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

2022-02-18 20:02
教育观察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学位双一流

刘 导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101)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战略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位论文作为目前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其质量综合反映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培养单位在该领域的培养水平和专业能力。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艺术院校的艺术硕士(音乐)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受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术态度不端正、导师指导不到位、培养时间短、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质量并不高。如何保障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质量,对培养高水平一流艺术人才、实现艺术硕士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提升学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

艺术硕士(音乐)的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目前,一些艺术院校过度追求招生规模,忽视了教育质量,导致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对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五所院校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论文选题指向性不够,价值性不高

学生往往注重专业技能的习得,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选题一般化是普遍的问题,这直接导致论文分析深度不足,整体缺乏针对性,研究价值不高。

(二)论文规范性不足,缺乏创新性

部分学生的学位论文停留在对文献资料的堆叠层面,没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研究问题上,加之其自身的研究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没有创新研究成果,导致其论文缺乏规范性和创新性。

(三)对论文写作重视程度不高,表达能力欠缺

部分学生对学位论文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不善于思考、不愿意创新、不主动沟通。加之迫于就业的压力,他们无心认真书写学位论文,不能及时与导师沟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论文,这些都导致其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二、原因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生源是影响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源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艺术院校多年的招生和培养情况反映出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培养过程重技艺,轻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艺术院校在艺术硕士(音乐)招生过程中普遍将专业技能作为最重要的条件,间接降低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2]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其学位论文写作艰难,论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二)学术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不清楚研究生学习的本质,他们将研究生学习作为“本科后”的延续选择,迫于就业的压力,混日子、混文凭,导致其不愿进行理论研究。学生对学位论文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差,不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甚至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复制他人研究成果,对研究没有独立的思考,导致其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

(三)导师指导不到位

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艺术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培养的显著区别体现在培养层次、理论深度和综合实践能力上。研究生导师既要承担专业核心课讲学任务、课题研究和校外实践工作,又要对研究生进行论文指导。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每个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其平均到每名学生身上的精力就越少,导师指导不到位致使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四)培养时间短且任务重

艺术硕士(音乐)的学位授予标准要求除了完成选题调研、采风、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等重要环节,还要达到不同层次的专业能力展示要求。因此,对学生而言,三年培养期时间短且任务重,他们的学位论文多数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选题研究与写作,论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五)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多数艺术院校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上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导师和学生对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仅停留在完成任务及字数上,缺少对学位论文的深入思考。虽然很多院校建立了学位论文管理制度,但是缺少详细具体的指标量化考核标准,因而无法对每个流程进行科学监测和检验,这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

课程学习是艺术硕士(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的优劣影响着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中国音乐学院通过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梳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针对艺术硕士(音乐)普遍缺乏专门的论文写作训练的问题,在实践类课程设置中特别加入论文写作作为必选课程,由五位经验丰富的理论专业教师结合艺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从选题、提纲制定、内容、学术规范等方面给予详细的指导。另外,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还定期聘请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知网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通过课程和讲座的学习、习作的磨炼,提升学生对论文写作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人文素养。

(二)完善学位管理制度,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音乐学院从论文开题、论文评审、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严格把关,进一步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

学位论文开题作为论文准备的阶段性考核,对学位论文质量把控至关重要。根据中国音乐学院学位管理规定,艺术硕士(音乐)的开题评审组中必须有1名理论专业专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题报告的质量,对学生下一步书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起到推动作用。

学位论文评审是检验学位论文质量,评定学位论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中国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评审分为校内外专家匿名评审、校内外专家审阅两个环节。学校制订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学位论文评审的各项事宜,包括评审程序、评阅结果处理等方面,保证了学位论文评审的规范性。同时,为保证论文提交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学校依托论文送审平台进行匿名送审,提高了导师和学生对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

