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的太监形象
——兼论所叙太监的历史背景

2022-03-17 18:17马英超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太监贾府红楼梦

马英超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以阉人侍奉帝王的习俗大致始于商周,秦汉时就有了“宦官”之称,辽代出现了不全是阉人的“太监”官职,明朝时“宦官”与“太监”的称谓开始有了固定关系,至清朝康熙时期两称谓开始等同[1]。本文所使用的“太监”称谓与“宦官”的称谓是等同关系。《红楼梦》中出现了戴权、夏守忠、裘世安、周太监四个有名或有姓的太监。此前,学界对《红楼梦》中太监形象的研究较少,且集中在小说所叙太监的历史背景方面,如胡淑芳的《论〈红楼梦〉所叙太监的历史背景》[2]。对此,笔者以《红楼梦》中出现的有名或有姓的大太监为研究对象,试探究小说中的太监形象及其作用,兼论太监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一、《红楼梦》中的太监形象

在《红楼梦》的太监群像中,戴权、夏守忠、裘世安、周太监的形象最为鲜明,他们的出现总是与权、钱、皇宫相挂钩。

(一)掌权的太监

戴权是《红楼梦》中出现的第一个掌权的大太监,他是大明宫的掌宫内相。贾珍想给贾蓉买官,他就来卖官。《红楼梦》第十三回写道:

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献茶。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戴权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

戴权看了贾蓉的履历之后,递给他的小厮说:“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贾珍问买官的银钱送到何处时,戴权又说:“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3]173-174

从戴权之言可知以下几点:第一,戴权的权力大。“戴权”之名如同其人,甲戌侧批云:“妙,大权也!”[4]106戴权所卖的“龙禁尉”是皇帝的贴身护卫,这种关系到皇帝安危的职位竟然能够被他卖,并且次日就可以生效,其权大的特点可见一斑。更值得注意的是,戴权所掌管的“大明宫”,在唐代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唐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王朝中后期的政治中心[5]。作者如此安排戴权的职位,正是以古喻今之意,以“大明宫”暗喻“乾清宫”,凸显戴权因靠近皇帝而权大的形象特点。第二,戴权地位尊贵。他的出场方式就很是不同,戴权先遣人送祭礼,次后“坐大轿”“打伞”“鸣锣”地来到贾府,出行阵势不一般。贾珍身为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他的“忙”“让”“献”以及“老内相”的称谓,尽显出毕恭毕敬之态;戴权应了襄阳侯兄弟的捐官,还是看在他爷爷的面子上;永兴节度使要捐官,戴权根本不搭理,这些都凸显了戴权地位的尊贵。第三,戴权假公济私。戴权作为大明宫的掌宫内相,他来祭祀应当是代表皇帝来慰问。他大张旗鼓地祭祀只是走个过场,碰巧遇到贾珍给贾蓉捐官,顺便发个意外之财。所以,戴权祭祀完了就走,“贾珍十分款留不住”。谈及捐官的费用时,戴权便说送到户部则吃亏,“不如平准一千二百银子”送到他家,实为明拿暗要、克扣捐官银两。

裘世安是《红楼梦》中另一个掌权的太监。小说第一百零一回,贾琏为了解决王子胜、王仁赔补王子腾死后亏空一事,想托总理内庭都检点太监裘世安处理一下。虽然贾琏五更天就起床,连饭都没吃就去找裘世安,可还是没有见到他。由此可知:第一,裘世安有权处理官员亏空之事。裘世安的官职是总理内庭都检点太监,内庭即指皇宫,都即总管之意,其官职应类似于清代所设的敬事房总管。裘世安能够处理官员亏空之事,使得平安无事,可谓“求世安”。这也暗含裘世安以前就帮人平过此类事件,足见其有权。第二,找裘世安平事的人多,故贾琏五更天就起床拜访都没见到他。

《红楼梦》中太监掌权的形象特点主要表现在戴权、裘世安两人身上。作者塑造的太监形象,其实质是指向他们背后的皇权专制。戴权、裘世安都是因其职位服侍于皇帝、皇宫,得以消息灵通,进而权势较大的。但是太监的权力也是有限的,比如戴权并没有直接任命官员的权力,他只是消息灵通,再凭借自己的权势托户部的赵堂官来卖官鬻爵的。

(二)索贿的太监

夏守忠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索贿的大太监,他是六宫都太监。小说第七十二回写道:

