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研究

2016-10-26 13:47李娜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敏捷性有效措施供应链

李娜

摘要:采用供应物流协同模式,提高供应链敏捷性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经济收益,因此,本文通过阐述了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的定义,分析了供应物流协同对供应链敏捷性的影响和供应物流二维协同理论与供应链敏捷性特征,联系实际,提出了基于供应物流协同提高供应链敏捷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供应物流协同;供应链;敏捷性;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02

前言

供应物流协同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加强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而供应链敏捷性能够提高信息的收集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而基于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提高供应链敏捷性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能够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增长。

一、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的定义

(一)供应物流协同的定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基于网络经济的优势,不仅提高了成本的控制能力,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将供应链实现统一的管理。因此,供应物流协同就是在供应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供应商供货情况与物流运输情况,同生产部门的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起来,实现统一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由于供货商的缺货情况或运输上的延误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受到影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1]。通过实现供应物流协同,能够提高整个生产链的反应速度,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另外,通过实现供应物流协同的商务模式,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物流模式,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扩大物流行业的优势,实现核心企业上下游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达到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目的[2]。

(二)供应链敏捷性的定义

供应链敏捷性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被提了出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经济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新兴行业由此而诞生,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只有把握好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的积极作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供应链敏捷性主要是指供应链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供应链的形成依靠于众多的经济关系主体,包括供货商、制造商、销售部门以及消费者等,由于市场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供应链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动态的检测,从而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经济活动做出调整,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工具,准确分析市场的需求,制定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降低企业运行风险的同时,提高经济收益[3]。由于供应链所涉及到的主体众多,只有保证信息的共享性,在庞大的供应链运转过程中,才能快速地响应核心企业所作出的调整,才能实现风险的有效规避。另外,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必定是合作为基本前提,跨境、跨行业的发展模式,要求了供应链必须保证较高的稳定性与敏捷性,才能避免单向发展,才能满足于社会的巨大需求,才能使供应链的各经济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稳定增长[4]。

二、供应物流协同对供应链敏捷性的影响

(一)供货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协同

供应物流协同的程度与供应链的敏捷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供方和需方共同构成了供应链,保证了供应链的完整,在供应链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的作用力,和消费市场的固定模式,供方仍然占据了有力的地位,保证了供应物流协同,就必须要保证供方的协同,即供货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协同,二者之间的供应关系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了供货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信息管理与角色定位上实现统一,才能保证二者的长期合作,且只有稳定了供货商与制造商的关系,才能稳定整个供应链。根据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必须要将制造商定义为供应商的客户,将资源进行有效的联合,才能实现供应链集成发展,才能对供应链的运行提供积极的影响,才能促进供应链的敏捷性[5]。

(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

在市场供求关系分析中,制造商是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主体,只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制定生产计划,对供应商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避免供大于求、供小于求的现象发生,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针对于制造商单一的应对项不同的是,供应商不仅要面对制造商提出的各种要求,同时也要主张供应商之间的协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供应商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了,传统的竞争模式无益于行业的发展,无益于产业结构的提升,且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只有将供货商实现内部联合,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才能实现供应商之间的协同[6]。而供应商由于在市场关系联系最为紧密,能够快速的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同时内部的联合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递,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制造商供货不足的难题,另外,实现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可以优化行业环境,提高下游产业的服务水平,促进整个供应链的良好发展,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提高经济收益,提高供应链敏捷性。

(三)物流服务能力

如果说供应商与制造商是供应链的两端,那么物流行业则是实现供应商与制造商有效联合的纽带,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将物流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建立了三角分布的理论模型,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的发展情况与物流服务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基于现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我认为,物流行业必须要建立在供应商与制造商关系之上,并形成双向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物流服务的能力,加强物流与制造商、供货商的有效联系,保证信息、资源的及时传递,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现代的物流发展不仅包含了传统物流的存储、运输的基本功能,市场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了物流必须要实现控制动态性与组织稳定性,要以提升服务水平为基本,不断实现配送的高效与安全,增强市场反应能力,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7]。

