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

2016-05-09 13:51刘帆陈敏
青年文学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刘帆+陈敏

摘 要:家国情怀伴随中国自西周以来漫长而辉煌的历史走到今天,其中充溢着一代又一代人民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而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心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并不乐观。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家国情怀教育尤为迫切。与时俱进,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弊端是增强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家国情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3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界定及成因分析

1.家国一体的内涵体现

钱穆先生说:“有家而有国,次亦是人文化成。中国俗语连称国家,因是化家成国,家国一体,故得连称。”钱穆阐述的“家国一体”就是家国情怀的集中表现。1在以血缘关系为脉动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管理模式中,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联结是古代中国伦理政治有效性的根基,是“忠君孝亲”等一系列专制制度的道德观念、规范的社会基础,是封建权力得以安全长久运行的根本保证。

从先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汉代“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三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两宋“精忠报国”,明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再到当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家国情怀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话题,横贯中国自西周以来的历史,展现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之中。历朝历代都有无数仁人志士表达对国家独立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并为此奋斗终生。家国情怀的内涵也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一种使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境况而终能屹立不败的精神凝聚力。家国情怀当属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2

2.家国情怀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古至今,家国情怀始终作为一种主旋律为中华人民所传唱,它的出现绝不是偶然。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情感在西周和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产生。

首先,小农经济使家族地位提升。古代中国生产的基本形式小农经济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生产工具简陋的因素决定了其分散性、封闭性、自足性的弊端,这些固有弊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和文化传统。对土地的依赖性,生产经营规模狭小,致使人们的活动空间相对狭窄,聚族而居使得家族构成稳固的社会基本细胞的形态加深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小农经济伴随封建社会的发展始终,其深受自然条件左右、不堪一击的脆弱性使得人民渴望“明君”来改善自身生活处境。

其次,宗法制使君父权威相得益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确立了父权在家族中的统治地位,使得国家和家庭在组织方面的共同性更加突出,即他们的组织系统和权利结构都是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具体表现为:在家庭中,父亲有最高权威;在国家中,群主享有最高权力。从国家范围来看,宗法制把君、父的角色合二为一,使皇帝既具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同时又可以成为天下所有人都必须孝敬的父母,从而导致“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以忠孝治天下,治国与其家相互为用。3宗法管理的完善又反过来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了政治、经济统治的血缘化特征及其社会基础,最终为中国政治所无法弃置。

最后,儒家文化使家国一体深入人心。家国情怀形成的直接因素是儒家伦理学说。儒家历来主张以己推人,由近及远,将处理血缘关系的原则推广到社会关系之中。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按这种由近及远的思想逻辑,儒家认为:家是缩小的国,国则是放大的家。4《礼记·大学》说:“古之人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于其国,先齐其家”。儒家思想还一贯主张:忠君孝亲。儒家文化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儒家文化为家国情怀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家国情怀不断引起人们的共鸣,加深了人们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从而使家国情怀历久弥新。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调研

无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还是学子纷纷呼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者是五四运动时期学生呐喊的“誓死力争”、“保我主权”,都包含着深沉而浓烈的家国情怀。历史行走到今天,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家国情怀在认知和行动上是理性的,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其认识不够全面。

1.传统文化的传承日见没落

传统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载体,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往事,集中展示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和精神传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5传统节日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包含着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时代相传的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因此,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保留至今,取决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然而,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于“是否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一题选择了“一般”,33.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太重视传统节日的意义,6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能够代表中国走向全世界的传统节日却在当代部分大学生的心中处于尴尬位置。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看来,庆祝传统节日就意味着放假,鲜有人在意、体味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虽然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节日在中国大学生中广受欢迎无可厚非,但调查显示7%的大学生本末倒置6,贬低祖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态度得以看出其家国情怀的浅薄。大学生对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的传统文艺的继承更是严重不足。

2.国情现状的发展无人问津

当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国家实事漠不关心,对民间疾苦缺乏关注,“两耳不闻窗外事”,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就无从谈起。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信息的快速传播,大学生作为年轻朝气的一代,理应有能力利用各种网络媒体了解国家现状。事实上,据调查,66%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用在了解国情现状上的时间较少”,12%的大学生对国家大事“一点也不了解”,还有一小部分表示对国家大事的了解基本源于听周边人的讨论6,被动关注国家大事。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更多地去追随娱乐的动向,他们中大部分人认为:国家实事与我无关或者国家政策枯燥无味。而只有在国家政策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时他们才会主动选择关注,比如2015年考研时间的调整。大学校园里对于党的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内容。拥有家国情怀还表现在对国家事务有责任的积极参与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然而大学生作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对这一权利的行使并不令人满意。43%的大学生怀疑选举的民主性、公正性6,对于人大代表的候选人缺乏了解,往往大学生选举只是“走过场”;大生极度缺乏行使被选举权的意识,认为自己当选人大代表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3.国家民族的认同不容乐观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更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些因素决定他们更加关注自我而集体、民族意识稍弱。另外,我国多年实施的爱国主义教育,多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单向灌输,对微观层面的日常行为缺乏明确的引导,导致大学生知与行间的脱离,最终流于空洞低效的说教。7这与大学生思想独立、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形成对立,导致大学生厌烦枯燥唯理的家国情怀教育。与此同时,全球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已渗透到政治和文化领域。据调查,面对西方国家标榜的自由、民主等与我国政治文化大有不同的霸权文化的强势渗透,37%的大学生好奇而又向往,3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将会移居海外,不打算移居海外的只有26%,18%的大学生对此犹豫不决。6加之近几年来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恶意伤人问题、官僚腐化问题频发,大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不禁提出质疑,更加向往看似是“大同社会”的西方国家,对本国的信任和认同感也随之降低。建立在国家认同感基础上的家国情怀也必然降低。

