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国情怀”与思政课教育目标的结合

2021-12-29 09:56杨清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杨清虎

(安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2019年8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文件明确提出思政教学要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家国情怀的教育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从政策层面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来看,家国情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归宿。

一、“家国情怀”作为思想资源的认知误区

关于“家国情怀”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报刊杂志以及学术论文对其阐述都不太准确,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更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把家国情怀作为思想政治的思想资源来看,对其概念的认知是存在误区的。

误区一:思政教育中容易把“家国情怀”等同于“爱家爱国”。

“爱家爱国”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就是爱家和爱国两种情感及行为。“家”就是家庭,《说文》释为“居也”,家就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的“物”属性较为浓重,故《周易》曰“家人内也”,《诗经》也有“家谓一门之内”的说法,家就是一个人出生、成长和长期居住的居所,带有一种“物”的情怀。爱家的情绪是私有制出现以后的产物,它与姓氏、婚姻、宗族等血缘纽带密切相连,进而形成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道德伦理标准,家和万事兴、长幼有序都是在家的情感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近代社会受西方思想的熏染,家的概念逐渐发生解构和迁移,家庭开始转移到“人”的属性上,核心家庭以父母和子女两代为主,主干家庭则辐射到祖父乃至外祖父三代以上,爱家就形成了对妻(或夫)以及父辈、同辈、子女甚至祖父辈的依恋、怀念和牵挂等思想情感。爱家之“家”,在文化中是存在着这么一种从物到人的思想演进。

关于国,国就是国家,《说文》释为“邦也”,《周礼》有“方千里曰国畿”,国就是一个较大范围的居住区域。从家和国观念的形成历史上看,国应该比家的形成要早,是家庭、家族的联合,没有血缘的家族为了共同利益居住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来的各种威胁,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区域就是国。分配多寡,阶级分化,君臣分治,在私有制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推动下,国家就“出现”了。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准确来说,都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古代文献中常提到的“国”其实只是历史发展中的民族地域,与现代意义上的领土、主权、人民一体的国家并不相同。因此,近代日本人就认为中国有社会无国家,甚至提出了“中国非国家”[1]的论断,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国家概念倾向于文化范畴,与马克斯·韦伯的国家观并不一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特别是甲午战争的惨败,极大地刺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傲慢与偏见,由此涌现出了大量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他们的宣扬和推动之下,遭受国破家亡之痛的中国民众才意识到“国家”承载的意义和分量,国家的意识才因此而逐渐觉醒。因此,由于政治意义层面的“国”的形成太晚,爱国应该是近代以后的事情。爱国之“国”,实际上是一个从文化概念到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联合的概念整合。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无法把传统与现代割裂,也就导致了“家国”理解上的复杂性,既要兼顾历史传统,又要考虑现代共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常说的爱家、爱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爱的家是现代社会以家庭成员为核心的家人,爱的国是政治上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家国情怀的家与国,却带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意义,其历史性与社会性更加宽泛,是思想政治的底层思想。可以这么说,爱家、爱国是家国情怀,但家国情怀绝对不仅仅是爱家,爱国。

误区二:思政教育可能会认为家国情怀的“家”与“国”是两个对象。

说到家国情怀的家与国,可能很多人不认为就是爱家,爱国,但是会把家与国理解为两个甚至多个对象,形成认知的偏差。从文化起源上来看,家、国应为一个对象,故而才有“家国同构”一说。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在古代它是宗法社会的产物。西周建立后,为保障“亲亲、尊尊”的宗法关系,实行大规模的封邦建国,受封者大多数是同姓子弟,才有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在宗法观念的影响下,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及政权构架,形成了自上而下庞大、缜密的宗法统治金字塔。在宗法与专制社会中,个人、家、国、天下是一体的,四者之间不存在冲突,是一个共同体。由于家国同构,所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正是如此,儒家提倡士人先齐家而后治国,“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所以,家国情怀,虽言之家与国,实则扩散至个人与天下,强调的是天下观,隐喻的是个人对天下的屈服,是对“共同体”意识的一种表达,是对“共在存在论”的一种肯定。从思想政治的价值观来看,家国情怀蕴含的是天下大治,万物一体,共享共存的人类发展宏伟蓝图。

