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 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小古文的篇幅与比重。小古文虽篇幅短小,但用语精炼、章法精准、智慧精妙。教师可以借助小古文“把握意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精选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创编文本,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断提高语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 思维品质 敏捷性 深刻性 广阔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要求语文教学要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落实到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修订后的新课标又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可见,思维训练应该渗进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但长期以来,由于在解读上过分依赖教参,结果就是过分强调应试,语文教学一直囿于“重语言,轻思维;重记忆,轻思考”的境地,使得语言和思维完全分离。
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大增加了小古文等中华经典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小古文虽然篇幅短小精悍,但其用语的精炼、章法的精准、智慧的精妙,却是其他文体不能比拟的。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小古文教学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把握意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1.不断追问,引领思维向文本深处漫溯
小古文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教学时,绝不能仅仅浮于理解词句意思的表面,而是要在体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明晰文字背后的意象,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时,为了解“志”的意思和包含的意象,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引领学生感知和深度思维。首先,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结合注释,让学生知道“志”就是“心中所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志在太山与‘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与‘汤汤乎若流水”相联系,让学生明晰只要伯牙心中所想,钟子期必然“心有灵犀”,从而引出“知音”文化。学生理解到这个层面之后,教师再次追问:“这里的‘志仅仅是伯牙的心中所想吗?”从而结合上下文,引发学生思考,感悟出“志”不仅是心中所想,还是伯牙心中的“情怀”和“志向”。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思维训练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和思考,逐层深化,使每个学生经历认知不断深入和建构的过程,从而促进思维不断深入发展,获得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
2.类文拓展,引领思维向文本外部发散
思维的深刻性同时涉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小古文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阅读某一篇课文,学生的思维必然得不到相应拓展。学生和课文间的理想状态是双向的,只有将读写训练与思维发散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时,学习了文中“乎”字的含义和用法后,教师紧接着拓展补充了包含“乎”字的词和句子:微乎其微,神乎其神,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借助不同的文本,学生对“乎”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随后,教师要求学生练习写出包含“乎”的句子。一个学生写道:“今天,妈妈买了我最喜欢吃的卤鹌鹑蛋,我将盘子一扫而光,妈妈怪我吃得太快太多,我做了个鬼脸说:‘多乎哉?不多也!”还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即使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不能忘乎所以,要做到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通过拓展类似的文本材料,学生不但对小古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对小古文中的“乎”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二、精选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1.问题驱动,全文视角切入阅读
在小古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喜欢将课文拆分成单个词语理解。先将文本肢解为零碎的状态,然后再进行“拼接”。这样的教学看似“滴水不漏”,实则破坏了小古文的内在意蕴。所以,在教学时不能将小古文拆分肢解,而要观照全文,从整体角度切入教学。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没有进行单个字词和单个句子的分析,而是组织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整体了解故事情节,然后借助问题驱动,让学生从混沌走向清晰。如根据王戎不同寻常的表现,提出这样的问题:“王戎和其他孩子表现一样吗?他为何这样做呢?”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文本,然后让学生表演再现情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词句意思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全文视角”,避免了呆板僵化的逐词逐句解释,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2.拓展学文,古今文体对照阅读
用现代文和小古文进行对照阅读,可以有效降低学习小古文的难度,减缓坡度,并且起到同文异解的作用,为学生感知文意、积累语言和迁移拓展提供支撑。
例如,小古文《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白话文的版本,让学生将这两种内容相同但形式不同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利用白话文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的文意。還可以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小古文用语的精炼。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领会小古文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体会古今文体的差异。
通过这种对比阅读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小古文包含的语言形式和表达上的简洁。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提升语言鉴赏和表达能力。在互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创编文本,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1.模仿练笔,训练表达的流畅性
笔者发现,对于改编小古文,大多数学生都会兴趣盎然。但是,由于没有语言基础,创作会显得“四不像”。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减少难度、搭建支架,指导学生先进行词语填空,然后模仿句式,逐步进行迁移练习,从而达到锻炼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例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紧扣文中两个孩子围绕太阳的形状、温度等方面进行辩论过程的描写,首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想自己见过哪些争辩的场面,然后简单地说说争辩的观点和过程,最后仿照本篇小古文的写法,试着运用文言文的方式进行仿写。在模仿练笔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增强。
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练习机会,通过模仿练笔,使学生的语言风格朝着简洁、精炼的方向发展,训练学生观点表达和联想的流畅性。
2.尝试补写,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小古文语言简洁精炼,常常会在文本中留下“空白”和“缝隙”,带给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填补性想象”,让学生尝试进行续写和补充。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当孩子们看到路旁树上饱满硕大的李子,一拥而上采摘的时候,会说些什么?纹丝不动的王戎看到其他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的时候,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表现呢?”这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创编时,可以指导学生先写白话文,然后再将其改编为文言文。
这样的创编和补写,可以使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思维训练得到有效融合,使文本和个性化思维形成对比和互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也应当向教师指明这个方向。”小古文教学,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掘和利用小古文的文本价值,把小古文教学作为撬动学生思维的支点,合理组织语言活动,以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