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荣 麦美英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在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当前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培养面临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习惯的问题;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有待提升问题;对课外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认识不深的问题,并从习惯培养、方法论教学和深化思想认识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破解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现状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两项基本学习技能,2017年教育部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正处在一个网络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新时代,教师、学生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持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效提升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阅读和写作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更是将这两种学习方式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目标,并通过漫画阅读、图文并茂阅读、微阅读等多种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看图写话、日记等多种写作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现状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阅读兴趣不足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背诵相关的古诗文章,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汉字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缺少一定的关注程度。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所选的阅读文本以及相关的阅读教学模式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时,选择的课外阅读文本有些过于简单,且部分阅读内容都是学生已经阅读过的,学生在阅读到类似的文章后积极性必然不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明确课外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以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阅读数量有限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阅读数量不足是现今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虽然在新课改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必读内容,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但因为小学语文的大部分必读科目缺乏趣味性与个性化,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深入阅读,导致阅读效果不乐观,无法真正地提高阅读量。
(三)写作训练偏少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要通过大量、长期的实践训练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认为小学生无须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即便是写不出好文章也无所谓。这样的错误观点必然会造成在日常教学中导致写作训练偏少,不利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的教师完全将写作训练当作一个突击性的任务,忽视了其循序渐进的属性,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写出数百字的文章,通过这一做法无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甚至会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压力与阻力,进而对写作产生恐惧感。另有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指导,导致学生的写作思路模糊,不懂得如何下笔,不知道如何站在某一层面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能得不到提升和增强。
(四)阅读与写作脱节
阅读和写作看似是两个不相干的独立体,其实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对下一步的写作训练奠定稳固基础。利用写作训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鼓励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技巧。由此来看,阅读与写作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分裂了它们的内在关系,导致阅读与写作脱节,这必然会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造成限制。
二、课外阅读在学生写作中的价值
在深入阅读课文过程中,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仔细感受作者精心描绘的每个场景,充分体会和揣摩那些优美诗词语句的巧妙运用和作者表达的真实情感,学习优秀文章中好的写作方式以及优美的语句,并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之后教师可以讓学生做出相关的批注,运用自身学过的知识表达个人对文章的感受。在自我锻炼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和发现写作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提高写作能力,进而进行综合练习,强化作文阅读中的短板。
课外阅读的基本内容大多指的是基于学生的兴趣、自发性地进行的语文阅读,不会像专业知识那样进行固定化的教学。因此,只能通过课外阅读中有趣的故事片段引起部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作为语文阅读教师,要始终充分考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给学生留出更多的阅读时间,多做课外阅读,配合理解学生对阅读心理发展的需求,并在课外阅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基本注意事项或技巧,从而做出正确合理的操作,引导学生阅读。通过语文教师的鼓励、引导,可以逐渐使小学生对阅读课文产生一种浓厚兴趣,养成摘抄、琢磨和写一篇读后感的良好语文阅读思维习惯。
三、破解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培养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源自外力和内力的结合,而阅读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小学阶段的浅阅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并让学生时常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感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学习自然课时,讲到自然界的各类动物,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昆虫记》;学生对中国神话传说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和故事推荐给学生《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故事。学生要带着问题阅读。如学习《刻舟求剑》一文时,学生边读边想,同样的位置为什么会找不到剑;如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时,两个小孩的观点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太阳的位置有所不同。因此,课外语文阅读如果没有带着问题导向去阅读是没有效果的阅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阅读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
(二)针对学习内容开展课外阅读和写作方法教学
好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有必要开展专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阅读和写作技巧,还要开展有个性教学服务的实践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想认识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课外阅读书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教学,让小学生掌握精度阅读方法、快速阅读方法,以及快速写作的方法技巧。例如,小学生在读《孔融让梨》一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和理解中华传统美德;通过阅读《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快速概况和明白从小就培养诚实守信的核心价值观;阅读古诗《悯农》时,让学生通过精度的阅读方式学习这首古诗,在精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小要养成节约粮食的优良品德。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法阅读经典作品,帮助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个人的文化底蕴,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三)高度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不断革新,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至课堂外的学习。在现代信息化产品的广泛应用中,家长和教师利用电子产品可以给学生推送简短的、感兴趣的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学生认识理解水平。同时,学校和家庭要高度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问题,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的阅读环境。在和谐的阅读环境中,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如开设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角、校刊、读书栏等形式的宣传平台,还可以成立文学社、读书社团等组织的方式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这些培养途径都可以有效满足学生阅读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其次,学生在阅读中可以组织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学生阅读的同時检验阅读效果。最后,教师和父母对学生阅读量要到天、周、月的量化考核,通过组织查看笔记心得、演讲、交流会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四)充分挖掘素材,激起学生写作兴趣
在利用课外阅读文章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及写作兴趣时,应对课外文章素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与课本文章的联系点,做好相关的教学方案,穿插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例如,从教学大纲、新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这些内容来确定关联点,从而对阅读的文本进行有目的的、有层次的选择。这样,可以保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是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时,除了给学生传递一些教学目标的任务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首诗是诗人退隐家乡后作,描绘了农村一年四季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也反映了农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以及生活的苦难。这首诗描绘了农村初夏时农民忙碌的生活,用一种趣味化的方式进行表述,使学生读起来十分有趣。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课外与教学内容表达的主题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让学生体会这些诗词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并对不同的古诗词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群文阅读能力。
(五)整合教学目标,展现课外阅读的价值
课外阅读并不是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而是将不同文章中的相似内容进行整合,寻找不同的表述方式以及讲述内容。因此,教师要对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把握,了解课外阅读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把握情感的能力,进而充分地体现群文阅读的功效。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时,教师所选取的内容和素材大都是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章内容进行通读,对文章内所传达的主要情感进行分析;二是对文章内容进行通读后,有哪些句子和写作的方式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并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运用到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对文章内的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品性进行多方面的、多角度的解析,从不同的出发点和不同的位置进行主人公的剖析,了解作者笔下的父亲以及母亲的形象。在这一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剖析,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对优美的句子也有了一定的累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有着很好的帮助。
(六)思维导图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好帮手”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能够改变语文纯文字性的表达方式,思维导图能利用图片、线段等,将文章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融合,帮助学生便于理解。思维导图能直观地反映出语文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能在较大程度上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氛围,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群文教学将会事半功倍。教师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与语文知识相关的视频内容、图片信息以及朗读等,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文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能及时、准确地分析出文章中的不同点与相似点。思维导图能清晰地展示出文章中的故事发展脉络以及情感的变化,深入浅出地对文章内容进行解析。在课堂结束,教师还可以创建相关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填写,帮助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教师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和写作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教育意义。语文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式的科学指导,帮助学生开展日常的课内外阅读知识的积累,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常态化的开展写作练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方法,有利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的提高和语文课堂的延伸,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写作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