误区三:思政教育容易忽视家国情怀的主体。

由于家国情怀所谓的家与国带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内涵,因此“家国”就不能只是拘泥于现代意义上的家国范畴,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共同体”。家,既是出生的地方,又是居住的地方,更是漂泊的地方;既是父母的抚养,又是夫妻情感的培养,更是子女的期望。国,既是历史的传说,也是现代国家的存在,国家不仅仅限于当前政治范畴的“中国”,也囊括了历史上不断发展和演进的“中国”,即中华民族的共同体;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国”必将发展到“天下”阶段,那个时候,国就是超越肤色、民族、党派、信仰等藩篱的人类共同体。基于对客体的理解,那么现在强调的家国情怀主体,就不应该局限于中国的公民或国民这个狭隘的范畴。古代的历史人物,诗人李白、杜甫,政治人物范仲淹、文天祥,等等,是家国情怀承载的主体。同时,中国的公民,海外的华人、华侨、华裔,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人类群体,一样也应该有家国情怀。推而广之,思想政治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信仰与家国情怀相得益彰,只要心怀天下,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倡导合作、谋求发展,为人类事业谋福利、促发展、求进步的人都是家国情怀的主体。

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应该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从哲学与文化层面考虑其概念上的张力和超越性,情感上基于爱家、爱国但又不局限于爱家、爱国,对象上源于家与国但又不等同于家与国的组合,主体上存在的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地域、道德与信仰之间冲突的弥合性,是一种促使共同体向积极、正面、良性方向发展的具体社会意识,包括思想、情感、观念、理念、精神状态等。

二、家国情怀与思政课的关联的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教学目标,既是知识传授,又是思想教育。当前高校开设有四门思想政治公共课,“基础”课以现实为背景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纲要”课以近代历史为依据让学生了解党的成长和国家的建设历程,“原理”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认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和确立其人生信仰,“概论”课从社会主义建设出发让学生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指导思想。四门课程在认识主体上由己及国,在内容上从现实到理论再回归现实,其教学目标与家国情怀的情感主线形成统一。家国情怀与思政课的培养目标存在一致性,是有内在逻辑的。

(一)文化发展的传承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发展,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集体离开文化就没有凝聚力,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既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扬和推广,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精粹源远流长,不仅影响了中国,更是世界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需要把握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作为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思想,特色鲜明,更能体现思政课的功用和价值。共产党人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2]这句话说明当前在青少年中价值重塑、社会重建、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价值理性,重视人的作用。寻找价值理性以克服西方工具理性的弊端,就是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发挥家国情怀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二)道德标准的一致性

思政政治理论的教学,最基本的效果就是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从哪里来,其思想资源无非就是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两个时空的道德。家国情怀与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具有一致性,因其携带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质。家国情怀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基本道德范式,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理论资源。

现代社会多元复杂,西方价值观以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中西道德既相互融合,又不断产生冲突,西方的现代道德,有的可以吸取,有的则需要剔除。如何进行扬弃,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家国情怀可以作为一种判断标准。以家国情怀为基本道德评价底线,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素质,更能反映新时代风尚的思想道德内容,树立现代化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国情怀为底线的道德标准,一是要求大学生要有起码的公民意识,能够既突出自我个性,体现时代气质,又能承载家庭,包容社会和国家,更能够心怀天下,培养新时代的公民意识;二是要求大学生能够摒弃自私自利的狭隘心态,团结奋进,增强集体观念,发挥团结精神,真诚合作,创造团体价值,发挥集体的凝聚力;三是要求大学生立足家庭,心系国家,畅游天下,放飞梦想,不畏艰辛,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四是要求大学生饮水思源,无论成就有多大,无论功劳有多高,不忘本,不忘恩,不好大喜功,能够反哺家庭、故乡和国家,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德目标,就是要以家国情怀为底线,崇尚人文精神,提高个人修养,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争做新时代的榜样。

(三)情感教育的崇高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简单的知识复制和临摹,它带有极强的情感教学目的。家国情怀所秉持的情感张力,既表现为一种对自己、家庭、国家的社会责任,又充满了对美好价值情感的一种熏染,思政课的教育需要传递这种持久的情感培养和教育核心素养。

