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诗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欲使学生具备该能力,就必须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训诂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有效方法。教学中恰当使用“形训”“声训”“义训”之法,可以准确解释词义,判断正误,高效有趣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六国论》;抱薪救火;异文;训诂
G633.3
【课堂片段】
《六国论》为老泉史论散文名篇,苏教版将其编入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聲”中。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之言,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可谓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说服力极强。
课上,我请了一位学生翻译引文“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却引发了学生的争论,现实录如下。
师:请一个同学将“古人”所说的一段话翻译成现代文。
生1: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断,火就不灭。
生2:老师!我觉得她的翻译存在问题,此处古人所说的“抱”字含义应该与今天的“抱”不一样。
师:依你之见,此处的“抱”该怎样理解?
生2:这里的“抱”翻译成“丢”或者“扔”才符合语境。
(有学生发出了笑声。)
师:你所讲的有依据吗?
生2:暂时没有。
(有同学开玩笑地夸他“想像力丰富”,但此时大部分学习严谨的同学开始翻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生3:老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的“抱”字并没有“丢”或者“扔”的意思。
生4: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上更加没有这一义项。
生2:但是,我还是觉得此处的将“抱”理解成“丢”比较好。
生5:老师!我认为此处的“抱”应该看成是“抛”的通假字。这样一来,“抱”便可以理解成“扔”了。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依据。
(有学生开始点头。看到学生对此处“抱”字的确切含义饶有兴趣,加之课堂上的资料有限,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下课铃又恰巧响起,我便将这个问题作为作业布置给了学生,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时间,查找资料,得出答案,周一上课讨论的时候,如果必要,可以展示PPT幻灯片。)
周一课上,师生又就“抱”字含义展开了如下讨论。
生6:“抱薪救火”和“抱薪救焚”都是成语,我查找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上面是这样解说的——薪,柴草。抱着柴草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消除患害,结果反而使患害扩大。所以,我觉得“抱”字和现代汉语中的“抱”意思一样。
生7:《辞海》中对“抱薪救火”的解说和《中国成语大辞典》差不多。
师:看来这个“抱”的动作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抱”差不多呀。
(我虽然知道此“抱”与今天的“抱”意思不同,但不想直接告诉学生。就找了班上极爱看书的生8谈谈看法,想从他嘴里得出答案。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查找相关字典、词典,但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了同学们莫大的启示。)
生8:星期天,我刚刚读过《汉书·李广传》,其中这样记载李广巧妙逃回汉营的情形:“广阳(佯)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当时,我眼睛一亮,因为这里面也有“抱”字。
师:这里的“抱”怎么理解呢?
生8:一开始,我把“抱”简单地理解成现代汉语中的“抱”了。但是总觉得不太合理。李广夺取胡儿马匹逃归汉营,为什么要抱着胡儿不放呢?我当时就感到纳闷,减少马的负载重量,逃跑不是更迅速吗?难道李广想用胡儿作为人质吗?
师:李广应该不是把胡儿当作人质的。
生8:李广的确并非以胡儿为要挟。
师:你找到合理的解释了吗?
生8:我带着疑惑又去翻看了《史记·李将军列传》,发现司马迁对相关情形作了这样的记载:“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坠儿,取其弓,鞭马南驰。”而且裴骃作注时引了徐广的说法,“一云‘抱儿鞭马南驰也”。《汉书》记载的是“抱”,《史记》说成是“推坠”,但是李广所做的动作是一致的。因此,根据这一点我可以判断,“抱”含有“推坠”的意思,用在这里解释“抱薪救火”的“抱”不也十分合理吗!
(学生惊叹!)
师:有理有据。看来,多读书对我们学习文言文好处很大!其实,刚刚生8解释“抱”字用了训诂学中的一种方法——“考异文”。(板书)
(学生要求再举个例子!)
师:既然大家有兴趣,想了解这种训诂方法,那么我就再举个例子吧。初中时,大家学习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请集体背诵一遍。
(生背,教师出示课件。)
师:“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何当”该作何解释呢?
生9:我记得教材上的解释是“什么时候才能”。
师:“当”字的含义是什么?