“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随后凤姐让贾琏躲了,让小太监进来说话。

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道:“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因叫旺儿媳妇出来,“出去不管那里先支二百两来”。旺儿媳妇会意,因笑道:“我才因别处支不动,才来和奶奶支的。”凤姐道:“你们只会里头来要钱,叫你们外头弄去就不能了。”说着叫平儿,“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

小太监拿银子走了后。这里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3]1001-1002

从上述内容可知:第一,夏守忠索贿频繁。贾琏抱怨“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小太监说“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足见夏守忠来贾府索贿是常事。王熙凤使旺儿媳妇、平儿装穷之举,贾琏的皱眉、躲藏与抱怨“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都表现了他们对太监索贿之频繁的厌烦。第二,夏守忠索贿银钱多。小太监这次拿走了二百两,从小太监之口又补出上两回还拿走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已是一千四百两了。而王熙凤又道“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足见夏守忠索贿的银钱数量之多了。前文写贾琏为了周转几起红白礼钱,竟要通过鸳鸯偷偷地把贾母的东西当了换钱使,可见贾府经济已是比较困难了。然而太监又频繁索贿,无疑是雪上加霜。第三,夏守忠颇有权势。夏守忠的职位是六宫都太监,六宫即指后宫,夏守忠身为后宫的太监总管,其身份本就不一般。夏守忠向贵妃的娘家贾府频繁索贿,贾府却丝毫不敢怠慢,就算王熙凤伶牙俐齿、装穷卖穷也无可奈何,这更见其权势大的特点。

周太监是小说中出现的另一个索贿的太监,他出现于第七十二回。虽然他与夏守忠都是来索贿的,但小说对周太监的形象刻画与夏守忠是不同的。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就是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周太监索贿张口就一千两,夏守忠索贿几次才一千多两,足见周太监索贿更狠;况且周太监索贿,贾琏稍微应慢了还不受用,这足见宫内太监以权谋私、仗势欺人的丑陋形象。如果说夏守忠派小太监来“借钱”是索贿,那么周太监的行为就是强取豪夺了。

《红楼梦》中太监索贿的形象特点主要表现在夏守忠、周太监身上。在小说七十二回之前是没有出现过太监明目张胆地向贾府索贿的,到了第七十二回太监们敢于向贾府大肆索贿,可知此时元妃已经是不得宠了。

戴权、夏守忠、裘世安、周太监都是依附于皇权的太监形象代表,他们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权力,他们的权势都是因靠近皇帝而生成的。他们有着卖官鬻爵、受贿索贿、强取豪夺、以权谋私等形象特点。

太监本来就有生理上的缺陷,同时又长期处于权力至高无上、享乐奢靡的皇宫之中,受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会产生对权钱贪婪的欲求。自古太监群体的贪婪程度都远超其他群体,且对权力和财富有着过分的欲求[6]。为了满足自己掌权的心理快感,太监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做出以权谋私、卖官鬻爵的事情。此外,据《国朝宫史》记载,敬事房的三名总管都是四品衔,每月俸禄银八两、米八斛、公费银一两三钱;乾清宫的首领太监则是七品衔,每月俸禄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7]446-447。可见,就算是职位较高或是服侍于乾清宫太监的收入都是很低的。月俸太低就难以满足太监对享乐生活的追求,所以他们一有机会就会受贿、索贿、卖官鬻爵。

二、太监形象的价值和意义

《红楼梦》塑造的太监形象,不仅丰富了小说的人物形象种类,对小说文本还有着其他作用。

第一,太监的塑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太监的出现对情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使与元妃相关的情节得以更完善地叙述。夏守忠在小说中总共出现四次,第一次出现于第十六回,他先宣贾政入朝,后又因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出来道喜;第二次是在二十三回,他来贾府传达元妃令宝钗、宝玉等人入住大观园的谕旨;第三次是在二十八回,来贾府送元妃赏赐的端午节礼物和打平安醮的一百二十两银子;第四次是在七十二回,他打发小太监来贾府“借”银钱。可见,除了第四次,夏守忠的出现皆与元妃有关,且多次传谕旨、替元妃办事。夏守忠正是元妃与贾府相联系的中介。这个中介的出现才使得小说中与元妃相关的情节得以进行,使得情节叙述更加完善。

