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比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可采取以下做法:就事论事,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换位思考,找到适切的方式。营造积极的心理场域时,可以在班会中正向引导,在宣传中缓解压力,在活动中调节情绪,在教学中相机渗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疏导;积极心理场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班级文化建设发展高中生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编号:17A1S3TZ1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一次成功的心理指导
一天,我带的高三班的D同学来找我,说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我当即为她联系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一番咨询下来,加上我的前期了解,基本摸清了她的心理问题。她从小缺少家庭关爱,父母经常吵架,给不了任何她想要的安全感。父母只关心她的成绩,她考不好就会挨打。再加上家里添了弟弟,她心理失衡,导致敏感、多疑、偏执。初中时,她就已经谈过恋爱;高一时,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外省的男生,后来发现该男生有抑郁症;高三学习压力大,她成绩进步不明显……因而,她对未来很迷茫,没有学习的动力。她自查资料,做了相关的网络测试,认为自己的很多表現符合抑郁症特征。
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比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可能缺少理论指导,但用爱、用心、用情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让他们少走弯路,及早摆脱心理困境还是有可能的。针对D同学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 就事论事,找到问题的症结
心理学中的“南风效应”是说,北风刮得越猛,行人的衣服裹得越紧;而南风吹得和煦,行人自然会因为暖和而脱下衣服。很多时候,我们问得越细致,越有“好奇心”,学生越不容易跟我们说心里话。我们要学会做倾听者、点评者和建议者,而且倾听要有效,点评要准确,建议要对症,要帮助学生自己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诉她问题出在哪里。
我跟D同学谈了三点。首先,我告诉她,她现在经历的事很多人都遇到过,不要把这些看得太过重要,以免影响自己的身心发展。对此,我给出了一些建议,指导她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自制力,做一个内心强大的自己。其次,我建议她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恋情、学习还是家庭问题,它们又是如何影响自己心理的。最后,我建议她权衡一下什么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去解决它。
正如肖恩·史密斯在《掌控情绪:化解焦虑、抑郁、神经质的高效情绪管理术》一书中指出的,掌控情绪的关键不在于咬牙切齿地克制,不在于仓皇无措地逃避,而在于切断大脑的自动化反应,建立起新的情绪通道。找到人生的价值,设定目标,保持进步,就是对不良情绪的最佳反击。
(二) 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
很多道理其实学生都懂,一味地灌输,学生更容易逆反。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经过我和D同学的前期交流,她基本接受了我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从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做起,向人生的更高处进发。她说,近期可以改变的是学习,短期可以改变的是调整失恋状态,长期需要改变的可能是家庭关系。我就从她的学习开始帮助她改变,先是关注她的学习心理,告诉她:以前稍一努力就可能取得较大进步,而现在努力了不仅没有进步,反倒可能退步,这是因为大家都在奋力向前;如果持续努力下去,付出一定有回报。之后,关注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推荐她看相关书籍,找寻适合自己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建议她学习一些制作思维导图和整理笔记的方法——这在文科学习中用来建构知识体系非常有用。最后,关注她的时间利用。我教她制订周目标或日目标,学会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和目标实现的“剥洋葱法”“多杈树法”,掌握时间分配的“二八法则”,用“番茄钟”来管理自己的时间,用“四象限法则”抢回时间,解决拖延症、效率低、不专注等问题,有效使用每一点时间和脑力,尤其减少花在网络工具上的时间。
(三) 换位思考,找到适切的方式
心理健康问题宜疏不宜堵,这是共识。不过,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却容易操之过急,奢望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不可取的。疏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其间多关心,沟通的效果会好很多。教师要善于找谈话的切入点,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尽量以学生愿意接受的适切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迂回行进,不要单刀直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要有同理心,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要能够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对于D同学,我一方面,从安全感的角度理解她的做法;另一方面,对她说,我不能认同她的做法,早恋在当前弊大于利。
二、 如何营造积极的心理场域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实施与评价”部分强调,要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要求学校组建专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五个方面的指导。心理指导显然已成为学生发展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更为基础。教师在心理指导过程中,首先应营造积极的心理场域。
(一) 在班会中正向引导
高三学习时间紧、压力大。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班主任都会占用班会课进行学科教学,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确定、耐挫力提升等方面的引导。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各类讲座、心理小报、读书分享会等。特别是读书分享会,既是输入的过程,也是输出的过程,非常有意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利用在线班会引领学生通过读书强大自己的内心,涵养“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从容,学习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中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的刘十三、《鼠疫》中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里厄医生、《活着》中没有被命运打倒的福贵等。此外,我还带领学生阅读,告诉我们未来岁月漫长,依旧值得期待的《人间值得》;指导我们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的《钝感力》;让我们懂得适当的练习不是苦差事,而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的《练习的心态》;帮助我们克服拖延症,提高学习效率的《番茄工作法》等。
(二) 在宣传中缓解压力
到了高三,教室后面的黑板大多数时候是空闲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部分学生心浮气躁、目标不明、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包括D同学)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症状,我觉得用黑板报做好宣传、缓解压力、提振士气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前,我让宣传委员专门出了一期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分为“心理自查”“解压妙招”“危机应对”“拥抱自信”和“圆梦高考”等多个小栏目,幫助学生正确面对高考。之后,每一次模拟考试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上励志标语,如“艰难显勇毅,磨砺见初心”“一往无前,不畏浮云遮望眼”“拼搏一战,不留遗憾”等。“高考100天誓师大会”上,学生喊出了“拼搏百日逐鹿高考傲群英,十年寒窗一战成名我称雄”的响亮口号。
(三) 在活动中调节情绪
适度劳动和体育运动不失为释放压力和调节心情的有效路径。高三期间,我带领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两次到校园里班级包干区除草;植树节在桃李园种下心愿树;第三次模拟考式后赴泰兴祁巷青少年实践基地参加拓展训练。学生在劳作和活动中相互协作,分享劳动经验,共享劳动成果。D同学也从中体验了集体的温暖,心境也变得愈发明朗起来。
(四) 在教学中相机渗入
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事,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也要担负起心理指导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有时一些不经意的案例或者话语就可能把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心理指导能力。如,阅读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纸、杂志,积极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
此外,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应该把它当成负担,而要积极乐观、冷静有效地应对。无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成功与否,我们都应该随时记录下来。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对我们的教育生涯来说都难能可贵。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事关学生成长、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和家庭教育的大问题,是一个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共同关注的系统工程。班主任在其中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借助各方力量来共同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姚小林,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