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确保“双减”政策落实
——2021年合肥市名校园长发展论坛综述①

2022-03-17 18:17龙,姚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双减

闫 龙,姚 剑

(1.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安徽 合肥 230601)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高素质的校园长专业化队伍,2021年12月3日,由合肥市教育局主办,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学院联合承办,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2021年合肥市名校园长发展论坛”在合肥举办。论坛以“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为主题,旨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促进名校园长专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学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合肥市的名校园长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论坛主题共同研讨“双减”政策下如何构建教育新生态等问题。

论坛开幕式由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钱立青主持。合肥市教育局总经济师谢华国、合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伍德勤、合肥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文、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吴秋芬、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穆娟、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闫龙以及来自合肥市8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长、园长,共计300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院长袁宗金教授、北京市丰台二中教育集团何石明校长、合肥一中封安保校长、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姚剑校长、合肥师范附小冯璐校长等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先后就“双减”背景下如何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展开深入探讨。

一、“双减政策”的理论探讨

(一)“双减政策”的落实要彰显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双减政策’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他指出义务教育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基本教育制度,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表达了义务教育的三种基本性质,即强制性、公益性和免费性,其核心是公益性。公益性既是义务教育的规范性特征,也是义务教育的事实性特征,不允许其存在追求利润的经营性活动,也不提倡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来配置义务教育的资源。在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欢迎政府以外的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服务。但是,这种参与不能具有盈利性和竞争性,否则不仅有悖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而且会导致义务教育生态的严重破坏。在推进“双减”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坚持校内、校外教育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理原则。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实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新使命,希望各位校长能够深刻认识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为新时代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双减”背景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减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对教育的影响深入持久,给学校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学校依然要发挥也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教育在,教师就在;教育在,学校就在。在学校发生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温度的、是有生命的、是具有体验性的,这是任何机器、任何外在的东西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智能时代学校也依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双减”给学校带来全新的挑战。那么“双减”到底减什么?什么不能减?最根本的是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要靠高质量的课程、高质量的教学,还要依靠高质量的教研。李政涛教授指出,传统教研普遍的毛病在于老师们往往是被动式教研,是以旁观的态度和方式参与教研,这是一种隔岸观火式的教研。而期待中的教研应该是全员主动卷入式、介入式的教研。对此,他提出“教研活动九步法”,即上专题实践课—做专题报告—开展专题说课—组内教师评课—提问质疑—团队回应—专题评课—二度反思—教学重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升教研质量,为“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二、“双减”背景下如何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双减”背景下学校要有担当

合肥一中封安保校长的报告主题是:“增减”有度,“放管”合一——“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担当。封校长指出,“双减”背景下,学校要明确“双减”工作的解决重心,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全面施教,“增减”有度。首先,要增强认识度,减思想之负。通过全员培训,全面解读政策,提升认识高度。其次,要增加精准度,减学业之负。立足“双减”抓“双提”,以精心备课促精准教学,以精心调研促精准作业,以数据智慧促精准发力,以精准指导促兴趣提高。第二,广育英才,“放管”合一。首先,要开放育人空间,家校社协同共管。通过开展劳动实践,增进亲子感情;通过开发社区资源,拓宽育人边界。其次,要释放发展天性,教学评一体统管。通过增加体育活动和艺术教育,全面施教,“增减”有度,让教育拥有高度,拥有效度,更拥有持久的温度。

(二)“双减”的落实需要提高思想认识

合肥三中校长毛晓斌在报告中指出,落实“双减”校本化行动要从“五统一”“五加强”“两思考”出发。“五统一”即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学校主体作用;统一教辅征订,堵住负担源头;统一集体备课,规范教什么怎么教;统一作业要求,落实减负重点;统一考试组织,缓解成绩焦虑。“五加强”是指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家校协同、加强五育并举、加强教师研修、加强心理关爱。最后,还有两点值得大家思考,首先教育内卷现象目前并未有实质性扭转,“双减”政策在家长层面的支持力度还需要社会和学校引导。其次,现行高考招生计划分省安排,省域内执行“双减”政策的力度参差不齐,依然存在着“偷跑”和“抢跑”现象,因此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三)“双减”政策需要学校落实与调适