生9:时候。
师:不错。此处的“当”的确应该解释为“时”。但“当”字本身其实并没有“时候”的意思。而“何当”就有“何时”的意思,通过“考异文”的方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教师展示课件——李白《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时”一作“当”。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当”一作“时”。周贺《宿甄山南溪昼公院》:“何当闲事尽?相伴老溪边。”“当”一作“时”。)
师:“当”与“时”在唐诗中常成为异文。根据以上异文,就可以判断“何当”就是“何时”的意思了,而刚才生9将“何当”注释加上“才能”二字,恐怕不是它本来的意思了。
(学生幡然领悟。此时,生5站起来发言。)
生5:老师。我现在也可以证明我昨天的观点了,“抱”可以看作“抛”的通假字。
师:很好!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5:我找了三个例子,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制成了 PPT幻灯片。
师:请你上台展示。
生5:例一,《史记·三代世表》中有这样的话:“弃之道中,牛羊避不践也。抱之山中,山者养之。又捐之大泽,鸟覆席食之。姜嫄怪之,于是知其天子,乃取长之。”这里的“抱”很明显,意思和“弃”、“捐”相近,而与“取”相反。所以,可以看成是“抛”的通假字。例二,《搜神记》“天知至孝,於墓所直此起雷之声,忽有一道风云而来到嵩边,抱嵩置墓东八十步”,此处的“抱”也就是“抛掷”的意思。例三,“抱枝拾叶”这个词语中的“抱”就是“抛”的意思,鲁迅在《文化偏至论》就是这么用的:“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师:这又涉及到另外一种训诂方法——“破假借”(板书)了。这种方法留待学习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的时候再谈。
【教学反思】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自2005年全面试用以来,经多次修订,日臻完善,遴选了许多文质兼美、风格多样、富有内涵的优秀篇章。纵观这套教材,必修模块古代诗文共37篇,约占33%;16种选修模块中,古代诗文类共4种,占25%。由此可见,古代诗文教学是高中阶段不可小觑的内容。她负载着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陶冶性情等方面,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下的高中古代诗文教学,始终将字词教学确立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和重点,那种绕开字词的所谓文学鉴赏和传统文化教育也只能是清议而已。即便是纯粹的字词训释教学,也并非易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训诂知识,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诂态度。如果仅仅依赖课文的注释或者单凭《教师用书》,对词语进行训释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进一步追问也无法给以满意的解答,甚至出现迷信教材、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古诗文阅读的大忌。倘若能适时地将一些训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真是善莫大焉。加之,现今的苏教版教材,注释大多因袭人教版。故凡人教版古代诗文注释的缺漏、疏误,苏教版也是如此。而苏教版有时刻意区别于人教版,主要就是表现在所据版本及训释词义上。实际上,很多内容是经不起反复推敲,只是徒增讹误而已。
试举几则运用训诂方法可以很好训释词义之例,以便说明。
方法一 形训法
例1 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教材注释:“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根据这一注释,我们不难得出:“武”训释为“勇武”。然考其字形,此种说法存在问题。武,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为“ ”。其字形由“止”“戈”构成,《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武”之词义应为“停止战争”。而“停止战争”是有武德的表现。因此,该句释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没有武德的”岂不更当?
例2 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此处“景”解释为“大”。学生很是不解。其实,从字形上看,“景”从日从京。“京”在小篆中写作“ ”, 乃“人工筑起的高丘”之意,比喻为“大”。《左传·庄工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京”便是“大”的意思。“景”小篆作“ ”,则为高达日头的高丘,其表示“大”之含义较“京”程度更高。“京”字用如“京城”“京师”,程度不如“景命”高大。《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亦是一例。
方法二 声训法
例3 必修五《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教材特地将“狼狈”作注为“困顿窘迫的样子”,实为确诂。何以“狼狈”有此意?从字形上是看不出来的。其实,“狼狈”是联绵词,其异体或作“狼贝”“刺丱”等,是指行路不稳的意思,所以引申为困窘、难堪。
方法三 义训法
本课课例利用“考异文”的方式训释词义,从属于“义训法”。因此,欲再详举一例。
例4 必修四《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苏教版2004年初版时,将“弦弦掩抑声声思”释为“拨弦阻抑,音调幽咽,声透情思”。后来版本注释为“拨弦阻抑,音调幽咽,声透悲情”,并特地将“思”单独列出,释为“悲”。
在外出听课时,师生对“弦弦掩抑声声思”的含义产生了分歧。学生按照新版教材上的注释,认为诗句应该解释为“拨弦阻抑,音调幽咽,声透悲情”,“思”是“悲”的意思。任课教师为了方便起见,使用的是2004年的版本,认为该处的“思”是“情思”之意。面对学生的答案,教师简单地说:“诗无达诂,版本不同,各人的理解不一而已。”(课后与之交流,得知他初次使用旧版教材时已“仔细”备过课,书上写得密密麻麻,所以上课时为方便起见,依旧使用该版教材!)
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既然诗无达诂,同一教材,编者为什么会这样简单地对这条注释作修改呢,并且还特地给“思”字单独作注?
首先,“思”在古代经常与“哀”、“悲”、“愁”等构成对文关系。《诗经·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成公绥《啸赋》(《文选》卷十八):“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洛阳伽蓝记》:“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此处,“哀”与“思”属于对文关系,“思”与“哀”意思相同。《淮南子·缪称》:“春女思,秋士悲。”“思”与“悲”亦属对文,那么“思”解作“悲”是没有问题的。屈原《九章·悲回风》:“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张说《南中别陈七李十》:“畫鷁愁南海,离驹思北风。”李群玉《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春灯含思静相伴,雨夜滴愁更向深。”很显然,“思”与“愁”同义。
其次,“思”与“愁”、“悲”同义,还存在于唐诗异文之中。陈子昂《宿空柃峡青树村浦》:“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思”一作“愁”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玉筋阑干叹非所,十月寒更堪思人。”“思”一作“愁”。李白《天马歌》:“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悲”一作“思”。张说《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空弹马上曲,讵灭凤楼思。”“思”一作“悲”。罗隐《送溪洲使君》:“霸桥酒饯黔巫月,从此江心两所思。”“思”一作“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据此,可以说明“思”含有“愁”、“悲”之意。
再次,“忧思”、“愁思”常常连用,为同义复词。屈原《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忧”便是“思”,“思”就是“忧”。《孔雀东南飞》中“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也是明证。不仅如此,古人也曾将“思”训释为“悲”。张茂先《励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文选》卷十九)李善注:“思,悲也。”
笔者以为,正是基于以上理由,教材编者才将“思”改注为“悲”的吧!这种改动既是合理,也有必要。一处小小的变动,改正了以往增字为训的错误。
我们教师若能具有训诂意识,掌握训诂方法,或许就不会出现课堂上的尴尬局面了吧。
参考文献:
[1]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金卫:男,江苏省南通市骨干教师,浙江大学在读硕士生,江苏省南通中学语文教研室副主任。曾在《语文学习》、《名作欣赏》、《文教资料》、《新语文学习》、《湖南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