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论述了如何挖掘音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各种潜能,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 音乐教学;培养;潜能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要么是睡觉前,要么早上刚刚醒来时,要么是开车时……不少人习惯听上一段音乐,来调节自己的身心,让精神得以愉悦,思想得以放松。众所周知,铿锵有力的乐曲,听了振奋人心,让人瞬间充满斗志,昂扬向前;舒缓悠扬的旋律,如同春风习习,吹进人的肺腑,拨动着人的心弦;优美婉转的音乐会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凄美哀婉的音乐则会令人听着听着愁肠百转,潸然泪下;热情奔放的民族音乐,就像爆发出来的绚丽的火花,瞬间让人进入多姿多彩的世界……多姿多彩的音乐给予人的情感是多样化的,能够使得人们精神上收到熏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智得以启迪,音乐陶冶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风尚。
一、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教师观念落后
当前,不少中学音乐课教学现状是教师从思想上并不重视,他们认为音乐课是副科,中考不考,唱歌只是娱乐,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和升学没有直接的关联,也没有评估的要求和标准,所以音乐课要为语数外理化史政等科目让路。于是,老师自己并没有投入很大的精力去钻研教材,调研学情,他们认为即使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不会有多大的“功绩”。于是,音乐教师只是按部就班,按照课表去上课,碰上语数外老师需要用这节音乐课来讲解题目,他们也会让一让。音乐课上,有的同学会偷空忙闲地写其他科目的作业,音乐老师也是视而不见。音乐教师只是按照教学计划实施自己的教案,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有没有学会,乐理知识听懂了没有,他们并没有关注。教师把自己当成知识的主宰者,传授者,缺乏正確的“教师观”,一直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二)教学方式单一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不少教师所采用的授课方式就是单一的教学唱歌,以及一些为教唱歌曲而进行的识谱教学。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示范唱,学生跟着唱。音乐课要么是唱歌课,要么是识谱课,教学方式单一而简单重复,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把学习的自主性教给学生。这就使得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方式和过去的师带徒传授一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自主参与课堂探究的过程。单一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对音乐的兴趣。
(三)学生不够重视
学生受到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自己思想上也不太重视,加上他们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业负担很重,所以音乐课上也没有认真投入,他们只是把音乐课当成自己繁重学业中间的短暂的休憩时光,教师唱一句,自己跟着唱一句,他们没有积极投入课堂探究,没有宁心静气去鉴赏音乐,去感受音乐的美妙,也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的乐感。他们和自己的同学,和老师缺乏必要的互动,即使存在疑问,也从不向老师提出来。甚至于有少部分孩子巴不得音乐老师把音乐课留给自己当自习课用。至于家长,也许孩子在小学阶段,他们还希望孩子能学好一门乐器,掌握一技之长。但是,孩子一进入中学,他们就停掉了一切课外兴趣培训,一门心思盯着孩子的主课成绩。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行,能考上重点高中就行,学不学音乐,音乐学得好坏与否,这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的。
二、充分挖掘音乐作用,培养学生各种潜能
鉴于现阶段音乐教学的现状,我们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音乐教学工作,要充分挖掘音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各种潜能。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方面,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几乎都是一唱一随,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师生双方过分关注唱歌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的情感熏陶和愉悦身心方面的功能,一节课上得支离破碎,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完整性。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逐渐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们教师要利用音乐课来完成对学生的潜能的培养。
(一)用音乐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潜能
人是情感动物,具有极其细腻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用心倾听音乐,可以直达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深处。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音乐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情感性原则,在情感的积蓄、酝酿和勃发之中进入乐曲所描述的意境,准确无误地表达情感。
不同的乐曲,具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旋律、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变化等等,能够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音乐学习过程能消除学生的疲倦感,消除学生因单纯的学唱歌而引发的厌倦感,使得学生带着一分好奇,全身心投入其中,持久地投入其中。如歌曲《鸿雁》那种苍凉凄美的旋律总能瞬间打动所有的人,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听着听着,就能使人感受到情感的潮水奔涌而来,汇成了情深意长的情感之海洋。歌曲悠扬而凄凉,感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引导学生倾听时,无须过分烦琐的解说,只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感悟,学生就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百转千回的思乡的情感。
(二)用音乐培养学生的感知潜力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潜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调、音色、响度等要素,引导学生感知各种不同的声音,认识各种不同的声音。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音乐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进而让学生练习听乐曲的旋律,听歌曲的和声,听辨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慢慢提高学生听觉的敏锐性。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识谱,因此音乐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视觉潜力的培养。学生进行发声练习要视谱,唱歌的过程也要视谱,视谱的时候需要学生练就一目数行的本领,这样的潜能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勤加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并得到提高。比如,一曲《中国功夫》有很多音符,学生在练习视唱的时候,不可能一个一个去看,就需要学生培养感知潜能,练就一目数行的特殊的潜能,在此基础上,做到熟能生巧,逐渐记住。音乐教学中,要注重讲和练的结合,学和用的结合,教师每讲一点,就要引导学生练一练,训练学生把学到的知识通过练习转化为歌唱的技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识谱、歌唱的潜能。比如,切分音,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学中,教师在讲了概念以后,就要组织学生去具有切分音的乐句,并一一给予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在训练中逐一掌握切分音的处理技巧。学生学习音符时值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了之后自己去判断、去表现,而不是一味带着学生唱。否则学生就会丧失自主性,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对于一段视唱,教师不要从头到尾带着学生唱,而是先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再让学生独自进行视唱,培养学生的视谱潜力。教学中,教师把自主性交给学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客观公正,要真诚。当学生表现优异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的言辞;当学生胆怯时,教师要以眼神会意他,给他信心和力量,让学生大胆参与,勇于表现自我。
(三)用音乐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的潜力
发音方法如果不正确,仅仅依靠嗓子发出声音,时间一长,嗓子就会嘶哑。因此,音乐教师要利用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过程,来培养孩子正确的发音方法。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发音原理。气体冲击声带,声带产生震动发出声音。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咙和口等器官的共鸣,就会变得响亮,不同的音色、音质是由共鸣体腔调节出来的结果。我们唱出的高音,也是经过共鸣体腔调节的,而不是依赖于扯着嗓子喊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发音,而不是乱模仿,或者是扯着嗓子唱歌,也不是压著嗓子唱歌。
(四)用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潜力
文字描述可以表达明确的思想,传达具体的情感;而音乐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等因素,引发人们的感知觉,从而令人通过联想、想象,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明显的作用。我们引导学生视唱,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觉,培养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潜力,学生在听音乐,视唱的过程中,大脑中便会闪现出和歌唱内容相关特有的画面,因此,音乐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例如初中教师在教学《青藏高原》的时候,学生需要视谱,就培养了学生的视觉,学生需要听音,锻炼了学生的听觉,学生在歌唱时,依据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有了学生想象的加入,就能把歌曲表现得更加完美,表达出歌曲所要传达出来的情感因素。音乐教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音乐的作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感知觉发展,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水平,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蒲小玲.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7(2014).
[2]李静媛.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赤子 (2015).
[3]李奕.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北方音乐 37.016(2017):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