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2021-11-18 03:09:23赵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情境创设应用

赵娟

摘要: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基石,也是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小学音乐作为中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主动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思维创新引导,将有助于推动音乐教学更上一层楼。因此,有必要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现问题,并主动调整教学的模式和途径,继而推动学生素质的提升。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才更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下文将分析创新思维培养中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做具体阐述,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情境创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067

引言

中小学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必然包括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教育价值,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渗透到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使音乐教育教学步入理想的状态。

一、开展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目的

学校开展音乐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虽不能让学生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具体来说,目的主要有四种:一是学习音乐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学习音乐后,学生可以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以及音色、调位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音乐的派别、结构、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实践,也就是演唱,并且能够看懂乐谱。三是让学生对有名的音乐家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知道历史上或国际上著名的音乐家。四是明白音乐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影响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二、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一)认识个体差异,梳理情境教学原则。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考虑到合唱的特殊性,教师要认清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梳理出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境教学。通过观察和实践,在中小学合唱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最常出现的问题包括:(1)学生演唱基础差异大,合唱能力和发声习惯各不相同,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梳理与整合。(2)学生想象能力不同,第一声部的主旋律学生容易记、容易听、容易唱,教学效果较好。而第二声部教学困难。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学情明确情境教学的原则。其一是共同參与原则,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中,借助情境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地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调动手、口、脑、心等,激发合唱的兴趣和热情。其二表达自我原则。合唱注重配合,但音乐本身是一门表现艺术,只有情感表现才能形成音乐,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情境中游戏、嬉笑、玩闹,突破局限性的音乐教学思维,让学生从游戏中感受音乐美,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个性,塑造心灵,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个体,才能形成更好的集体。

(二)理论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创作

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在社会中需要创新型人才的现阶段,音乐教师也有必要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后自主创作探究,为学生搭建创作的平台。在平台中,结合学生个体情况作出指导之后,原本沉闷的课堂也会变得更加有趣味,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变得更加浓厚。之后结合学生的作品给予一些赏识性的评价,很容易就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时候,提到春天,学生们都感觉到比较熟悉。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学习这首歌曲。待完成基础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创作的平台:教师借助多媒体将音符呈现出来或者通过乐器演奏出一些歌曲,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在旋律下编写属于自己的歌曲。在引导中,教师要尽量提醒学生,不要过分拘泥于传统教学的内容,并尝试着将自己的感受和对春天的理解呈现在歌词当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只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穿插到教学实践当中,就可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教学情景,深化情感体验

教学情景是使学科教学生动化且具体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深化学生学习体验的主要方法。音乐学科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因此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全面认知音乐这门课程,从而也无法从该课程中获益。情景教学的生动特征与音乐学科的艺术性质相吻合,因此教师在音乐课程中构建教学情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促使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音乐学科的具体知识内涵相关联,以此帮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学科产生探索热情,进而在深化其情感体验的同时增强音乐创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做好思维创新引导并不是朝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教师需要针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主动反思,并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探索科学的音乐教学策略,从而在不断反思、实践和探究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继而最大化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提升其音乐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中外交流,2018(13).

猜你喜欢
中小学音乐情境创设应用
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2:30:36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29:28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5:0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3:22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