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变得已经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相关课堂知识,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据实践证明,问题导学法能有效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根据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本文分析了基于问题导学法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探讨了指导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二数学;问题导学法;主体性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直接诱发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缺陷的显露。例如,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感小,教学效率低,教学方法也不新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问题导学法应运而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才能提高。
1.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帮助学生强化数学知识记忆。难以理解的主要问题教师能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高中教师透过问答互动,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目标、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记忆,为进一步数学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有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但是,传统的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环境建设,很少与学生交流。但是,在问题导学教学法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师正常有序的教学奠定基础。
2.高二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意义
2.1运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数学知识概念都非常抽象,尤其是高中数学的内容。在高一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学生进入高二后,数学知识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抽象晦涩,这也导致许多学生产生心理恐惧和对数学知识的恐惧。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法来减轻学生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老师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学生处理各种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要积极运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数学知识,掌握好学习数学的方法,逐步提高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2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理念
数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老师要记住,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生之间有差异。对一个数学教师来说,我们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以学生为本”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上,教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3.问题导学法的特点
3.1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局限性
传统数学课堂的焦点是教师解释知识内容,这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逐渐弱化。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处于这样的课堂模式,便会变得缺乏思考,只等待老师的回答,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采用问题训练法,从提问入手,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個性差异选择不一样的问题,调整教学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从而克服传统课堂的局限性。
3.2具备开放性的特点
在不同教学方法互补的基础上融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丰富了数学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4.1加强问题导学情境的有效建立
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更新数学课堂时,教师应结合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创造问题环境,让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传统的数学课堂讲解,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造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建立更有效的数学课堂。同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需要考虑数学教学内容,创造问题设置的条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参与数学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主要的受众,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引导问题的方法,有必要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愿望。问题情境的运用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评价部分的整体数字特征样本中,这一部分远离高中生的生活,难以理解。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创造有利的条件解决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显示预科学生区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使他们能够通过图像浏览找到数学焦点;通过图像分析,学生可以快速回答老师的问题。创造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境,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精准回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信心。
4.2利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高二数学课堂中应用数学导学法,其目的之一在于提升学生思维判断能力。教师以问题为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这种方式要比单一采用"灌输"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因此,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通过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做到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排列与组合》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置问题。7位学生站成一排,按照以下几个条件,求出共有多少种排法。①甲必须站在中间;②甲、乙必须相邻;③甲必须在乙的右边(可以不相邻);④甲、乙不相邻。这几个问题,需要让全班学生共同探究,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如:甲、乙、丙不能相邻;甲、乙、丙两两不相邻等。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教学下,使学生逐渐深入思考,并获得启发。以数学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结语
在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导向"的引入,使学生有机会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数学,逐步将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单一的僵化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在自主研究中表现出多样性。同时,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丰富数学课堂,使高中数学教学快速发展,使学生在更加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加博.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85):69.
[2]王燕.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1(9):127.
[3]刘爱莉.分析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2019(1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