一堂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想让学生立即能够达到爱家爱国的教学目标是很困难的,也不可能做到,情感教学是一个渐进式的渗透培养。“纲要”课从近代鸦片战争的国破家亡讲起,到党的十九大开启新时代暂时搁笔,其主旨就是要通过近代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让读者认识到共产党引领下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家庭、故乡、国家的依恋是自然而然的,是基于历史的基本认知结果。相反,不读历史,不懂国家大政方针,镜花水月,情感大多是虚幻的,甚至是虚情假意的。思政课的讲授,如果简单地甚至机械地讲成一门专业课,把“基础”课讲成常识和法律普及课,把“纲要”课讲成历史课或故事会,把“原理”讲成哲学和经济学理论,把“概论”讲成政策宣讲,是没有达到思政课教学目的,至少没有达到情感上教学要求。可以说,情感教育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深刻理解家国情怀的“情怀”内涵,就要重视家国情感的传递,就是要让思政课充满人性,摆脱课堂僵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情感沟通,改变学生胆小、懦弱、偏激、浮夸甚至畸形的人格缺陷,引导学生走向大胆、热情、积极、文明的健康个性之路,以“小爱”之径,成就“大爱”之道。

(四)实践体验的真实性

思政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贴近现实,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家国情怀既强调理论层面的高度与深度,又体现出社会实践层面的现实性,这与思政课的教学要求也契合。

家国情怀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中,没有明确的关于概念、思想来源、价值体现等内容解读,但在实践教学中却是一以贯之的。当前社会发展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快速更迭的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身处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定力不足,意志不够坚毅,就容易迷失自我而不自知。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快餐文化泛滥,盲目崇拜金钱和物质的风潮不减,同时自身身体素质下降,抗压能力不足,坏习惯接踵而至,可以说,现实中的大学生很容易堕落,以致成为“学渣”和“废青”的代名词。如何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良风气中保持自我,就需要大学生能够以家国情怀为思想基点,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心胸坦荡,一身正气。思政教学根本上是实践教学,是指导青年身体力行,参与社会实践,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指导课。形式多样的课堂内容,寓教于行的社会实践,有助于家国情怀的培养,最终与思政教学相得益彰。

(五)理想树立的终极性

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努力,绝大部分都是有理想和人生目标的。但是,自己的理想能不能坚守,能不能为了理想而不断拼搏不懈追求则需要因而而异,颓废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已是不足为奇。家国情怀既有现实性,又充满未来性,内含了思政教育的原点与终点,原点是初心,终点是梦想。

习近平说:“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3]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体现,缺乏理想的青年就丧失责任感,没有信心,甚至容易走上歧路。因此,面对现实的社会现状,加强理想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家国情怀的情感培养能够让理想萌生出来,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为天下,循序渐进,理想也就确立起来。作为当代青年,既需要热衷专业知识,打好知识基础,练好一身本领,又需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家国情怀的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彼此联系的,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文化素养,贯穿于道德,融会于情感,体现于实践,成就于理想,是思想政治培养的重要目的,亦是目标。

三、家国情怀和思政课结合的关键点

家国情怀的内在要求和需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在内在逻辑与外在表达上,都能够很好地贯彻起来。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融合家国情怀,以家国情怀为教学目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家国情怀培养以提高思想觉悟为主,识记专业理论为辅。一堂好的思想思政课,一定要在思想上有高度,能够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讲爱国主义,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爱国,如何爱国,更需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国,怎样爱国,能够分辨哪些行为是爱国,哪些是辱国;讲“五四”运动,不仅要传授“五四”运动的相关历史知识,更需要让学生理解“五四”青年为什么要走上街头救亡图存,如何辨明是非;讲剩余价值,不仅要讲述经济学常识,更需要让学生明白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搞清楚资本主义的经济本质;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不仅要讲矛盾的内容是什么,更需要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矛盾会变化,变化的依据在哪里。家国情怀是解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僵化死板的一把钥匙,更是批判各种错误观念和错误思潮的标尺。家国情怀作为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就不能把“基础”课上成一堂现实批判课,不会把“纲要”课上成一堂历史理论课,不会把“原理”上成一堂纯粹的西方哲学课,更不会把“概论”课讲成政治政策复读课。

第二,家国情怀体现了教学的高度、温度和深度。上好一堂思政课,需要有知识上的高度,情感上的温度和理论上的深度。家国情怀需要基本的知识传输,达到知识上的高度就需要按照大纲要求,联系历史背景,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看原著,读经典,还需要课堂演讲艺术,家国情怀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思潮都体现出来,就是教学上的一种高度。情感的温度上,家国情怀是重视生活体验,是感悟人生的结论,要求教师讲授内容有血有肉、深入浅出,对于知识理论敢于面对生活、解释现实、解决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讲思政课要达到理论的高度,一定要讲清楚为什么。理论有内在逻辑和必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历史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根植于历史,立足于现代的科学理论。

