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3 12:23马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0期
关键词:德育信息技术教学

马莉

【摘要】在信息社会中,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在改变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交模式。作为德育工作者,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技术修养,采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因势利导,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探索更加高效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高中德育;信息技术

一、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就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在这个大环境下,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加速,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和发展已势不可挡。在信息社会中,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在改变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交模式。教学也应当是与时俱进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最新定位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树立信息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高中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德育内容提出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以及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激荡,使得学校传统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发生了变化,在时代的进步中,德育价值观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化和唯一性,而是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中学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越来越强烈,有些学生在西方媒体的误导下导致国家意识淡薄,淡化了对国家、对党的认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风气也在不同程度上侵蚀着中学生的思想。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德育方法和手段提出的挑战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育教学中的唯一主导。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权威地位早已被打破,中学生不再为说教和灌输式的教学买单,学校德育不再是单方面的引导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制定与时俱进的德育内容。计算机网络使得信息对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使得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说教德育课堂,德育工作者必需要开拓更加适应当代学生的德育方式。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笔者根据自己工作的经验,就信息技术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以下建议:

(一)信息技术课程与德育教学的融合

1.在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二第五章《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中指出“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人们参与网络传播提供了方便。然而,在人们享受网络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伦理道德问题。为了建设良好的网路生态,每个人都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律己,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法律提倡的事积极去做;净化网络语言,坚决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健康、合理、科学上网。”这部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融合了德育的相关内容,不论是信息技术教师还是班主任,都需要引起重视。但目前的现状是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不涉及计算机操作,没必要讲,而观念陈旧的班主任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笔者任教的高中属于珠海市第三批次的中学,从教六年多的班主任经验发现,近年来由于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学生矛盾都是从手机的社交平台中衍生的。比如A同学在B同学的社交平台留言区的留言让B同学觉得不舒服,A、B二人用手机展开了讲说,继而演化为争吵和谩骂,引发一系列的争端和矛盾;校篮球比赛后,获胜班级的女同学洋洋得意发朋友圈炫耀,失败班级的女同学看着心里不舒服,互加微信展开谩骂和恐吓;女生之间聊他人的八卦,听到的同学用微信转发他人,引发三方矛盾,甚至差点引发校园暴力事件。虽然这些事件没有造成大的影响,都圆满的解决了,但是笔者发现,在这些本来不会发生的事都是手机引起或者激化的。作为一名兼任班主任工作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把这部分内容当做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会把“网络道德与网络暴力”作为一个主题让学生就自己的上网经验谈谈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再结合明星网络暴力的事件让大家做换位思考,反思自己在网络平台的使用中有没有不合适的言行举止,再针对本校出现的网络引发学生矛盾的事件,引导学生懂得在网络平台上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遇到类似问题时该如何应对。这样专门的一节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明确网络社交中的道德界限,但是还需要经常性的反复引导,只靠一次教学其效果不会长久。毕竟学生的上网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次矫正。不论是信息技术教师还是班主任都必须有意识的结合时事新闻和学校案例重复这个主题,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在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中设定特定主题,迎合德育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一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项目学习,让学生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从而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这类章节的知识教学目标明确,但是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学习结果是开放性的,因此项目设计完全可以和当前的德育教学的主题进行整合,譬如说,考虑与“新冠肺炎传播及预防”、“禁毒”、“垃圾分类”、“校园安全”等主题进行结合,这样既能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又能在项目学习中让学生自己习得相关德育知识。这种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与这些德育的知识不是老师用口头方式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通过网络获取的,学生的更多参与必然使得这些内容可以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和内化。

(二)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創设新的德育阵地

一直以来,班会课都是在教室进行,学生坐在下面听,老师站在上面讲,这种类似说教的形式早已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笔者曾在设计一节主题为“未来职业规划”的班会课时,把教学环境从传统教室搬到了信息技术教室。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查找自己喜欢的职业,了解这些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引导学生登陆相关招聘网站,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目标职业的就业要求及应聘资格有哪些,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所思考,也让他们知道这些职业背后需要具备哪些资质。这样的设计,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为高考选科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明确相关职业的要求,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再细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因此,在主题班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尝试信息技术的环境教学,借助网络让教学效果落到实处,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全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个别学生的参与,最大程度的实现德育目标。

(三)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弥补学生线上德育空白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活跃于网络社交平台,高中的学生参与度更高,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在我国的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為21.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阵地,不能只看到线下的班会课和讲座,而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德育资源,将德育的阵地从线下扩展到线上,让德育的教学从现实世界扩充到网络世界,实现多途径、全方位的德育战线。

1.利用学校公众号宣传本校德育工作

学校应当重视校公众号的运营,公众号不仅可以展示学校的新闻动态,同时也可以作为学校德育的宣传阵地。通过展示学校德育的工作进展,表彰优秀的德育团体和个人的光荣事迹,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德育氛围,被表扬的团体和个人自然成就感满满,没有被表扬的团队跃跃欲试,从正面引导学生的德育价值观,进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德育氛围。

2.利用班级微信群

班主任可以把自己的看到的有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新闻报道转载到班级微信群,一方面可以宣传正能量的德育榜样,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关注新闻事实,而不是整天沉迷在游戏和娱乐八卦的新闻中。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就本班级的新闻与家长在微信群里及时分享,虽然只是在班级内部的表扬,依旧会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同、被肯定,这对于笔者所在的这类高中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需要的,在良性的班级氛围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肯定更加好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正在以是势不可挡的趋势影响着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作为德育工作者,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技术修养,采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因势利导,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高中德育工作的效果,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克华.中学德育工作中几对关系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5):72-73.

[2]雒维琴.新时期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44):384-385.

[3]网络传播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策略.[J].教书育人,2020(10):34-35.

[4]薛栋.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学德育模式[J].学周刊,2019(10):153.

[5]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

(责任编辑:郑晓玲)

猜你喜欢
德育信息技术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