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经典学议论

2022-02-20 11:24刘丹
关键词:六国论角色定位逻辑

刘丹

摘要:苏洵的《六国论》有着自洽的逻辑。比较“三苏”的《六国论》,苏洵的此篇胜出,是因为他对作者、读者、论述假想敌做了准确的定位。不少学生作文时,没有思想或者主题大而空,通篇在讲正确的废话,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三种角色的定位意识,自然就找不到写作的契合点和切入点。教师应带领学生向经典学议论。

关键词:《六国论》;逻辑;角色定位;写作契合点

一、商榷:《六国论》的逻辑

再备《六国论》,读徐德琳老师发表在《语文建设》2018年第8期的《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本价值——以〈六国论〉为例》一文,笔者深深叹服徐老师审视视角的同时,也想就以下几点和徐老师商榷。

徐老师认为,《六国论》后半部分写道:“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由此可以反推,苏洵认为图存之道是重用谋臣、礼贤下士、联合抗秦,其中既有国力自强,也有政治外交。与之相应,灭亡之因也包括这两个方面。但苏洵在开篇只将原因锁定在政治外交上,文章前后出现了逻辑矛盾。

徐老师还指出:苏洵分析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时,没有紧扣“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一分论点,“反而集中写这三个国家自身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在论据和论证上有偏颇,不能作为议论文的典范。

此外,徐老师在文末从语用价值的角度,指出:苏洵在对歷史事件的评价中,往往饱含深重的现实之痛……有这样的先入之意……《六国论》虽然不合事实之“真”、逻辑之“理”,但却合乎作者之“情”。

上述第一点、第二点是徐老师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所得,第三点是从语用价值的角度审视文本所得。

笔者认为,苏洵27岁开始发愤读书,读《左传》以明春秋,读《史记》以知兴衰,习《论语》以树观念,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对韩愈等一批有识之士的文章尚能倒背如流。《六国论》中失事实之“真”的原因究竟是其阅历有限,还是明知如此却有意而为之?想必不用多说,大家都有判断。失事实之“真”,缘于作者之“情”。所以,基于徐老师所说的文本合乎作者之“情”这一前提,从文本语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前两点也就完全符合逻辑之“理”。

先看第一处。从作者之“情”出发,大家都知道苏洵作此文有就六国破亡之旧事,启宋君鉴史之目的。作者开宗明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笔者有两个疑问:

第一,为何苏洵开篇不直接点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而要多出两笔“非兵不利”“战不善”?这是冗笔吗?“兵不利”“战不善”均从军事实力角度分析:“兵不利”是从武器装备角度说,兵器不够锋利、不够先进;“战不善”则更笼统一些,说不擅长作战,比如本身不是战斗民族,尚文而轻武,没有善战的传统,也有可能没有作战的谋略,这两点都可以归结到“战不善”。作者开篇立论,宕开一笔,先否定因兵力、人力、智力而致的败亡,意欲何为?其实,苏洵想阐明六国不是因为兵力、人力、智力这三个原因打不过秦国,而是要强调六国可以战,却不战而赂秦,因此国家倾覆。“非兵不利,战不善”的言外之意是:非不能战,而是不战。本文开篇不仅立论,而且含蓄地将“主战”和“赂秦”两种态度对立,用意颇深。

第二,苏洵开篇为何不立论“六国破灭,非战败而亡,弊在赂秦”?看似矛盾也在“战”和“赂”之间,其实是他写作时考虑到他的论述假想敌的立场了。苏洵的论述假想敌不仅仅是当朝主和派大臣,还有一个假想敌——国君。这个假想敌,苏洵不能直接和他辩论,而此文又不是奏疏,所以只能用“春秋笔法”。苏洵看到了宋朝当时外交被动的原因:除了不主战的外交原则外,更主要的是宋朝长久以来受前朝覆灭影响而确立的对内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作者开篇明确立论:六国破灭,原因在于对内不重武,对外则赂秦。他考虑了两个论述假想敌,一个是国君,另一个是主和派大臣。针对国君这个假想敌,他较含蓄地指出“非兵不利,战不善”;针对主和派这些论述假想敌,他则明确指出“弊在赂秦”。这个观点发人深省:六国破灭,让人不仅要反思其外交政策,也要反思对内治国理念。

