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惠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执行,以及现行“双减”政策正视小学生阅读的教学俨然成为语文老师的重任之一,培养浓厚且持久的阅读兴趣,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我们作为教师需不断寻找和研究良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和适合当代学生的、与时俱进的读书方法。
【关键词】阅读;策略探讨;读书
书籍是记载人类发展史的最有力记载品,它是犹如一颗赤红的果实般,印人眼帘。而阅读,正是摘下果实的唯一办法。当下是一个信息社会,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通过阅读关键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种挑战。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想要进步就需要掌握阅读技巧,通过不断地阅读,心中存墨,方可思维清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强大,每一项都离不开阅读。
我国的课程改革中,浓墨重彩的强调阅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2011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与当下的自主创造、沉浸式体验、独特见解、批判区分的阅读理念大相径庭,个性化阅读借由此次改革更深刻做到“从娃娃抓起”的步骤。因此,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旨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丰富学生的性格色彩,给语文阅读教学环境带来生机活力。
课外阅读刊物也并非全是一股清泉,也存在了部分问题。
1.学生自发购入书籍内容千篇一律。学生经常阅读的是那些缺乏实际内容细节、剧情夸张单一的卡通漫画书、言情谈爱系小说等,阅读内容较无实际内涵,且情节描述仅是有趣,缺乏层次和科学的安排。
2.课外阅读缺乏引导和规律。学校老师和家庭父母普遍欠缺一份针对学生年龄和认知范围的阅读引导,在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效果等各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小学生对独立和自我自由意识追求,在除了得到外界的认同和肯定的同时,也逐渐释放自我自由个性获得自我认同和满足感。因此,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提供内容弹性、符合时代精神、宣贯红色元素以及评价多元的个性化阅读指导。
针对上述问题,作出下列策略分析:
一、书目鉴赏及推荐会
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课内阅读由指定的教材内容作为主体,这些教材内容与其心智相符,极易出现大致雷同的观后感现象。而课外阅读,容易让孩子们失去阅读方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的现象会出现囫囵吞枣般,不加咀嚼,不辩滋味,笼统接受所看书籍。所以教师需向学生推荐相关年龄的书籍。
推荐书籍鉴赏,为避免鱼目混杂,教师最好针对男女有别方向开启推荐的第一步,比如男生会喜欢冒险、科幻、体育、战争等富有热血、正能量的书籍;女生会喜欢绘本、故事等富有幻想及憧憬类书籍,老师还可以此为类别把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形成一个推荐会,以周总、月总等形式让组别学生探讨出一本书的阅读感想。
同步需亲自向家长传达阅读观念,有选择的让部分家长参与推荐书籍的进程,逐渐养成家长代替老师自发向自己的孩子推荐相关书籍,既增强了亲子互动,又从根源上增加了学生课外阅读量。
二、寓教于乐,寻求方法
课外阅读的量叠加出来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文字语言生动丰富,逻辑清晰;口头表达丰富多彩,这有助于拓宽其视野,但这不是愚昧的將书本内容死记硬背的搬入脑袋,课外阅读刊物怎么阅才能生动收益,这需要——寓教于乐的方式。
语文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的方法应做到衔接课内外,而不是功利的将辅导书植入学生,也不是泛娱乐化的随意推荐。在此阶段,应选取恰当的刊物作为辅助学生了解课内阅读背景,这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将写实的内容盘活了学生的思维。
教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养成好词好句的摘录,这样的行为习惯便于学生充分理解,加深自己印象。
鼓励家庭式阅读,建立“大故事背景”,形成话剧式真人沉浸式演出等模式,将小学生喜欢表现的状态激发出来。
三、满足个性化需求
改良小学生泛读滥读的课外阅读现状,不止是作为教师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任,更是为学生未来养成好习惯。在针对小学生对独立和自我自由意识追求中,强调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更有意义、更富有色彩、更能确立目标。
教师应尊重学生自身个人化差异,结合课标,从兴趣入手,由易到难,根据每位同学的差异需求定制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课外阅读目标,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阅读刊物和阅读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的阅读成果,适当激励,增强信心,培养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质,最终达到目标——主动阅读。
四、举行各种读书交流,激发兴趣
老师布置了推荐书目以后,为了检查学生的有没有完成读书任务,我们每星期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这一周读书心得。在读书交流会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或者读书卡和自己喜欢的推荐书目卡,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去把自己所读到的知识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跟同学一起分享,老师及时鼓励。可以给学生肯定的语言,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小红花,并把他们做好的一些读书卡,推荐卡在课室展览。使学生得到收获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读书的热情。
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能力、获得方法的同时,逐步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其个性能呈现,重拾课外阅读的乐趣。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7715)】
【参考文献】
[1]李学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2]肖惜芬.双翼齐飞,相得益彰——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的整合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
[3]罗敏.扩大“大阅读”空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
[4]何水连.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策[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1期.
[5]蔡巧云.由“70%”引发的思考——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
( 责任编辑:郑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