在校内外专家匿名评审环节,学位论文的匿名评阅人为2名,其中1名为校外专家,两人均为硕士生导师或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家。学校对艺术硕士(音乐)的学位论文也要进行匿名评审,这是提升艺术硕士(音乐)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改革,纠正了学风,有助于提高艺术硕士(音乐)的学位论文质量。在校内外专家审阅环节,学校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对学位论文作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并表达是否允许答辩的意向,实现了学位论文的严格把关。

答辩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保护屏障”。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各院系对学位论文撰写进展的跟踪与考核,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学位申请人只有通过了预答辩才可以进入学位论文送审和正式答辩环节。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答辩的质量,特别规定答辩评审组成员由5名专家组成,要求职称为副高级及以上,其中,至少1人为外单位人员,且须有1名理论专家。评审专家要按照评分参考标准打分,保证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从而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三)加强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确保论文原创性

为切实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及学风建设,防止发生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制订了《中国音乐学院“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说明》《中国音乐学院学位论文或学位作品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通过对学位论文中的抄袭、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管理,切实加强学生的学术道德规范及学风意识。严格的学位管理制度,提升了导师及学生对学位论文原创性的重视,既维护了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也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

(四)开展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质量监控,逐步完善各个培养环节的监督机制,提升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除了配合北京市学位办做好对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检工作,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还从2011年开始开展对已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制订了《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抽检管理办法》,从论文选题、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及论文规范性等方面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提高学位论文抽检比例,有利于找出其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下一步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五)积极公开学位论文,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音乐学院除了向本校和国家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还通过中国知网平台向社会公开学位论文。这有利于学位论文质量和学风问题的改进,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导师和学生自觉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学位论文质量得到了提升。

(六)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合作

根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和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中国音乐学院积极与校外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社会资源引入研究生教学,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而且为他们撰写学位论文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实践基础的学位论文更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对艺术硕士(音乐)整体论文质量的提升有推动作用。

(七)建立激励机制,保障论文质量提升

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既需要导师细心全面的指导,也需要学生对其提高重视、积极配合。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从2021年起积极开展学位论文评优工作,制订了《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对优秀的导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将学生论文的质量与导师评价指标联系起来,进一步调动师生共同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的积极性。同时,优秀学位论文被广大师生及社会人员传阅,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认可,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四、建议

(一)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艺术院校在培养方案中应提高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必修课要求,同时加大研讨式课程在艺术硕士(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实施以研究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的同时渗透实践环节,全面提升艺术硕士(音乐)的综合能力,为其学位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加快双导师制建设

在艺术院校中,艺术专业导师多从事音乐表演实践教学,他们平时对理论问题的研究较少。对艺术硕士(音乐)实行双导师制[3],协调创作、艺术与理论的关系可以同时解决艺术硕士(音乐)在专业技能和学位论文质量上的问题。艺术专业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培养,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理论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写作提纲、论文原创性和规范性进行指导,为学生的学术道德把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三)进一步明确学位论文写作及评分量化标准

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艺术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有明确的要求,但目前还没有有关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写作及评分量化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导师无法通过明确的标准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这一问题导致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因而进一步明确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标准尤为重要。应要求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与专业能力和音乐艺术创作紧密结合,突出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前沿和热点问题,强化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进一步提升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价值性。

艺术院校是我国艺术硕士(音乐)教育的主要平台,肩负着保证和提高艺术硕士(音乐)培养质量的艰巨任务。中国音乐学院从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加强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开展学位论文抽检、积极公开学位论文、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为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未来,中国音乐学院在艺术硕士(音乐)学位论文管理方面会根据学生的培养特点,重视艺术硕士(音乐)综合能力提升,制订其学位论文标准,加快推进双导师队伍建设。同时,深化艺术硕士(音乐)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中国音乐学院学位双一流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艺术家的文艺抗“疫”
——访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柴京云、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二胡演奏家柴帅
“The Opera Among the Operas”: A Review on Mozart’s Masterpiece Don Giovanni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
趣谈“学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