以设计“病毒无情  中国有爱”课题为例,谈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爱国情怀。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处于一个热烈的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能带领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問题和现象,强化他们的道德品质。然而,有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法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甚至影响到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及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大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1.关注社会资源,培养爱国情怀

品德教育离不开学生生活。为了丰富品德教育的内容,使之更贴近生活。课前,笔者安排学生通过上网看新闻,收集书写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与抗疫英雄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聚焦社会问题,丰富课程资源。因为疫情,学生虽然宅在家里,但是他们的眼光却不狭隘,他们用眼睛通过电视、网络了解了这场战役中全国人民的抗击疫情全过程。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笔者娓娓道来,从冲在第一线的80多岁的老医生、老院士,到自身残疾的院长,到那群主动光头的护士,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随后,笔者让学生讲诉在这场战役中在他们心里刻下深深烙印的那些人、那些事。听着学生动情的讲述,笔者感受到学生能够关注媒体的报导,关心自己的祖国,能够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有一颗善于发现、能感知爱的心,爱国意识早已在他们心中默默地埋下了种子。《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就指出,“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引导学生利用报纸、电视、媒体等媒介,用自己的眼睛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合理地使用真实有效的故事,让自己和祖国联系起来,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培养爱国情怀。

2.创设有效情境,激发爱国情怀

情境是课堂教学中迁移生活情境的一种手段,它可以让学生在仿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感悟知识,理解知识。为了让课堂更贴近生活,课中,笔者创设“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的视频情境,通过播放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视频,牵动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在感受今日中国的力量、中国的速度。知道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人民,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路线,我们就能够战胜疫情,在挫折中奋起,在困难中崛起,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力量不容小觑,由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由衷的挚爱。然后,笔者设计“致敬英雄、最美逆行”的教学环节,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听抗疫故事去追寻往事,从轰轰烈烈的英雄到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都在演绎着一个个崇高而伟大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鲜活的事例,让学生真切地从抗疫故事中了解抗疫英雄的血泪史。当国家有难,他们责任担当、无私奉献、高度爱国,积极维护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抛在脑后,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精神最好的诠释。以情激情,激发情感体验,那些流淌着真情和饱含心酸的真实人物故事,打动了学生的幼小心灵,从而触碰到学生情感与道德的点。学生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让人流泪满面,启发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学生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和祖国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心里想对抗疫英雄们说的话。最后,笔者设计“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教学环节,借助微课视频,视频中的老大爷“砸”下50万要捐给武汉、4岁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武汉……这些年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都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怀。这些情节都触动着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悟到爱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3.巧用生活经验,增强爱国情怀

生活经验是品德教育最真实的教育资源,它含有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和体会,用好生活经验,可大大提升教育效果。课末,笔者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为接入口,引导交流讨论,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去感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以个人行动强化国民意识,引导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反思自己当下的道德生活。尝试从学生的日常行为着手,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机遇期。教师引领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深知虽然不能奋战在抗疫一线,但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国家。比如,少出门、戴口罩,不给国家添麻烦,配合社区、学校做好防疫工作,爱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学生主动行动,与祖国共抗疫情,积极思考自己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时,便不会认为国家是遥远的,从而促进爱国情怀。尾声,笔者用一曲《谢谢你》这首歌结束我们的课堂,歌曲的主题是感恩,随着动听、悠扬的歌声,由此让学生学会感恩,感谢抗疫英雄为祖国的付出。促使学生将内化为能力、化为行动,也为这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4.开展实践活动,升华爱国情怀

新课标理念指出,教育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实践,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最有意义的教学。教师就应该通过开展爱国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行为方面践行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情怀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爱是内在的情感,但可以通过行动来体现。课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化身为小天使,精心制作手抄报、宣传画,并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加强对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为一线医护工作加油打气;与家长在家里制作小视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抗击疫情;执笔撰写书信致敬英雄,让学生拿起自己手中的笔给默默付出的英雄写感谢信,致敬和祝福抗击在一线的英雄。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升华。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且逐渐渗透的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展生活化、问题化、分层化教学手段,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好好利用这本深刻而又丰富的教科书,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现阶段的疫情期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让爱国主义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使学生成为更有文化、更有纪律、更有担当和更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YQJK5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钟守权.传承与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初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胡健文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创设情境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