因此,苏洵在文章后半部分认为图存之道是重用谋臣、礼贤下士、联合抗秦,其中既有国力自强,也有政治外交。这与开头的观点逻辑是自洽的。

再看第二处。基于作者之“情”,苏洵在分析齐、燕、赵三国为何而亡时,始终围绕“主战”和“赂秦”这一对立主张展开。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嬴”很清楚地表明齐国采取“求和”的国策,因此灭亡;同时“不助五国”,也表明齐国在六国中“失强援”。如此紧扣论点分析,怎能说逻辑不自洽呢?再看燕、赵两国,苏洵先总述“燕赵两国,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强调两国原先的外交政策:主战,不赂秦。随后分析燕国后灭亡的原因是采取了“用兵主战”的国策。从论述假想敌的角度考虑,苏洵补充“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是要表明:燕国灭亡是荆轲刺秦,而非主战导致(诚属不得已)。接下来分析与秦国战“二败而三胜”的赵国,虽作战胜率高,却因主战大将被陷害,没能坚持“主战”而灭亡。然后,又退一步分析,燕、赵两国处于“智力孤危”之际,再次照应“失强援”的论点。从作者之“情”看,论据证明了所述观点,一方面照应“不主战而赂秦”的观点,另一方面照应“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分论点。从文本语用价值看,本文论证逻辑十分严谨。

第三段最后运用假设论证,其实并不是想证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中一个“或”字就能看出,齐国不附于秦国、燕国刺客不行动、赵牧不被诛杀,都只是六国不灭亡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充要条件,用假设论证,一个“或”不是更能说明作者论述严谨吗?

在得出结论“弊在赂秦”后,苏洵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本文的又一大魅力,也是说服读者和论述假想敌的最有力的武器。在前三段破“赂秦”的观点之后,立具体可行的做法,最好的做法就是,拿赂秦之心和赂秦之地来使自己国力增强。一亏一强,对比如此鲜明,国君何乐而不为?

二、启示:《六国论》的三种角色定位

比较“三苏”的《六国论》,苏洵此篇胜出,笔者认为,是因为他对作者、读者、论述假想敌做了准确的定位。论述假想敌较前两个更重要,苏门二子的《六国论》虽也有读者定位和作者定位,但没有论述假想敌定位,因此文章稍显逊色。

关于六国的历史,史学家众说纷纭;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史学家也各执一词。但是史论不同于史学研究,史论往往是借古讽今、鉴今。如何讽今、鉴今,那需要作者就当前现实找准问题所在,处理好三种角色定位,基于自身写作冲动,找到共鸣和共情的契合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能鞭辟入里、力透纸背,还能影响广泛、久远。

从构思写作思维出发,我们来看这三种角色定位的关系。作者定位,即作者站在何种立场,代表何种社会群体或阶层来阐明观点,提出主张。读者定位,即作者最想交流观点的对象,他可以是广泛到无边无际的人群,也可以是一类群体,甚至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赞同自己的对象,可以是反对自己的对象,还可以是保持中立的对象。论述假想敌定位,其实就是定位到跟自己意见、看法相左的人,他可能在读者之中,也可能不在定位的读者之中。如果能在构思写作时,准确定位论述假想敌,就能使自己的论证更全面、更严谨,自然也就更有说服力。

苏洵生活的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困难,边境战事不断,敌国气焰日益嚣张,百姓生活日益艰难,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对于以兼济天下为使命的儒者来说,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为主分忧,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苏门父子三人寫《六国论》,都将作者定位为以兼济天下为使命的儒者,他们三人论六国旧事虽然观点不一,但都旗帜鲜明地阐明了对六国破灭的看法。在定位读者时,苏轼将读者定位为当朝主政者,他强调“士”的作用,认为宋朝国君只要像六国诸侯卿相那样争相养士,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将读者定位在“士”这个阶层,苏辙认为六国败亡在于他们不明白天下之势,不能全力保住韩、魏两国,失去了屏障和缓冲地带而导致灭亡。他“咎其当时之士”,批判他们眼光不够长远,没能从全局出发。而苏洵定位的读者则更广一些,既有国君,也有朝中其他政要以及国士。因为解决当下问题,仅靠一位国君或一群国士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只定位这两种身份还不够,还得从论述假想敌的身份再对写作立场和角度做审视,统筹三者关系之后,最终找到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契合点。

这个最佳契合点,就是指事物或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不妨从论述假想敌的角度思考,事件背后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把反驳论述假想敌作为写作的重点,不仅能使论证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一针见血的效果。苏洵针对当时北宋的社会问题,认为对西夏和辽国的外交政策有误,不应妥协苟安,应该主战抗争。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君乃至所有人脑中根深蒂固的重文轻武思想。苏洵的《六国论》,正是将作者、读者、论述假想敌三个角色做了明确定位后,三者在问题的核心处形成交织点,即写作的最佳契合点,因而不仅能进一步坚定“主战派”的决心,还可以争取到更多“妥协派”的认同,产生化敌为友的论述效果。

评价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不仅要看论证技巧的巧妙多变、议论思路的严谨完整,还要看效果,即它能争取到的最大范围的认同对象和最深的认同感。