第二,太监的塑造反映出贾府败落的复杂性。太监索贿是贾府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第七十二回,可见贾府的经济已是比较困难了。然而,贾府经济难以周转时,宫内太监又多来索贿,使得贾府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周太监前来索贿,贾府应承慢了还会得罪于他,贾琏一句“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也说出贾府遭到祸患的原因之一。《新批校注红楼梦》中说:“应承不周,亦能速祸,此乃贾府遭籍没根由之一也。”[8]太监的巨额索贿加重了贾府的经济危机。经济困难的贾府面对巨额索贿也难免有应承不周之处,得罪太监之处多了,这又导致贾府遭到了被抄家的祸患。小说第一百零四回皇帝斥责贾政,众人道出原因:“只有几位侍郎心里不大和睦,内监里头也有些。”

第三,太监卖官、受贿之举是作者对官场多样式腐败的揭露。小说第四回贾雨村乱判薛蟠杀人案、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九十九回李十儿为非作歹等皆可见小说中官场的行政、司法腐败。贾雨村身边的“门子”、贾政身边的李十儿都是胥吏,他们常常挟持主官、中饱私囊、欺瞒主官、贪赃枉法[9]。如果说胥吏是依附于主官权力贪赃腐败的,那么太监就是依附于皇权贪赃腐败的。以戴权、夏守忠为首的太监们得以常常接近于皇帝、后宫,这为他们贪赃腐败的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凭借自己特殊的身份,结交官员、卖官鬻爵、索贿受贿、以权谋私,显然都是贪污腐败之举。小说对太监、胥吏腐败形象的刻画,更加真实地描摹了官场腐败的多样化与复杂性。

第四,映衬其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太监卖官提升了秦可卿丧礼的等级,凸显了贾珍淫奢的形象特点。贾珍在办理秦可卿丧事上恣意奢华,且多有越礼之处。贾珍给秦可卿选定的棺材木料原是薛蟠之父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价值千两银子,显然是越礼。而贾珍又想贾蓉只是个监生,“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此想通过给贾蓉捐官使得丧礼升级。戴权来贾府卖官,也是猜到了贾珍“想是为丧礼风光些”的意图。他卖给贾蓉一个五品的龙禁尉,使得秦可卿的丧礼可以按照五品职例来办,不仅将灵牌换为“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丧礼执事队伍也变得浩浩汤汤。戴权卖官一事的加入,展现了贾府作为世袭官爵之家与宫内太监的往来密切,凸显了贾珍办理秦可卿丧礼的奢华,展现了贾珍淫奢的形象特点。

三、《红楼梦》中太监的历史背景

胡淑芳认为清代对太监管理严苛且贱视其人格,《红楼梦》中太监干预朝政、势倾朝野的形象特点以及元妃省亲时的太监规模皆不符合清朝历史背景,小说中的太监形象是作者对明代宫监的真实反映[2]。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曹雪芹出生于康熙末年,任晓辉认为《红楼梦》的成书只能在乾隆时代[10],因此,康雍乾三个时期的社会历史对曹雪芹创作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冯其庸、李广柏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他自己的家庭历史、舅族李煦家的家庭历史以及他本人的身世经历为主要创作素材的,在小说中隐含着曹、李两家的家庭史迹[11]。这也证明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以清代为历史背景的。

首先,明代的太监是掌握实权的,不同于清代太监恃宠骄纵。《红楼梦》中的太监是没有实权、依附于皇帝的,而明朝的太监可以直接被任命为高官,甚至拥有批阅大臣奏章的权力。据《明宫史》记载,内务府设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九员或四五员……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最有宠者一人,以秉笔掌东厂,掌印秩尊,视元辅;掌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其次秉笔,其次随堂,如众辅焉”[12]。可见,司礼监的太监不仅有批阅奏章的权力,还直接掌权东厂,被视为辅佐皇帝的重臣。同时,明代太监的身份是十分尊贵的,“凡司礼监掌印、秉笔及乾清宫管事之耆旧有劳者,皆得赐座蟒补”[13]。明代的太监不仅得到了掌实权的职位,而且还被皇帝赐座、赐蟒袍,身份显赫尊贵。明代太监执掌实权、地位显赫,这就导致太监专权事情屡次发生。《国朝宫史续编》记载乾隆谕旨:“特是有明一代,粃政多端,总因阉寺擅权,交通执政。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任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乾纲不振。”[14]23显然,明代太监执掌实权、专权乱纲的形象是不符合《红楼梦》中的太监形象的。