第三,把家国情怀落实到思政课教学体系。家国情怀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紧密关联,能够将高校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家国情怀融进教材,融进课堂就是一种必然。现行的课程体系中没有独立的关于“家国情怀”的内容篇目安排,甚至很少提到这一名词。一方面,在教学辅助材料和课程考试中,注意增加“家国情怀”内容的安排,体现“三进”要求;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是一种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形式,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道德到行为,潜移默化,不断引导。思政课对家国情怀的贯穿是全面的和全方位的,也是长期的教学工作。

第四,加强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家国情怀作为其重要内涵要素,与其他思想不可分离。提高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助于从文化整体素质上提高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针对本专科大部分学生,需要全面使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需要较为详细地开展理论性教学,如阐述崇仁爱、守诚信、讲辩证等思想,传承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美德,抵制拜金、虚荣、欺诈、剽窃等不良道德。针对人文学科的学生中,只要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教师就应该对其深入引导,从价值取向和历史发展等深层次领域学习,使其能够探索传统价值观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契合点,诸如围绕“仁爱”“和合”“天下观”“共同体”等问题展开研究。

此外,思政课教学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作业布置、主题活动、竞赛评比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家乡、介绍家乡、分享故事,让学生形成对家和国的多重认识。可以通过制作黑板报、手抄报,搜集网络资源,学习和体会红色文化等形式,加强大学生对近代社会的认知。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教育基地、社区、农村等场所去感悟历史,了解民情,参与扶贫,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民风民俗,形成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文化与思想的全面感悟,最终提升理论认识,达到践行人文关怀,树立远大志向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着,是教育正常运行的灵魂。培养一个优秀人才,离不开优秀教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多种素质。既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储备,又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更需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可以这么说,做一名合格的思政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更需要去践行家国情怀。

(一)培养教师的家国情怀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池水,这早已是教育界的共识。首先,作为思政教师,政治觉悟要高,政治敏感性要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保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政治歪风邪风前,应该首先保持高度政治清醒,坚定正确方向,有政治定力。同时,知识储备要足,教学水平要够硬。要学会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案例来传授理论知识,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挥洒自如。作为教师,要保证多个“统一”:既要时刻保持思想与知识统一,国际视野与国内立场的统一,历史方法与现实理论的统一,还要爱岗敬业、教研结合、以教促研,保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统一。家国情怀,就是要求教师要风清气正,以人为本,自我革新,敢于探索。将对祖国、对民族、对家庭的热爱融入自身的职业,熟悉家国情况、厚植家国情感、砥砺强国志气、实践报国之行,在不断生成的职业自觉中实现家国情怀的沉淀与发酵。[4]

(二)利用好家国情怀的素材

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需要良好的教学素材积累和运用。课堂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讲述古代的爱国事迹,展示家书家训,播放革命先烈纪录片或影视片段,以及探讨当代英雄、科学家、榜样的事迹等等。课后,利用互联网资源,家乡的文化优势,家庭父辈祖辈的情感传承,讲述家风家训,提升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体验,提高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三)通过社会实践体验家国情怀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构成,是理论与社会的联系纽带。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方优势,加强和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基层单位的联系,并以此为实践资源,进行有益的实践教学。比如重庆某高校就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追寻壮丽70年伟大成就”大调研,分赴重庆辖区各市县,深入乡村,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70年沧桑巨变,爱家、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自然随之增强。[5]各个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校史、地方史、党史,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形式,丰富大学生的思政学习途径,强化家国情怀感悟。

(四)改进僵化的教学方法

现有的思政课教学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理论化,枯燥的理论教学导致学生没有兴趣;一个是过分娱乐化和庸俗化,把文化糟粕和毫无主旨的内容引入教学,皆无助于学生成长。高质量的思政教学,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第一,需要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资料,完整的课堂设计,所运用的图片、数据、材料能够雅俗同赏,通俗易懂。第二,上课不能千篇一律,过于僵化,学术语言应转化为教学语言,又不能毫无秩序,一片混乱。实践证明,健康有益,风趣幽默,流利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的互动,不能只是简单提问学生,师生互换、课堂翻转、成果展示等都能促进学生提高兴趣。第四,重视教学的启发性和现实性,不能拘泥于理论教学。大学教学与中小学有很大差异,知识的识记不是第一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要有启发性。注意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注重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解决学生现实的情感、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注重以现实为锚,课堂为线,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形成向真理和正能量的有序停靠。以培养家国情怀为目的的思政教学,绝不是让学生把概念和内涵背下来,而是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形成思想和情感的共享、共振、共鸣。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组诗)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