三、实操:统筹三种角色,找到写作契合点

不少学生作文没有思想或者主题大而空,通篇在讲正确的废话,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动笔构思前没想好“我是谁”“我为谁代言”。虽然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多以情境或任务驱动为主,看似出题时就帮学生解决了作者定位和读者定位的问题,但学生平庸之作仍屡见不鲜。有人认为是学生素材积累不够,也有人认为是新高考模式下学生训练不够,这些都只是从表层、技术层面上找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学生自己没有三种角色的定位意识,自然就找不到写作的契合点和切入点,泛泛而谈就不足为奇了。

下面以2021年江苏南通一模作文题及一篇优秀作文为例,谈一谈如何定位、统筹好三种角色来构思写作。

原题呈现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具有满满传统元素的美食让李子柒广受欢迎;配上现代曲调、改编成流行歌曲的古诗《琵琶行》在网上走红;3D打印技术在有些传统建筑的设计上大显身手……

互联网时代,传统并没有退出我们的视野,而是被新方法创新、传承着。

青少年作家协会举行“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的主题作文竞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作者定位是青少年作家协会的会员,读者定位可以是竞赛评委,也可以是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

关于作者定位——青少年作家协会的会员。我们不能仅看到“青少年”三个字就匆忙定位,而是要思考:未来有可能成为作家的青少年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作家是社会的良心。青少年作为作家协会的会员,写作手笔可以稚嫩,但定位应该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

关于读者定位——作文竞赛的评委,也可以是评价作文材料话题“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的群体。有可能教师阅卷之前,对该话题有清晰的看法,或与作者相同,或与作者不同;也可能教师意见模糊,未有明晰的认识,期待某一作者给出拨云见日的分析和论述。

材料列举了三个例子后总结——传统并没有退出我们的视野,而是被新方法创新、传承着。这是对当下事实现象的概括表达,也是一个基本观点。仅找到作者定位和读者定位,就当下“互联网背景下,创新传承传统”来立意写作,大唱赞歌,大力呼吁,这样的作文立意基本正确,但文章明显缺少逻辑层次,议论的深度不够,读者的认同范围有限。

这里就需要定位论述假想敌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可以被创新的方法传承”,这个观点的对立面会是什么呢?第一,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没有被创新的方法传承,而是消失了。第二,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没有被真正创新的方法传承着。第一个观点很显然不符合材料的出题方向,因为材料的结论是“传统并没有退出我们的视野”。第二个观点的论述假想敌是一定会存在的,虽然有新方法在对接传统,但却不是真正地给传统注入新的活力,而是对传统的“伪创新”。定位好这个论述假想敌,写作的最佳契合点自然就出现了——如何用好互联网平台,真正将传统创新传承下去。

任何一个对传统文化传承有先觉的创作者,在看到传统文化当下喜人的传承之势时,都会对如何让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作出思考,创作冲动就会如决堤之水,滔滔不绝。

且看一篇例文:

中華文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惊喜地发现,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仍展现着蓬勃的生机。然而,发现其中的不足,积极作出调整,也是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

不得不说,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性发展,的确让人高兴。我们似乎终于能摆脱“传统已死,传人已无”的历史虚无主义梦魇,回应西方文明入侵的质疑,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气和民族自信的回归。且看《国家宝藏》中对历史文物鲜活而有生命力的诠释;且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大众传媒与浪漫诗词的活色生香……浩渺星河下,我们从未如此近距离地和古人沐浴同一片月色;千年文脉中,我们从未如此骄傲地抬起头,感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有根的中国人,生于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共生共存的传奇民族。

然而,剥开繁荣的表象,传统文化在被创新传承的过程中,难道没有问题吗?实用主义与“眼球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需要警惕。古风歌曲复兴走红的浪潮中,有太多的歌曲打着古风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种种现象,无不说明,许多人对于传统文化,少了一份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继承,应不仅是用科技的手段将传统文化导入数据,更在于将传统文化的精魄深植于人们内心,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心中。对此,身处时代交替之际的青少年更应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将自己从抖音所谓的古风神曲中解脱,多去品味古诗中真正的低吟浅唱、盛唐的壮志凌云、宋词的慢调哀伤……甚至,从接受者成为生产者,像鲁迅《故事新编》中一样,研究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像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一样,亲手丈量历史的文脉,打造“数字敦煌”,守护千年的传承……

和苏洵《六国论》一样,《中华文心》一文定位并统筹好作者、读者和论述假想敌三者,立意高出众多考生。开篇肯定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展现蓬勃生机,得到了对目前形势看好的读者的认同;又指出其不足,在激发论述假想敌共鸣之后,通过给出具体的建议,争取更广范围的认同。

《易经》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再读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写好议论文的关键,找到写作的最佳契合点。

参考文献:

[1] 徐德琳.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本价值——以《六国论》为例[J].语文建设,2018(8).

猜你喜欢
六国论角色定位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探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