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1年我国立德树人研究进展与热点

2022-02-18 20:02
教育观察 2022年16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理论课

陈 瑞

(天津天狮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1700)

一、引言

立德树人是“立德”和“树人”的有机统一。“立”,即培育;“树”,即锻造。[1]“立德”,是指培育人的品德;“树人”,是指通过教育塑造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可以强化育人效果与功能。2016年12月,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在高校中全面贯彻实行。[2]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4]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上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基于立德树人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来自中国知网(CNKI)的研究文献进行数据分析,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10日,以“篇名”为检索条件、“立德树人”为检索内容,时间跨度为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为确保数据高解释性,所得结果只保留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简称核心期刊)的部分,得到802条检索结果,过滤会议纪要、书评等非研究型文献后获得620篇有效文献。检索结果被转化为Refworks格式文件后导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绘制可视化谱图展示我国立德树人研究的进展和热点,为立德树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学术参考。

二、立德树人研究的文献计量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年度分布与分析

第一篇发表于CSSCI与核心期刊且涉及立德树人的文章出现于2007年,2008年至2012年发文量稀少,且多为书评。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从2013年开始,立德树人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开始增加,故本研究以2013年为研究文献时间跨度的起点。如延伸阅读图1所示,我国立德树人研究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于2019年达到发文量的高峰。突增点说明此阶段宏观教育方针对立德树人研究的影响较大。2019年,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发诸多学者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注与研究,发文量由此出现高峰。

(二)期刊分布与分析

期刊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刊载立德树人相关内容的期刊共计142种。如延伸阅读表1所示,620篇有效文献中,发文量排在前十位的期刊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刊物。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高等教育》,达到45篇,占发文总数的7.26%。此外,复合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6]如延伸阅读表1所示,在刊载立德树人相关内容的期刊中,截至2020年,《中国教育学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位居前三位。

(三)研究机构分布与分析

如延伸阅读图2所示,各研究机构之间的聚集度较高,产生相互影响,说明立德树人领域的研究机构注重合作,乐于交流与分享学术信息。频次靠前的研究机构有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机构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重大问题为导向,汇聚了众多知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是目前立德树人研究领域影响力较大的研究中心。

(四)研究者分布与分析

如延伸阅读图3所示,立德树人领域的研究者之间存在一定合作,但集中度不高。目前,该领域贡献最为突出的研究者为清华大学的谢维和教授。作为教育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谢维和教授对立德树人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投入较多研究精力。2017年,谢维和教授以1926年11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学校存在教育与训育相对立现象为切入点,指出找到知行合一的方法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通过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揭示了立德树人内在逻辑是帮助受教育者确立志向,高中阶段德育与智育的矛盾最为尖锐,目前实行的“走班制”有助于学生确立人生发展方向,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意义与价值。[7]

三、立德树人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章研究内容的提炼。在将620条有效结果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设置好相关参数,在Control Panel中进行调整后,得到立德树人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具体内容如延伸阅读图4所示。

结合延伸阅读表2可知,620条有效结果共有96个关键词(总频次为779次),由这些关键词能够组成232条连线,前20个高频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为588次,占总频次的75.48%。中心性不小于0.1的关键词表明该词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即立德树人研究领域的热点。根据延伸阅读表3的结果,立德树人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者、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基于延伸阅读表4的关键词聚类结果,我国立德树人领域的研究可分为7类,分别为立德树人研究、有效机制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新时代研究、研究生导师研究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研究。这7类研究的特点如下。

1.立德树人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侧重于对立德树人概念和性质的研究。从历史源头来看,“立德”和“树人”的概念最早是独立发展的。不过,这两个概念在本质内涵上的关联性较强,最终融为一个词语。相关学者把立德树人内涵作为研究视角。王正平等人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伦理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原则。[8]刘娜等人基于对立德树人历史渊源的分析,剖析了确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依据,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要求教育既服务经济又服务社会,这导致教育本性迷失,这就要求将教育的初心回归至培养人的落脚点。[9]

2.有效机制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由有效机制、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等核心内容组成,涉及价值多元化、理论思考等多方面的内容。探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是当前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刘志认为,由于大学生心智等方面不够成熟,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建立完善的立德树人长效工作机制显得格外重要。[10]骆郁廷等人从机制建设的目标出发,认为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机衔接的内部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同频共振的外部机制。[11]

3.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关心和重视思政课建设。袁银传等人以思政课是培养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道德观的关键课程为切入点,论述了其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12]宋婷为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分析了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及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处理的三对基本关系,具体包括德育目标与教学过程、教师素养提升与学生需求满足、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13]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5]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对处于拔节育穗期的青年学生进行精心培育与呵护的责任和使命,应该严格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5]的标准提升自身师德素养与教学能力。姜朝晖指出,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面对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担当作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14]阮晓莺等人认为立德树人的实践以时代为土壤,不同时期思政课教师要运用新思维挖掘教育元素。[15]

5.新时代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纵观国际国内两方面环境: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多元价值观和各类社会思潮交织碰撞,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与挑战并存;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6]在新时代,教育仍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立德树人工作必须与之适应。[17]谢守成指出,面对新时代的国内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18]邹广文等人提出,可以通过兴师德、育师风、注重家庭等方法落实根本任务。[19]可见,各级各类学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推进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6.研究生导师研究

研究生导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但现实中,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学业与科研投入较多精力,却忽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钱嫦萍等人指出,现行考评机制缺少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关注,应从管理层面形成导师立德树人的培训平台及与之相配且保障力度大的制度体系。[20]马焕灵等人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等7项要求为一级指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等23项内容为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各项指标权重后发现,“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权重最高,是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中最重要的内容,与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一致。[21]

7.社会主义建设者研究

为应对国内外日趋复杂的风险与挑战,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漫长的工程,明确质量要求可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方向和路径。张俊宗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的育人目标,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素和体现。[22]张晓京认为,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全球视野、品德修为、真才实学,五项内容都是培养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23]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育人成效是教育、社会等研究领域都十分关切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在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中,涉及立德树人、发表于CSSCI与核心期刊的620篇有效文献在经过文献计量与图谱分析后,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从2013年开始,立德树人的研究文献数量大幅度增长,截至2021年6月,有效文献共计620篇。从研究内容来看,既有对立德树人历史渊源和本质内涵的讨论,又有对其关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既分析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要求,又探讨相关主体的教育职责;既包括宏观时代背景的深度思考,又包括微观工作机制的逻辑分析。总体而言,当前的理论思辨研究较多,对立德树人系统而深入的定量研究较少。

其次,在立德树人研究领域,研究机构注重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构建彼此之间的合作网络,形成初具规模的聚集群。其中,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最为凸显。在研究者方面,出现了以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为核心的研究群体,但作者之间尚需加强沟通与交流,以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协同创新。

最后,我国立德树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宏观层面的新时代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者研究,中观层面的有效机制研究,以及微观层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研究生导师研究等。其中,微观层面的相关研究较多,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深入空间。

(二)研究展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立德树人研究工作沿着纵深方向发展,将来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一是深度阐释落实路径,即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揭示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这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事实上,路径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题词,频次居于前20位,中心性大于0.1,但在现有研究中的影响力远远落后于根本任务等关键词。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全方位、全领域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二是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全面而客观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直观反映育人成效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立德树人评价体系需要考虑主体的多元性和内容的多样性。方法的评价体系既要涉及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多个主体,又要体现短期与长期两个时间维度的效果,还要从宏观和微观等维度进行评价。从研究方法来看,定量研究方法较少被使用,这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缺口。因此,将来研究可以运用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开展实证研究,更为深刻地构建立德树人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理论课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