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03-18 09:24刘少荣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生活情境小学教育

刘少荣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与感受,就需要将数学知识变得更生活化。毕竟单从教材知识内容上看,无法将其直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也会存在一定的疑惑,不利于学生整体知识的学习与成长。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相关内容,探讨生活情境方式的具体构建工作,以此推动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教育;数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2-0117-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Situation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LIU Shaorong (Jinsh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anj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need to make mathematics knowledge more life-lik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After all, looking at the knowledge content of textbooks alone, it is impossible to directly connect them with students' lives, and there will be some doubts,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learning and growth of students' overall knowledg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discusse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life situation method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students.

【Keywords】Life situation; Primary education; Mathematics course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小学是学生的起步阶段,进行指导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形成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学习能力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奠定好基础的,否则在步入更高一级的学年之后,学生会无法适应,从而影响后续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基础,同时学生也容易掌握,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掌握好相应的知识内容便会对后面的学习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综观当前所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说,最直接和管用的教学方式还是生活情境法。所谓的生活情境法实际上就是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生活来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原理,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1.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生活情境这种教学方式呢?肯定是因为生活情境有它绝对的必要性,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针对这一方面的工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明白数学并未与生活脱节,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课程。它不像语文课程能在生活中得到直接体现和展现。很多学生会认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不一定有应用的可能性,学不学无所谓。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数学,学好数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次,数学知识虽然基础,但是想要理解和掌握并不容易。单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生活情境的构建则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从而更好地投入课堂环境中进行相应知识内容的学习。最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情境,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那么教师就不知道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不知道教师授课的目的和意义,而通过生活情境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找到一个沟通的共同认知点,围绕具体事物展开放射性的讨论,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好相应的知识学习内容。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学非常必要,而且必然能推动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2.情景式教学法的意义

情景式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情景”可以呼唤出教学情感,让学生在无意識中提升知识感受,能够弥补从直觉到抽象、对理性的敏感性和从教材到生活的差距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学习过程改被动为主动,而且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整个构建过程是新旧体验融合的过程,必须通过新旧体验的互动来实现。适当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在发展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实现自我探索,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整个认知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提升到更高的平台。

第二,合适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提供充满活力的教学行为,还可以增加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机会,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技能体系以及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课堂向外部迁移,使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生动地理解。在活动中帮助他们了解所学知识,了解问题的成因,了解问题的来由,都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方法。

第三,认知过程需要情感来促进认知。知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得到应用,有些知识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情景。脱离具体情况,认知活动效率低下。合适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促进学生情绪的发展,而且可以不断保持、加强和适应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更好地理解和不断保持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并调整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价值。

第四,教育情景是通过环境中的各项因素综合设定的,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总有意想不到的内容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活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较大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全面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个人素质的发展。

情景式教学在各个环节中都强调了学生“体验”的主体地位,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掌握听、看、摸、体验、思考的能力,学会在情景中学以致用,学会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实际化应用在情景环境中,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能够自行应对思考、讨论和协作的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过程。

3.生活情境教学中的误区

(1)沒有采用学生接受的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构建工作时,没有选择学生所能接受的形式。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理跟学生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构建教学设计,那么这节课堂只是自己很享受,学生并不见得接受。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将自己变成一个小学生,然后去看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这样一来,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好这一点,从而也就影响了生活情境的教学效果。

(2)没有形成生活问题

在小学阶段运用生活情境这一教学方式的时候,没有从生活问题角度入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知道不能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我们要从问题引出知识,学生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但是在生活情境的应用工作中,却能看到很多教师未能做到这一点,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没有将知识变成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反而是以讲解知识与知识问题的形式来展现,这样一来所形成的生活情境就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不能让学生沉浸下来,自然也就无法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

(3)没有形成知识上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程知识的相关内容,需要帮学生形成知识上的联系,以此推动学生整体知识上的提升。但是从实际的课程教学工作看,教师并没有实际做好这一项工作。大多数时候进行数学知识的授课只是进行了课程知识的解释工作,却没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判断,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4.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从情境入手打造生活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构建生活情境时,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从情境两个字入手,打造生活课堂、生活情境,其实这也是情境教学法的更细节的一种体现,在生活情境的构建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内容,形成自己对知识的了解,关键还是在于情境的设计上,就目前的课程教学设备和工具来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展开。这一方面的工作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可以说非常成熟了,无论是微课、翻转课堂还是模拟投影等,甚至是电子交互式白板都能给学生打造一个非常有趣的生活化课堂,在这些所有的方式中,微课是比较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所构建的情境,其实际上就是以视频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从而制造一种情境氛围。在这一情境氛围中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细节性的学习,我们以《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课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这一课堂的运用能力,那么针对这一方面的工作来说,就可以利用微课跟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场景,如当你在一个超市进行购物的时候,你需要运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假设在这个超市中,你想买两排巧克力,还想买二十五包薯片,那么你一共要花多少钱。而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这些物品的单价,单价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在选择时就需要认真观看视频,选择视频中的信息来完成相应的课程知识应用,从而提高整体课堂的学习活力,并且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2)利用实践打造生活情境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时,还可以尝试从实践的角度入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我们很少会从实践这一概念展开具体的教学设计工作和落实工作,往往都是以理论性教学为主,但其实对于数学课堂来说,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与生活完全直接融合,从而给学生在视觉上带来极大的冲击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多边形面积》这一节课为例,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并在实际的应用课程中解决某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那么针对这一节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园的不同环境中,如草坪、操场、花坛等,去对比不同场景中所呈现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的,然后将这些图形的计算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落实学生多边形面积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小趣味,促进生活情境方法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

(3)从生活问题打造生活情境

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情境运用工作来说,教师还要从生活问题入手。巧妙设置生活问题,使学生感觉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解决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将知识问题进行生活化,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实际上没有那么容易开展,在笔者看来还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还是以《多边形面积》课程教学为例,在这一节教学中,假设这次探讨的是一个不规则的花坛的面积。那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一面积为提示的投影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投影过程中要取好相应的比例,这样学生针对这一模型量算出相应的面积,然后根据比例思考实际的花坛的一个面积到底是多少,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整个学习过程很有趣,还能将生活中的内容直接变成四边行的问题,形成生活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提升与发展。

(4)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就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方法时,需要加强学生对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关联认知,在调查、座谈中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跟他们的生活运用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形成这种认识,跟平时教学中没有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也是有很多数学知识的,因此,就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生活情境。比如,你在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妈妈在一个菜摊上买了两斤瘦肉,四斤西红柿,三斤黄瓜,等等。那么这些菜一共要花多少钱,你在计算这个钱数的时候就需要运用到计算的几种方式,这实际上就是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一种关联,那么教师在課堂上通过这个问题展现出来构建一定的情境空间,也是对学生的应用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培养,既达到了学习目的,又能促进学生关联观念的形成,有效推动学生整体学习的提升与发展。

5.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要生活化,作为教师来说,生活情境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如何对生活化进行有效性的提升,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实际入手,结合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展开了具体的探索,为生活情境的课堂具体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潘洪荣.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

[2]郭翠珍.论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2017(02).

[3]王敏.巧用情境教学,灵动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

3700501186508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生活情境小学教育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