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琼
摘 要:初中数学相比较小学数学而言,其难度上提升较大,学生在理解上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和记忆。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够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引用探究;策略方法
引言
初中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在学习中学生仅仅记忆公式和理论知识是没有实质性效果的,其需要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能够强化学生学习质量。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上还是较为简单的,数学知识并没有过多的深化,所以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上,所以在这样的情境下,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是至关重要的,在下文中主要分析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和分析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其主要依靠教师所传授的方法进行学习,在这样一种情境之下,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上的懒惰。教师所传授的解题方式和思路是针对问题的,但是方式和思路的形成乃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在学习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而是需要自主进行探究和分析的。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在课堂上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一个问题,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在不同难度的问题上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从而在数学学习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2.形成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上。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其主要依靠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对待问题的看法,以及自身解题的思路,从而能够让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出色。通过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依靠问题作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全面地进行分析,对于变式题目的解答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关键点,从而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出色。
3.激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具有主动性,这样的学习质量更加具有实效性。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其更加具有成就感,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喜欢上数学。并且在学习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些互动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的课堂氛围更加积极一些,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数学学习效果才更加显著,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和丰富自我。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
1.结合现实生活,引出实际数学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的影子,在生活中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这样普通的现象背后就有关于数学的知识。同时对于一些草坪其总会有一些人为所产生的道路,其就是数学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同时在自行车的框架中,其是呈三角形的形状,原因是三角形更加具有稳定性。所以现实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引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进行解决。
像是在学习“轴对称”这一章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都有哪一些,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些图形都是以什么角度进行对称的,教师可以通过窗花进行应用,通过不同复杂程度的窗花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尝试对母图形进行绘制,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然后教师让同学之间互相制作一个的母图形,然后根据对称轴的选择,让学生制作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2.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反复循序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探究和分析,在课堂上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需要不断深化,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在教学中能够学会分析和探究,在教学中对问题难度做到逐步递增,从而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像是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首先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动手裁剪一些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性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于全等三角形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可以通过制作实际的三角形进行验证,像是学生分析两条边相等以及两条边的夹角相等,学生通过对三角形的制作能够快速验证,但是小组中其他学生需要尝试推翻这个验证,从而能够保障验证结果的严谨性。像是两条边相等但是不是夹角的角相等,这样会出现不全等的现象。所以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辨析,对全等三角形进行掌握。通过对全等三角形基础理论掌握后,教师能够确定每个学生都掌握好基础部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像是在一个大三角形中包含多个三角形,给予学生一些条件,让学生验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能够从条件上入手,根据理性的判断分析出全等三角形,这样一种变式训练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3.引起学生思考分析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学法,能够让学生做到自主分析和探究。
像是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分析例题,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需要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教师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概念和性质后,让学生尝试通过问题引导,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像是给予学生一个表达式,让学生分析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学生根据课本上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一下问题中的内容有什么诀窍,通过分析学生能够发现a与开口方向有关、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都有对应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带领学生。
4.问题竞答,激发学生的斗志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具有积极性,同时也需要敢于表现自我。数学学习需要敏捷的思维,在思考中能够做到快速有效,而不是有一种拖延的习惯,那样的学习方式是低效的。所以在课堂当中教师应该通过问题竞答的方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和分析,并且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像是在学习“平行的性质”的过程中,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学生需要学会思维上的跳转,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会认为这样的题目只需要根据条件推理就可以,但是没有养成思维专项化。针对题干的条件和问题能够有一种对问题直觉,通过验证能够快速得到答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形,让学生证明两条线段平行,最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述,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加出色。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学会引导和带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在解题中更加高效有效,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和判断,养成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燕云.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20(04):24.
[2]李金萍.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0):326-327.
[3]王目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169-170.
[4]岳代稳.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与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6):118-119.
[5]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