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堂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其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在强化其体育技能,以及知识水平提高等方面均能产生显著作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务必重视展开游戏化教学,从而保证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不断进步,为其更高阶段体育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产生寓教于乐的教学作用,可使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切实产生愉悦之感。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开展游戏化教学,对此应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游戏化教学工作,以期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其拥有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而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基于此,本文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通过体育游戏,提高体育能力
体育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乏味的特性,对小学生的身体素养也有较高要求,因此,为调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参与意识,教师应对学生开展游戏化教学引导,进而取得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能在玩中学,使学生在无形中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这会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和质量。游戏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媒介,通过游戏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学生各科教育的需要。因此,通过游戏化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体育运动学习成为常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而这也会在无形中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体育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学习品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燃起小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欲望,让小学生可认真思考体育理论知识,并在此期间更为努力地获得游戏的成功。伴随现阶段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化和进步,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的依据,而是将学生个人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标准,这其中也就包含了学生个人体育能力的培养,而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运动是一种可以帮助其锻炼身体,实现进步的重要体育教学措施,而体育的教学,也应该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通过游戏教学法实现教学的完善。
例如,在开展跑步、体操等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若通过传统理念开展教学,教师单纯让学生开展跑步、体操活动,这种方式枯燥无趣,甚至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但若将小游戏融入上述体育活动,则会降低体育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跑步教学引导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多人绑腿跑”“双人夹气球跑”“跨障碍跑”等小游戏让学生进行跑步,这不仅能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跑步参与意识,也可以让枯燥的跑步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跑步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基本的体操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体操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将每一个体操运动以游戏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呈现,比如,在做上肢运动、下肢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玩“木头人”游戏,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人,并进行比赛,可以让组内学生舉起双手做举起上肢的体操动作,或抬起单腿的体操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坚持人数最多且坚持时间最长的组即为获胜组。这种体操运动小游戏,能在娱乐中提高学生的体操运动能力。
二、技能教学的游戏化
在专项技能训练中,教师应确保技能教学的游戏化,这样能降低训练的乏味性和枯燥性对小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产生的不利影响。教师应指引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专项训练感受,这能产生辅助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用,并且利用游戏开展技能训练,还有利于缩短小学生获得体育技能的时间,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质量等均具备显著的价值。比如,在开展竞走等运动技能的训练时,由于此部分内容的学习较为乏味,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小学生易于产生兴趣的一些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工作,这样非常利于提高小学生在具体学习期间的积极性。现阶段对学生个人的思维培养越来越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学生如果有了良好的思维,就可以提升其总体的综合能力,同时优秀思维的养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提供对应的帮助,并且为其人生进行有意义的导向。可在体育教学中,因为授课模式和授课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就显得十分有限,甚至难以锻炼学生运动思维,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注意和改善的问题。通过游戏教学法进行对应体育教学的整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法之一,游戏教学法不单单从单一角度对课程进行讲解,而会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资源对整体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教授,最后通过高效的锻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思维,在这一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进行高效培养,通过各种游戏环节的渗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具体的体育知识,进一步培养其团结意识和运动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述“两人三足走”方面的知识内容时,就能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展开,促进小学生实施有效的体育学习,比如,教师应先将原地走的技巧讲述给小学生,而后带领小学生开展行间竞走的训练,之后利用“超市购物”这一小游戏的开展,提高小学生投身于“三人两足走”这一游戏中的热情。在游戏开展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游戏氛围,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饰演收银员、理货员和消费者,并让两个饰演消费者的组别分别以“两人三足走”的形式购物并结账,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出现跑步的情况,最后,最先完成购物及结账,又没有犯规的小组应被评为竞走能力最强的小组,并对小组内所有成员进行奖励。此过程能增强小学生的配合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使小学生在参与游戏化学习的过程中,不单单能体会到体育学习的愉悦性,也能收获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往往有着较为强烈的模仿欲望,也十分好玩好动,而对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在展开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所具备的特点,以及具体教学情况等,利用唱游教学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体育动作。唱游教学法能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体育动作、游戏以及唱歌等诸多元素加以融合,以此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合理论丰富实践内容
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实践学习能力,教师应结合体育理论知识对学生开展体育实践引导活动,以此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讲解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懂得体育运动的原理,这会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环节,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这也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核心素养起到较强的助推作用。为有效促进体育理论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地确保通过理论完成实践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融入体育理论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中理解体育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在开展跳大绳活动环节,教师可以将跳大绳理论知识,包括需要注意的要领和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在跳大绳过程中,应确保上肢、下肢的自然、放松,更应注意同伴之间应保持默契,确保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对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对学生进行示范,可以让学生以慢动作的方式模仿教师的分解动作示范,这种游戏化的模仿学习,能活跃教学氛围,营造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应让每个组别的学生进行趣味跳大绳游戏比赛,两队学生分别形成两路纵队,以跑步的形式出场,然后,进行交叉跳、跑动跳、交叉跳、后摇跳、前摇跳,同时,应根据教师的鸣哨更换跳法,教师每吹一次哨,就应按照之前设计好的顺序更换一次跳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缩短吹哨时间,跳法更换错误的队伍出局,而在规定时间内跳绳数量最多的一组获胜。
四、重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游戏设计
游戏化教学方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需要以个性化模式进行,体现加强重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渗透,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体育游戏学习效果的发展目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固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缺乏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不能通过针对性教学方法帮助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合理渗透其中,促使学生结合其基础学习水平进行提升和探究,从而保障以学生个性及兴趣方向为核心设计科学化的游戏形式。例如,小学体育游戏“快快集合”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其中的主要游戏内容为引导学生通过捕鱼游戏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同时可以结合教师规定的信号散开或集合战队,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在本课游戏方案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方法设计,促进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渗透,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和不足进行改善和提升,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加强重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合理化渗透是促进丰富游戏设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根本。
五、结合体育游戏方案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运动观念,帮助学生在多元化体育锻炼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学习和参与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发展目的,同时是教学难点问题所在,需要以长期化的教学引导措施作为根本与核心,帮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逐渐实现运动习惯养成目标。结合体育游戏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是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会体育运动学习的趣味性特点,使其在良好的运动氛围中逐渐完成运动习惯发展目的。例如,小学体育课程“自然走,前脚掌走”课程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掌握自然走路时放松、上身挺直等基本动作要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挥和引导作用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走路和运动习惯的发展目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的游戏教学环节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老鹰和小鸡”的游戏方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良好运动习惯发展目标。在游戏方案设计过程中,學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基础学习要点,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积极性,促进实现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发展目的。另外,以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为核心目标的小学体育游戏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玩耍的游戏中适当融入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将体育学习元素渗透实际生活游戏过程。因此,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方案的构建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为主要目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游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六、构建合作化体育教学游戏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案设计效果,帮助学生在体育游戏参与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发展目标,教师可以将合作化教育元素合理渗透其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及互动的方式积极参与游戏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感受合作学习及互动沟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发展学生积极合作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合作化体育游戏方案设计期间,教师可以分别结合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两种模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多元互动交流体验中全面掌握学习重点,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小学体育“直线跑”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传递实心球”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趣味性游戏参与过程中,全面了解传接球的重要技巧,同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游戏,并全面体会其中获得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形成积极的互动,帮助学生丰富合作体验,提升互动交流效果。因此,小学体育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措施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合作化及多样化的游戏方案,能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丰富游戏教学形式。
七、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能充分展开游戏化教学,那么则可切实凸显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推动小学生获得身心层面的健康发展,也能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