其次,《红楼梦》中所叙的故事情节是有史可寻的,如元妃省亲。关于元妃省亲之事,脂批说得很清楚,第十六回甲戌回前评云:“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4]124元妃省亲时出现了红衣太监、执拂太监、侍坐太监、随侍太监、礼仪太监、执事太监、巡查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出行规模的确十分庞大,这正是作者借省亲之事来描绘了康熙南巡时盛大奢华的场面。康熙南巡时就出现随侍太监诈骗索贿事件。杨珍在《从新见康熙朱谕看清前期皇权与太监的关系》一文中曾引康熙四十四年第5次南巡途中的朱谕:“谕三处织造官员人等:前次南巡,竟有不堪太监人等假指里边使用,骗去甚多,至于回京方知无耻之徒所为也。今倘有太监人等又与尔等指名要者,亦未可定。”“三织造官员”即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敖佛和,康熙南巡凡驻地某地,当地官绅争先进献珍品奇物,部分随侍太监趁势勒索[15]。《国朝宫史》康熙六十年谕又记载了随康熙南巡的太监向官员勒索财物之事[7]15。随康熙南巡的太监们的诈骗和勒索行为,不由得令人们想到夏守忠、周太监勒索贾府银钱以及王熙凤梦见太监以宫里所用的借口来抢夺一百匹锦的情节。

第三,尽管清朝对太监管理相对严苛,但是太监以权谋私、干预朝政的事件依然存在。顺治为杜绝太监专权在十三衙门内设立了铁牌,但是没过多久,顺治十五年就发生了内监吴良辅等交通内外官员作弊贿赂一案[16]。康熙上台后重立内务府,降谕“十三衙门尽革,以三旗包衣仍立内务府……收阉宦之权,归之旗下”[17]。但仍有魏珠等太监犯事。雍正十三年,竟有太监偷听并私传皇帝与诸王爷、大臣办理政务的内容,甚至假传圣谕[7]35。乾隆三十年出现了张凤盗毁金册的事件;乾隆三十七年,写字处的内监高云从泄漏皇帝朱批的选拔人才的道府记载,交通大学士于敏中、侍郎吴坛等京内与地方众多官员,并为其兄弟谋职[14]3-13。这表明只要利用宦官制度,宦官参与政事的情况就会发生[18]。太监干预朝政在清朝也是常有的事,只不过不会像明代那样严重到专权罢了。既然历史上的高云从只是个写字处的小太监就能泄漏朱批、结交官员、谋取官职,那么小说中的掌宫内相戴权卖官受贿、总理内庭都检点裘世安能平息官事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况且,捐官在清朝历史上本就是盛行之事,戴权托户部赵堂官捐官也并非子虚乌有。捐纳制度始于秦代,至两汉形成制度,至清代则集其大成,捐纳风更盛,中央户部还设有捐纳房专司其事;捐纳制度成了清代官吏来源的主要渠道,并且还有明码标价的特点[19]。清代的捐纳分常例和暂行例两种,康熙朝暂行例开捐频繁,一朝之内达三十余次;清代捐监始于顺治六年,康熙七年又开加级、纪录捐例,乾隆十年纳监、虚衔、封典、加级列为常例[20]。《红楼中》中捐官的情节显然是符合清代历史的。

第四,位高权重是清代历史上的太监的形象特点。杨珍认为,清代太监并非宫廷政治的局外人,他们中一些人是皇帝的亲信,是其指令的传达者和执行者,是统治集团的下层成员[15]。正是由于皇帝的宠信,太监得到了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康熙时期得宠的太监魏珠分别收取江苏巡抚吴存礼、山东巡抚李树德20770两和25000两贿赂银,还在马兰峪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兴办土木,向地方官员推荐人、要求派兵保护私宅[21]。同时,魏珠还受到了皇子的尊敬与拉拢,“允晸呼魏珠为伯父”[7]35。更有太监恃宠骄纵、轻视皇子,如太监苏培盛在雍正及诸皇子前“或半跪请安,或执手问询”,甚至与诸皇子并坐而食;再如太监张尔泰因狂妄骄恣被处罚后,见到皇子们依然执手问询,神气十足[7]35-36。可见,清朝受宠信的太监不但身份尊贵,而且权势也大。如此来看,《红楼梦》中大太监向贾府索贿受贿、拥有私人田宅、以权谋私等位高权重的形象亦是符合清代历史的。

猜你喜欢
太监贾府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明清太监也读书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