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辅导策略

2021-11-14 08:47曹爱新姚利红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辅导策略网络环境初中生

曹爱新 姚利红

摘要:在我国初中教育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互联网逐渐得到普及的背景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初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大核心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的逐渐普及,在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中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网络环境给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中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基于上述,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辅导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如何塑造初中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应该不断地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的教育优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用现代化个性鲜明的指导方法和教育思想引领初中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如今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除了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便利外,给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影响颇深。

1.1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迷恋网游,影响学习

网络技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出现,为初中生的学习丰富了途径和资源,但是往往由于网络技术中所存在的游戏等形式的娱乐性内容,导致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开始过度的迷恋网络游戏,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游戏上,从而对自身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常在课上出现疲惫嗜睡情况,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降,更有甚者还会有学生因为网络游戏而出现逃学和厌学的情况,不仅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业,同时对其自身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1.2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网络技术的逐漸普及,导致大多数的中学生长时间的沉溺在网络环境中,除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之外,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长时间的沉溺于网络环境中,这种虚拟的网络环境往往会严重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从而对中学生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发展都产生了严重影响。这其中尤其是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身心还不成熟的中学生容易去学习和模仿游戏中的某些人物,导致无法分清现实和虚拟的网络世界,甚至失去理智,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3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社交能力

实际上长期沉溺于网络环境中,学生沉浸于这种虚拟下不良的氛围,往往容易产生很强的孤独感和压抑感,这就导致多数的中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往往缺乏现实感,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况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学生丧失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与人正常交往的能力。

1.4 产生心理依赖,危害身心健康

网络游戏设计大多具有高度竞技性,易吸引中学生长时间沉迷其中,易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第一,长时间的游戏影响了正常的作息时间,长期的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出现内分泌失调、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长时间高度兴奋的网络游戏易导致过度疲劳,对大脑皮质功能产生损伤。第二,网络游戏成瘾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高度亢奋的游戏环节、学业繁重的现实世界,易使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落差,从而带来自杀、离家出走等倾向的风险。

2网络环境下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辅导策略

2.1利用网络互动,构建家校共育机制

在网络环境下,对于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职责。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密切地与家庭进行联系,在网络环境下,老师要注重用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实现积极互动、信息沟通。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获得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和认同,以此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同时,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在家里营造更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在网络环境下,家校之间联系更加密切,更加及时,对学生身上出现的共性问题,家长和教师要结合在一起,想方法,想策略,帮助学生走出心里的阴霾,促进他们快乐成长。通过网络,教师也能够为家长及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科学的方法引领,使得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2提升学生网络安全观念

在具体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恰当应对网络上的不佳信息,除开日常的基础教学外,教师还应输送网络心理状态健康方面的教育知识,设立网络心理健康课程的相关内容,创新和提升传统教学方式,扩展和拓宽思想道德建设教材内容,将网络社会道德教育及相应的法律政策法规融进其中。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重视学生的主体影响力,帮助学生塑造恰当的网络意识和价值观念,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为学生将来的网络学习奠定优良的基础。与此同时,院校还应重视网络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如适时举办网络安全主题大会,请公安机关的相关人员为学生科普网络环境的优点和缺点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院校还可以定期地举办网络知识竞赛,通过学生的解题思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院校还需开设心理状态健康咨询处,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指导教育,为学生给予相应的帮助。

2.3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没规矩,自然不成方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提升网络心理状态教育频率,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观念;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辅导平台之外,还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下手:一是建立特有的学习网站,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过滤之后发布到学校特有的学习网站上,防止不佳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二是提升网络教育宣传,定期举办网络安全演说、宣传等活动;最后,在原来考评的基础上健全激励制度,通过合理的鼓励方式让学生积极参加网络教育实践中。

2.4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育内容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得了更大的信息量,“互联网+教育”在当代教育中越来越普遍,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时代性、多元化,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是一种创新。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实,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课堂融入更多图片、音频、视频,以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元素,吸引学生参与心理健康课堂,使得他们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内容,全方位、多方面地接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这样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这有利于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断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不断实践中实现心理品质的塑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高效化具有重要意义。

2.5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如今在网络环境如此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给予了广泛的關注和重视。为了能够保证中学生的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建立和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比如说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并对网站中的内容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板块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划分,从而为中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在线咨询服务,充分的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来帮助学校共同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素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中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全面提升初中教育水平有重要作用。

2.6线上线下,全面教育

对于初中生群体,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除课堂教育外,还应通过网络教育、榜样教育、实践教育等综合教育形式,进行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利用微博等网络平台加强师生线上互动,可以针对网络公众人物提出的某一话题,共同参与话题讨论,在网络实践中及时了解学生所想,解答学生所惑,引导其自主辨别不良“网红”,自觉抵制低俗的网络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网红观”;另一方面,加强线下教育,对接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社会实践等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初中生笃行务实的作风,使其能够正确、理性对待“网红”一夜爆红和一夜暴富的现象。

3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心理,从而合理地借助网络环境的优势,不断地强化初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永.浅谈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好日子,2019,000(023):P.1-1.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类别:基础教育重点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干预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9-JKGHJCJYZDZX-14

猜你喜欢
辅导策略网络环境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高校辅导员辅导职责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大学一年级女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