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才
摘要: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教师提供事例与问题,旨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摸索探究。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亲自去做实验得到最终的数据结果,整个实验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教师既克服了教学困难,又强调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正确理解这些特点,对课程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分析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发挥不足
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场实验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人、合作方,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角色转换,把教学的目的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引发一些问题。第一,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形式,认为只需要学生记住教材上的公式即可,忽略了实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宁愿在实验课上花费时间来讲解科学概念也不愿参与探究;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正常教学变成了自己的实验展示,学生只是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加上教师介入的时机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第三,在实验教学中缺乏引导,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学生在探究时气氛活跃,但是到成果展示时却又变得沉默,整场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二)探究性实验设备的准备不充分
探究性实验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亲身经历、体验探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学校往往因经费不足而导致实验教学中所需的仪器设备无法配备齐全,这就导致了很多探究性教学实验只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落实到实践中去,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实践与实际体会,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此外,由于设备的不完善,许多教师也会因此没能对科学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学生的理解效果也会相应降低,教师只能去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而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反复只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校方应在实验教学的硬件设备上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情境教学法,能够依托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因此,教师通常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合理编排问题,通过创立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在教材中关于探究气泡中气体的实验可设立多个问题,第一,收集的气体应放入石灰水还是清水;第二,如何判定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还是氧气;第三,如何检验收集起来的气体。
(二)尊重主体地位,合理给予指导
学生作为探讨性实验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坚持一视同仁,不对学生强加自己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培养。在教学环境的构建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自己的方法寻找答案,做到独立思考与自我突破。与传统模式不同,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师生关系之间的建立,有些学生之间尚未解决的难题,教师适时介入并加以指导,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同样是教材中关于探究气泡中气体的实验,学生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为什么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会产生复燃?澄清的石灰水与何种气体会发生反应?集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什么?
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之间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兴趣爱好都存在着较大不同,依照以往的统一教学,势必会让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因此,结合实验步骤可以分层设置,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验任务、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分批次实施教学,尽可能做到学生整体学习有成效。
(三)强调探索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探究性实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仅停留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还是不够的,学生之间自主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有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路径。人无完人,学生在學习的路上难免遇到问题,除了询问老师之外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这是一个暴露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性过程,学生自身的能力也都有各自的提升与展示。简而言之,探究性实验学习促进了学生间的共同进步。
三、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树立的正确教学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本质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内在化。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也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思想上的认识与对学生的态度转变,从以往的教书育人到共同探讨研究。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所有教师的重任。
(二)优化实验流程步骤
探究性实验必然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却也不必照本宣科,教师可以合理配置现有资源,将学生根据的特点对实验流程进行优化。第一,可以利用学生的学具进行实验,以摩擦产生静电实验为例,只需要学生的直尺在头上摩擦几下就可以产生静电,操作简单且效果直观,学生很容易就能上手。第二,可以通过学生实验替代演示实验,将学生带入实验主体,让演示实验不再是教师的个人秀,还能在节省课堂时间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动手操作的快乐。第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加实验的普及率,利用多媒体投屏向学生展示实验的结果,避免了后排学生无法看到教师演示实验的尴尬,又能维护课堂秩序,提升实验的效率。
(三)开拓多元实验渠道
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不断开拓实验渠道,让学生认识到探究性实验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内外实验进行互补,在学习镜面成像的实验课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参观教师演示后,选择课后在家自己用镜子和蜡烛重现实验。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前置实验,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答案。书本实验与家庭实验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同类道具代替实验仪器,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项佳.开展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18):189.
[2] 周春梅.精心设计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1(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