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华年书自真
——记教育书法家韩铁城

2022-06-01 06:38范基公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圣教序翰墨清华

范基公

国庆期间,从电话中获悉,韩铁城先生敬录的蝇头小楷《金刚经》已逾400幅,不禁高山仰止之,敬意油然而生。《金刚经》为佛教经典,古往今来,多有人敬录,然而,达此数量的并未闻说,我想可谓吉尼斯纪录也。他所敬录的《金刚经》,已逾200多万字,按长篇小说计,可谓用毛笔手书了10部长篇小说了,让人叹为观止。

敬录经书,必须一字不错、一笔不苟,凡有错,必须重写。有如此之业绩,可见韩先生之定力、耐力,最根本是来源于他的超乎凡人的动力。

不忘初心度晚年

韩铁城先生并非出身书香门第,他是50多岁才开始习练书法。他的基础和灵气,得益于百年老校北京二中的教育和熏陶。北京二中“敬业乐群”的校训,滋养着莘莘学子,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学校拥有“民国先生”潘逊皋等一批学识渊博和书法堪称大家的老师。

韩铁城先生今日的成就得益于在高中时上的《文学》和《制图》课。从1956年起,高中的《语文》改为《文学》和《语法》两门。《文学》从《诗经》讲起,按文学史讲述,直至“五四”。二中培养的作家常回忆说,他们的文学爱好和写作基础,均得益于这套教材。可惜,这套教材在中学只用了一轮,就停止了。书法的功底得益于《制图》课,画好图后,必须要用仿宋体写字注明,字不好,不会得好分,只得逼着自己练字。《制图》课可谓是书法的起步。

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韩铁城先生在北京工业大学当了25年教师。后在北京市委组织部任职,从领导岗位退休之后,他不忘初心,不忘教师情怀。他说:“用书法艺术选写国学精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退休生活的最大理想。”从此,开始了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的翰墨生活。

珠联璧合上笔端

韩铁城先生的书法艺术追求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

国学和书法是两个文化艺术领域。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倾心于在国学和书法紧密结合的道路上推陈出新。他在两个学术领域双管齐下,把二者融为一体,提出了独特的传承经典文化的思路。他倡导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平行发展的二元文化理念,推出了用毛笔书法书写繁体国学精要的模式。这有利于年青一代亲近国学、亲近书法,缩短青少年与国学、书法渐行渐远的距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青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世代相传。为此,称他为教育书法家是名副其实的。

应该说,这一珠联璧合的创造是极具推广价值的。

笔者案头有四本书法集。一是《飞毫蛇舞——韩铁城国学文苑书法精选》,另三本是《笔林春晖》——韩铁城国学文苑书法精选子集、辞集、记集。四集的手书,已近50万字,堪称书法巨作。这四本墨宝,收入了他精心选编的国学名篇,立意高远,堪称现代版的翰墨《古文观止》。读此文集,既可学到经典名篇,又可鉴赏、习练书法,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如能选取韩先生的名篇作品作为教材,学语文和学书法可一举两得,可谓好事。

翰墨留香传后世

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价值,往往要看他的作品在何处,他书写的八尺《为人民服务》、丈二巨幅的《岳阳楼记》已为人民大会堂收藏。一幅七米长、一米高的《实践论》,已为国家发改委收藏。

百岁老人孙菊生为韩铁城书法集作序,序曰:

“韩公以不羁之才,抱有为之志,悯国学之沉沦,惧民风之不振,而思钩沉于沧海,致力于移山;更赖其博通文史,擅长书法,笔运三毫,书通四体;人书俱老,小大由之。于是大则擘窠,小至蝇头,以胸中之造化,运指上之神机,于是总揽经史子集,广集诗词歌赋,搜而成集,笔之于书。”

此序将韩铁城的人生追求、学识和业绩做了名副其实的评价,亦应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韩铁城先生曾和我专门谈起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一般认为“清华”与“水木清华”息息相关。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这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因厅后面有水池,取了上面的诗句题匾“水木清华”。

韩铁城先生以书帖为据,认为“清华”取自唐太宗的《圣教序》,更为久远和高超。《圣教序》曰:“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这是唐太宗盛赞玄奘大师的名句。玄奘的人品和文品都堪称清美的华章。“清华”取自《圣教序》是蕴含深远意义和韵味无穷的。

清华,胜于松风明月、仙露明珠,这是高尚的灵魂在感召。清风华年书自真。愿有志于教育书法的国人与韩公同行。

猜你喜欢
圣教序翰墨清华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孙清华作品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翰墨飘香的砚台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三)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四)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一)
翰墨高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