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研究

2022-02-19 03:16:43张春映重庆市江津区石门中心小学校40226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教师双减

张春映(重庆市江津区石门中心小学校 402260)

为了让我国在新的发展时期,始终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国家逐渐提升了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要求,需要各层级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站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鉴于义务阶段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过重的学习负担所累,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也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双减”政策。要求教师重新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审视,有效完成课程教学的创新,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步促进学生培养水平的提升。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加强对“双减”政策落实的关注,为更为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打下基础。

一、课堂教学氛围是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始终能够跟紧教师教学的节奏,逐渐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间接地帮助学生降低课程学习的负担。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可以以教学氛围的优化为前提,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逐步达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减负增效”的目标。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倍数”为例,“倍数”关系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可以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层面入手,学会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包括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物品和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完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情景:“晚饭时分,小明一家在吃饭,小明吃了1碗米饭,妈妈吃了2碗米饭,爸爸吃了4碗米饭,请问妈妈吃的量是小明吃的量的几倍,而爸爸的饭量又分别是小明和妈妈的几倍。”这样,不仅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情景,降低课程知识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的活动中,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求。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关键,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信心不仅是学生课程有效学习的保障,同时也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信心的培养,教师可以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进而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减负增效”。在具体课程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考虑从赏识教育的角度入手,利用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在课程学习中的优势,而后更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位置与方向(一)”为例,在该章节课程内容中,学生主要以“方向”的学习为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正东、东南、东北、正西、西南、西北、正南、正北”等方位以及“方向”的判定方法。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发现部分学生不仅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进行了复习,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判断方向的方法。此时,教师需要对该部分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除了要让该部分学生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其他学生向该部分学生学习。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帮助部分学生实现数学课程学习信心的培养,同时也能引导其他学生完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真正为小学数学课程“减负增效”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课程理解的效率,进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完成“双减”政策的落实,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逐渐达成“减负增效”的教学改革目标。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为了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或者做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逐步完成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考虑引入分层教学法。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兴趣或者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而后再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小学数学教师不仅可以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充分激发起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适配学生课程学习的需求,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降低学生课上及课下的学习负担,达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减负增量”的教学目标。

四、降低课堂教学容量是必要,缩减学生作业负担

课堂教学的容量对“减负增效”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层面,课堂教学容量越大,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需要兼顾的内容就越多,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也会被迫提升,进而影响到“双减政策”的落实水平。为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提升对降低课堂教学容量工作的关注。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四则运算”的教学工作为例,在该课程教学工作中,学生需要重新认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运算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如果教师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础教学部分全部压缩在一堂课中,不仅会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而且会增加教师作业设计的难度。为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节课。其中,第一节课,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学习“加法”和“减法”;第二节课,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学习“乘法”和“除法”;第三节课,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这样,数学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而且能够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设计,从而真正有效地降低学生作业的负担,实现双减政策的落实。

五、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要求还将不断地提升,为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继续加强对数学教学改革与优化工作的重视,立足于“减负增量”的教学要求,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可以对接“双减”政策的教学要求,真正满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需求。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教师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6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