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广
(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中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初中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和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学校的数学教师,要全面的学习和充分地了解,新课改对于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和新方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积极优化和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计算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计算的思考和学习中去,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计算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适应新课改的教育要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计算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落后,教学目标的重点都放在对于算理的教学上,对于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的教学和培养不够重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要从知识、技能,计算过程、计算方法,数学思维和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充分学习和掌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机械式的练习和训练模式。在教学方式和练习方式上,积极探究、改进,将更多的思维培养、能力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的过程中,不仅要算对,还要会算,真正掌握计算的方法。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由于家长,教师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观念和理念,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欠缺。再加上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数学的学习目的,还停留在把题目算对,提高成绩的层面上。农村地区初中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就是把题算对,对于数学学习的内涵,以及数学计算能力对一个学生逻辑、能力培养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农村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数学学科的内涵和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导致初中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答案,忽略对解题过程的理解,对解题思路的探究兴趣不高。这样的心理最终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简单的问题,急于追求答案,解题过程缺乏探索和乐趣,一旦遇到较为繁琐和困难的问题,学生还会出现一定的排斥心理[1]。
计算器是良好辅助初中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学习的重要工具,对于繁琐的题目,在解题过程中,计算器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但就目前农村初中的数学学科,计算器使用情况而言,学生的计算器使用率过高,对于计算器的依赖性过强,是制约学生计算能力提升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初中学校,往往两位数以上的计算,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更有甚者计算器使用过于频繁,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断降低,在一位数的计算中,都会出现错误。学生离开计算器之后,计算就容易出错,且计算效率很慢,一旦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在计算上更是漏洞百出。导致学生在计算能力中,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就是农村初中在数学教育和学习中,农村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理念欠缺,学生对计算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学习和练习中对于计算器的依赖性过强。
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教育和学习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内容,就是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计算能力的运用和掌握,是数学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和计算逻辑思维,初中数学的学习也就变得简单了。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农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虽然一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方法,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依然经常出现计算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农村数学教师和学生对数学计算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数学计算对于数学能力和成绩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只重结果,忽略对计算过程的教学,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粗心大意,不够认真,这些都制约着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成绩。必须让数学教师以及学生认识到数学计算对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教师积极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自主地探究计算过程,在解题的过程中,注重对计算过程的理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进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成绩得到同步提高。
例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一年级上册代数式之单项式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并应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化简多项式,求多项式的值。通过合并同类项的学习,对学生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就不能单纯的要求学生多项式值的准确性,要让学生认识到想准确的求多项式的值,就要先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只有打通计算中的各个环节。如:求多项式2x2-5x+x2+4x-3x2-2的值,其中 x=?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以往的计算,对题目进行解答。再让学生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合并化简后计算。通过计算方式的对比,让学生明白:求多项式的值,先化简后计算,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准确度。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基础。在数学计算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计算习惯,更是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农村初中学校,由于家长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缺少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和培养,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计算过程书写习惯,只是在演草纸上潦草的画出过程,急于求成。更有甚者,连数字和字母都写不清楚,书写不清楚,格式不规范,计算的准确率就降低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要求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认真,哪怕是在演草纸上,都要书写的认真、规范,不能潦草书写。
其次,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避免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出现由于粗心大意,审错题、会错题意的情况。在解题完成后,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及时验算,认真检验的计算习惯。一道题目,不是审完题,解出答案,解题就结束了。在解题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解题完成后,教师要要求学生,把答案带入问题,对答案进行验算和检验。检验的过程中,要细心、耐心,查数字、查符号、查结果,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提升计算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6.1函数》的教学中,在解题目:初二某班有50名同学,27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9cm,23名女生的平均身高159cm,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cm.这道题目,相对简单,但出错率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演草纸上书写工整,避免出现“3,8不分的书写”,在要求学生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男女生人数计算差错,并且要求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把完整的过程写下来,最后把答案带入题目,进行验算,并写出演算过程。通过这样良好的计算习惯,来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率[2]。
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不够自信,容易产生自我怀疑,从而依赖计算器。数学计算无疑是枯燥的,在初中数学中,数学计算也相对繁琐、复杂。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计算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而言十分重要。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为学生安排计算练习,通过各种有趣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兴趣。例如:巧妙计算大赛、解题游戏等。在调动学生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醒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理念,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碰到数据大、步骤多的题目要冷静思考分析,逐步计算。在游戏和比赛中让学生找到计算自信,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计算能力。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们树立起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计算心理品质。
例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分解因式法》的计算练习中,分解因式法的计算,要求学生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在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每天为学生准备3-5道练习题,先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再组织学生进行解题比赛。如拓展训练: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分享中找到数学计算的乐趣和自信。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有效的计算。计算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计算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让学生在计算中获得新知识,掌握用计算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又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中数学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优化更加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升数学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