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琳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自然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因素进行分析探究,通过阐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有效的策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实施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需要更加凸显传统文化价值。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要体现时代的要求,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同时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重大意义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响应了习主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要求,同时作为一个诗歌国度,几千年文化传统在诗歌传承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傳统文化的象征。
传统文化与小学古诗文教学相结合,是拓展学生文化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打开教师教学思路,使课堂知识得到有效延伸的手段之一。新时代,教育界要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注重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与提升。教师也要落实时代发展要求,立足于教材,整合课内外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在让传统优秀文化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流的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更加深刻的价值内涵。
教师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落实到教学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文化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同时也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走近诗人 了解背景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全面的弘扬,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精神品格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通过教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古诗文的时候,可以挖掘诗人的相关背景,让。例如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表现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王维十七岁,一个人在洛阳与长安中漂泊,他是蒲州人,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因而他在称呼故乡的兄弟时就是山东的兄弟。之后教师可围绕“忆”字来进行破题。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走近作者,从而体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可以请一位同学读一下题目,再思考题目的意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歌从诗的题目就直接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来了,因此通过对题目的探究和把握,不但增长了传统的“地域文化”知识,还能够迅速掌握诗歌的主旨。
(二)吟诵朗读 品味古韵
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熠熠闪光。现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对古诗文尤为重视,从三年级开始,就有《司马光》《守株待兔》这样的文言文。整个小学要学的古诗文有124篇,占所有课文比例的30%。
教师通过教授古诗文的节奏韵律,让学生反复诵读,有条件的也可以教授吟诵,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进一步体会到古语言的魅力。在熟读成诵后,更容易通过对古诗主题的赏析,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加强他们对事物的敏锐度,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
(三)赏析语句 感悟诗情
语文教师应当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深入阐发课堂教学的知识来最大程度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教师要对教材篇目进行深刻挖掘,通过对课文字词句的重点讲解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陆游《示儿》这首诗的时候,可以借助电子媒体等技术,收集与陆游所处年代有关的影视资料,以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人对于“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并且重点讲解“元知”“但”“家祭”等字词的情感意义,深刻感受陆游在《示儿》这首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之情,树立自身良好爱国情怀。
(四)开展实践 内化提升
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内容和时间都很有限,如果仅仅单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帮助,因此,教师要把课程教学和知识开拓延伸到课堂学习之外,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带领学生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授完《古诗三首》的时候,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每个学生在课外收集关于杜甫、苏轼还有曾几这三位诗人的另一首诗,并且在班会课上的时候进行分享。学生可通过朗诵的形式分享,也可通过诗歌主题的讲解来分享,最后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分享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再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建议进行调整。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对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里许多课文都是跟精神品德修养和伟大民族精神息息相关的,教师通过对诗歌内涵的挖掘,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塑造了优秀品格。
三、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带来了许多的冲击和思考。将小学古诗文教学与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是从深层次当中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秀花.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家长,2020(52):88.
[2]谈永康.古诗教学要以德智融合思想为指导——以《示儿》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0(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