合肥海顿学校马跃的报告指出:“双减”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学生学业负担愈演愈重,引起社会关注、家长焦虑。教育是一种慢功夫,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基础教育被裹挟其中,苦不堪言。“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作为?减负决不能减教育质量。一要合理布置作业,尊重差异,统筹作业总量。二要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师德底线,提高教学艺术性,保持平和心态,采取灵活方式,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给予学生足够关爱。三要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消解焦虑,树立正确成才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家校合作促进“双减”政策落实

(一)“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协同育人

北京丰台二中校长、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何石明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家校协同育人”,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双减”问题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生态的失衡。在学校教育之外所出现的资本试图打造的另一个利益体系,使得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被裹挟其中。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归其位,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育人目标。而家庭是育人共同体重要一环,也是当下的薄弱环节。落实“双减”政策,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和家校合作。从学校层面上,要考虑如何构建育人环境、重构课程体系、落实核心素养、提升管理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从家长层面上,学校要为家长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包括理想信念课程、学业指导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和亲子沟通等课程。家庭教育重在“家庭”而非教育,而好的家庭首先要是一个温馨的家。其次,父母要懂得适当放手,给孩子自主和自由。再次,父母要懂得激励,学会正面施教,家长要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二)“双减”背景下的家园共育

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院长袁宗金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双减”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他指出,2021年是“双减”政策实施的元年,“双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是源头治理。学校要发挥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让教育回归校园;二是系统治理。“双减”工作不能仅聚焦在作业和校外培训两个方面,要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同样作出统一部署,系统推进;三是综合治理。“双减”工作要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学前教育如何落实“双减”政策,袁宗金教授给出了他的建议。第一,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让家长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第二,要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让幼儿的学习更加有趣一点、生动一点、有效一点、实在一点。第三,学前教育要融合人工智能促进家园共育。新技术的应用为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新时代家园共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学前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和幼儿共同成长和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以自然为本,唤醒教师和幼儿在亲社会、亲自然、亲生活全过程中,构建课程和经验的意识。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沃土,作为根基教育,我们要共同思考,把民族复兴和立德树人的重任落实到学前教育阶段。

(三)树立家校共育的大课程观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教育集团钱梅娟校长的报告指出,“双减”之下的家校共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树立大课程观,将家校共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对此,她提出了包括“1+5A”德育课程和“5A亲子课程”的“品正”课程。“1+5A”德育课程即国家基础课程“道德与法治”和A day(日)诵读课程、A week(周)班会课程、A month(月)主题教育、A season(季)季节课程以及A year(年度)表彰课程。她认为,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过是各种方式的陪伴,因此,“5A亲子课程”的核心是陪伴。即A day(日)谈心课程,希望家长每天至少和孩子有一次交流对话,做孩子的知心朋友;A week(周)读书课程,倡导家长每周至少和孩子有一次共同阅读,做孩子的阅读盟友;A month(月)运动课程,家长每月至少有一次和孩子共同运动的时间,成为孩子活动的伙伴;A term(学期)总结课程,家长每学期至少要和孩子进行一次总结,和孩子共同体验成长;A year(年度)远行课程,希望家长利用寒暑假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成为孩子旅行的同伴。

四、教育信息化助力“双减”工作落地

(一)教育信息化助力减负增效

合肥市四十五中校长姚剑以“信息化助力‘双减’落地,轻负担促进五育并举”为主题,阐述了合肥四十五中落实“双减”工作的主要做法。一要强化思想保障。“双减”是国家的政策要求,学校务必要贯彻落实,对此,他提出了一年内有成效,三年内成效显著的两阶段核心目标。二要完善制度保障,建设符合校情的校内制度。三要构建课程保障,完善思想道德、信息素养、艺术与审美、运动健康、社会实践类“五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四要运用信息化助力。通过智慧课堂实现精准教学,通过精研作业实现减负提效,通过在线平台延伸教育服务,通过大数据监控,落实“三项”管理(作业、睡眠、体质健康)。