三、升华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分析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即将参与到建设祖国繁荣昌盛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及描绘社会主义蓝图的浩大工程中去,他们决定着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家国情怀随历史一路走来,演绎了无数仁人志士精忠报国的经典篇章,是激励当代大学生展现民族气节的精神支柱,是使大学生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心理基础。升华家国情怀是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首要环节,也是使大学生广泛参与国家事务,发展民主的不竭动力。

首先,家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本源,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以家国情怀为思想理论基础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它迸发出巨大无穷的民族凝聚力,使无数人民与国家形成共同体,休戚相关,生死与共。当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就必须从本源出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为家国情怀增添时代内容。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展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当代大学生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首先要拥有家国一体的家国情怀才能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勇攀高峰,取得“真进步”。

其次,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华文化的关键。从漫漫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的载体,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人民的精神纽带,家国情怀渗于其内,寓于其中。在开放多元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遗弃,更悲哀的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兴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首先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从最根本的、最能引起大学生共鸣的主旋律做起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社会、个人3个层面,这种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暗合了传统的家国一体理念。同时核心价值观为“家国情怀”注入“公民意识”、“ 社会意识”的现代文明元素。7

最后,家国情怀是参与意识的外化,是发展民主的动力。当今,家国情怀是对国家的责任感,是一切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行为。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首先要有家国情怀才能长久地为祖国发展建言献策,真正以国家兴衰为己任,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更多的有序参与是中国社会达到民主、法治前提。因此,发展、完善民主需要中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尤其需要作为民族希望的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得其参与意识内化于心,为大学生利用广泛知识促进中国民主提供了途径。

四、升华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对策分析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接受家国情怀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渠道,因此,科学正确地、克服旧有弊端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拓展家国情怀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机械地传授家国情怀的相关知识概念,内容局限于书本,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除此之外,教育者引用的例子不是陈旧老套而不能符合现实生活就是空洞而使大学生厌烦。为加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要做好相关基本理论的教育,更要立足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对家国情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第一,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国情怀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要求教育者突破书本的禁锢,增强渗透意识和能力,把国家的政策和党的会议带入课堂之中,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国情怀教育应当站在国际大局之上,把热爱祖国与热爱世界、铭记历史与展望未来、提高认知与升华情感的辩证统一,增强大学生理性而开放的家国情怀。第二,关于利用传统文化来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要求教育者把握家国情怀中民族意识、忧患意识的核心,探索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为人们忽视的家国情怀,而对于那些不符合当今社会实际的部分传统经典,教育者也不应回避,应详细讲解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经典之所以不再被承认的原因。不仅弘扬家国情怀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结合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增添新成分,拓展家国情怀的内容。

其次,改进家国情怀教育方法。传统的家国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满堂灌”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缺乏与大学生的互动,家国情怀教育只停留在说教层面而对大学生的情感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致使家国情怀的教育出现教育者侃侃而谈,孤芳自赏;受教育者沉默寡言,不以为然的尴尬局面。要增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者应寻求一种适合大学生思维活跃特点的教育方法来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使大学生认同家国一体的精神。第一,采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避免一言堂。教育者应采用对话式、讨论式、组织社会实践等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课堂组织形式并合理分配时间。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教育者转变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观点,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第二,广泛利用媒体,使教育走出课堂。对家国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局限于课堂的狭窄范围内,而应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灵。新时期,教育者必须主动占领网络媒体这片高地并自然使用年轻人的交流方式和交流语言,改变说教形式,充分展示亲和力和感召力,使家国情怀不断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最后,革新家国情怀教育理念。家国一体在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社会的糟粕,比如,人们把对父权的尊重转移到服从政治权威上,因而阻碍开展平等民主的政治参与。加之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强调集体主义,积极宣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这样一种思维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终结果,会培养出重情感、轻理性,重道德、轻法律,重义务、轻权利的政治畸形儿。这样一种轻理性、法律、权利的政治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同样是很不稳健的,一旦身逢民主管理风气不浓、封建家长制盛行的组织环境,只能引导他们去顺从、去迁就,或专制、独裁,去复生那些已经被五四运动先驱们否定了的传统的国民劣根性,而不能激发他们去追求政治上的民主、人格上的平等,参与契约在先的各类有序竞争。所以,我们大声疾呼在高校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转变针对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关注个性发展并坚持用科学的国家观念和宪法精神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8唯有如此,家国情怀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培养“四有”公民,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正向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穆.晚年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舒敏华. 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南来苏. 论民族精神的本源:家国意识[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1).

[4]胡兴松.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4(9).

[5]易连云,毋改霞. 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J].中国德育,2014(13).

[6]付咏燕,毛章妍,刘思姣.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表现的研究[J].高校论坛.

[7]国家民族好,大家才会更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家国情怀”[N].中国文明网.

[8]乔天宇.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政治参与意愿——“家国同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解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