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静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教学模块,始终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却错误理解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重于耕读”的理念,阅读教学侧重文本解读与灌输,写作教学侧重作文训练,没有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导致读写共生价值无法真正体现。本文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读写共生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和学情,提出具体改进路径,以期有效提升读写共生教学成效,创建高效、高质量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读写共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学科十分关键的核心能力,阅读是基础,写作是目的,阅读为写作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写作是阅读成果的展现。以读促写、以写导读,积极构建读写共生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促进语文良性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结合实际对读写共生进行深度探究,寻找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从而帮助学生深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1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读写共生存在问题
第一,阅读教学中读写脱节。现有阅读教学多为单向、传输式教学,教师将文本阅读理解、感受、价值等灌输给学生,缺乏科学有效启发式教学,对读写相互渗透缺乏相应设计,学生无法通过阅读提升写作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在阅读教学中不注重写作素材的累积,阅读停留在浅层阅读,对文章内涵缺乏思考和体验,无法从中汲取有效知识和写作方法;阅读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写作技能培养,忽视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学生无法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灵感和技巧,导致读写脱节[1]。第二,写作教学中读写脱节,写作教学中忽视阅读教学,以写作知识和技巧为主,作文呈模板化倾向,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将写作教学变为技巧训练课程,导致读写脱节。教师必须突破这种限制,改进教学模式,构建读写共生体系,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相辅相成,共同提升。
2 新时期下高中语文教学中读写共生实施路径
2.1 注重深度阅读,培养写作视野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大量阅读任务,新课程标准建议,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为1414万字。很多学生为完成阅读任务,一味追求速度,囫囵吞枣,只了解文章主要故事梗概,对其中深意、文章表达方式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无法发挥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和表达技巧,提升鉴赏能力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当注重深度阅读,仔细研读文本中的布局、表达手法、语言描绘、情感表达等,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问题基本写作方法,并积累相应写作素材,确保达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2]。例如,在学习完《赤壁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中的景物描述方法,分别从江面、仰望和俯视角度描绘在江面上行进的感觉,包括“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怎样劝慰客人,使其从悲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从变与不变、取与不取层面,展开辩证分析。通过这样的深度阅读和解析,帮助学生掌握作者谋篇布局、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2 应用多种方法,实现以读促写
潘新和教授提出,写作有助于阅读,能深化和促进阅读。写作是阅读成果的直观展现,高中语文阅读中,采用的教材大多为流传甚广、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经典文本,采用续写、改写等方式,对这些文章进行重新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本结构和人物特征入手,结合作品主题思想,对祥林嫂去世后的故事进行续写。有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发现,祥林嫂之前帮助过一个贫困青年,他以贫困青年为主角,发现报恩无望,从其他人口中得知祥林嫂的生平后,深感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苦难,毅然决然投身革命事业,为新社会开辟贡献力量。
2.3 广泛联系现实,实现读写共生
写作的根源是社会,学生只有真正走入社会,才能真正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充实和生动。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将其与现实社会相联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阅读作品、体验作品和创作作品的良好习惯[3]。例如,在完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选择自己熟悉、尊敬且感恩的长辈或朋友进行描写,细致观察其生活状态,这样,学生作品才会更有生活气息,更有真情实感。
3 结束语
总之,读写共生是新时期提升高中語文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举措,教师应当准确掌握阅读与写作教学特点,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共生、共赢。
参考文献
[1]林承雄, 李晖. 基于核心素养与读写共生视野的群文阅读教学[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7):2.
[2]宣雯. 读写共生——高中语文教学新视角[J]. 作文成功之路, 2020(30).
[3]赵少宇. 浅探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措施[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 2020(3):2.
[1]马若腾.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共生”的路径[J]. 科学咨询, 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