(二)教育信息化助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合肥七中邓宗国校长指出要发挥教育信息化在“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减负增效作用,要创新“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路径。第一,开展项目式集体备课,促进教师成长。创新推进任务导向式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第二,实施立体式智慧教育,助力减负增效,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第三,开展督导式听课评课,推进课堂变革,创新推进课堂质量管理。第四,统筹式作业管理,做好控量保质,创新推动作业管理机制。第五,落实覆盖式课后答疑,解决家长之忧,创新推进课后服务质量。第六,注重渗透式学情分析,关注成长过程,创新开展学情分析制度。第七,开设自主式学习课程,创新推动学生自主性发展。

(三)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持续发展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冯璐指出,要借力大数据,打造“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强磁场,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持续发展,以智慧教育助力因材施教,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第一,要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数据支撑下的互动与共生的教学新生态,以双师课堂落实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第二,要着力落实作业评价改革,聚焦核心素养,创新作业设计,通过信息化精准掌握学情。第三,要着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校园活动的记录与评价。第四,要着力做好课后三点半服务,开展“5+1+N”的课后服务体系,利用信息化创新教师端、家长端、学校端管理模式。第五,要着力关注每个儿童的心理成长,对儿童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关注特殊学生点滴成长。最后,要创建符合自身学校特色的五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力大数据,从学校、家庭、学生三个层面进行数据监测与分析,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五、教育要回归学校主阵地

(一)“双减”要以儿童健康发展为指向

合肥市琥珀名城教育集团崔世峰校长的报告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学校,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新举措。建设儿童友好学校,首先,学校办学方略要升级。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从“育分”走向“育人”;优化教育机制体制,从“管理”走向“治理”;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从“素质”走向“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经师”走向“人师”;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从“独奏”走向“合奏”。其次,育人途径要优化。文化要为引领儿童自然生长而构建,教育治理要为保障儿童健康和谐而变革。课堂要为激活儿童创新思维而改进,课后要为拓宽儿童成长路径而升级。评价要为引领儿童全面发展而设计,作业要为支持儿童能力发展而赋能。

(二)落实“双减”政策教育回归初心

合肥市四十二中戴鹏程校长围绕“领悟‘双减’精神”“夯实‘双减’支点”“建立‘双减’机制”三个部分展开“减负提质树风标,教育回归见初心”的主题报告。他说,要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要求,结合校情落实“一校一案”,按照“一科一策”实施减负。把提升教师个人业务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夯实常规校本教研,优化作业设计、加强作业管理,创建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作为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五个支柱。学校要落实常态化宣传引导,打造家校社共筑的“双减”共同体,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将“双减”工作做细做实落地生根。

(三)“双减”要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

长丰县县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尹玲玲做“心手相牵,共追美好中国”的主题汇报,她提出“双减”背景下要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成长。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王俐园长汇报了她对“双减”背景下幼儿园教育的再思考,她强调要让教育回归学校的主阵地,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高质的教育。包河区教体局教研员、仁和佳园幼儿园张莅蓓园长的主题报告是“从阅读到悦读,从会读到慧读”,她分享了十多年来仁和佳园幼儿园的阅读课程实践经验。张莅蓓园长指出亲子阅读既能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拓展儿童创造思维,还能给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幼儿园要在“双减”行动中发挥主体作用,让阅读成为亲子沟通的渠道。

合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伍德勤教授、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钱立青教授作为互动专家,结合校长们的汇报,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双减政策”的实质意义,肯定各校为落实“双减”所做的努力和成绩,并强调教育是“慢工”,需要“静待花开”。安徽师范大学吴玲教授、晓庄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袁宗金教授、合肥市蜀山区教体局裴文云等教育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了点评互动。他们强调幼儿教育是根基教育,学前教育的价值重大,幼儿园、家庭和社会要形成育人共同体,协同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本次论坛气氛热烈,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既有先进教育理论引领,也有实践经验升华。既有专家学者的独到见解,也有一线名校园长们的实践智慧。论坛通过主题报告、交流研讨、分享经验,增强了校园长们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双减政策”的信心和力量。本次论坛也有效推进了合肥市第二批名校园长工作室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名校园长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校园长队伍专业发展,提高校园长的治校能力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双减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醒狮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合肥市朝霞小学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