三、供应物流二维协同理论与供应链敏捷性特征

(一)供应物流二维协同理论

供应链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稳定性是基本要求,敏捷性是提高经济收益能力的保障,将供应链通过物流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落实,能够将供应物流整体发展与供应个环节相联系,实现问题细化,建立多种应急方案的目的,因此,供应物流二维协同理论由此诞生。二维协同理论就是针对于供应链两端的制造商与供货商,将制造商与供货商作为二维理论的两个基点,融合资源分析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物流运输能力,实现整体供应链的统一发展,并重视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加强对市场及政策的分析能力,不断优化供应链内部环境,实现处于供应链两端的经济主体的收益增长,达到以供应链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目的[8]。

(二)供应链敏捷性特征

供应链敏捷性具有单一指向性。供应链是否有敏捷性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是检验供应链是否具有敏捷性的唯一途径,而市场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唯一的检验途径使得供应链敏捷性具有单一指向性,针对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考量,由此产生了具体的生产计划,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敏捷性,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感知能力,为供应链敏捷性发展提出了基本的方向;供应链敏捷性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供应链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而产生,而供应链敏捷性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供应链在信息交互上实现的及时传递与共享,对客户基本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也都应用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了效率上的提升,实现了资源上的透明,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供应链敏捷性的影响,实现了良性发展的态势。

四、基于供应物流协同提高供应链敏捷性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生产系统的敏捷性

生产系统作为供应物流协同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生产系统是制造商的在供应链的主要作用,通过对市场的分析与供货商的合作,制定生产计划,因此,在生产系统中提高敏捷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个供应链敏捷性,减少由于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引发整个供应链崩溃。另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想提高供应链敏捷性,就要转变生产系统的运行模式,从过去的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定制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系统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的减少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的货物堆积,避免给制造商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9]。

(二)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市场的反应能力是检验供应链敏捷性的唯一途径,因此,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必须要从提高市场反应能力角度入手,传统的供应链发展模式中,关于市场环境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下游制造商中,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反应能力,必须要加强供货商与物流运输方的市场反应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分析市场环境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形式,面向消费者实现产业的个性化服务,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实现经济收益的增长。

(三)提高物流组织的敏捷性

传统的供应链忽视了物流的作用,而现代化的供应链必须依靠物流的快速与可靠,实现供应物流协同也必须要以物流的现代化发展为前提,因此,必须要提高物流组织的敏捷性,要加强信息化物流的发展进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运输的实时监控,在物流运输的各节点实现信息交互,并制定多种应急方案,保证物流运输的可靠性,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有效交换,推动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

(四)提升信息系统的收集与分析能力

信息是保证供应链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发挥出信息系统的收集与分析能力,才能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发展,信息系统作用于供应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用于供应链的内部。信息系统能够联合内部的各环节,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能够增强供应链应对风险的能力,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积极应对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作用于供应链的外部,供应链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发展的基本模式除了扩大自身的结构之外,同时也表现在联合其他供应链中,信息系统能够促进个供应链的有效联合,在合作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合作中不断创作发展机遇,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平摊风险,实现利益共享。

(五)建立供应链敏捷性评价体系

传统的供应链敏捷性评价体系主要根据经济收益来制定的标准,与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匹配,造成供应链敏捷性评价体系失灵,限制了供应链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建立科学的供应链敏捷性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影响供应链敏捷性的因素,通过标准的建立规范供应链内各行业的发展,实现系统性能的有效改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生存的风险,因此,只有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达到稳定增加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佳洁,徐然,李江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01(01):35-40.

[2]韩小汀,欧阳桃花,胡婷婷,等.从敏捷性视角谈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北航案例中心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5,02(02):173-188.

[3]杨艳玲,田宇.信息共享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战略伙伴关系与客户关系的双重视角[J].管理现代化,2015,04(03):64-66.

[4]刘洪涛,张慧中,何明海等.供应链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5,03(11):181-191.

[5]程国平,荀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协同创新模式运行绩效研究——以电子商务综合物流平台为协同平台[J].物流技术,2015,21:60-66.

[6]张莉.绿色供应链组织间知识共享决策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关系风险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6,03(03):23-30.

[7]莫海生.电商平台下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组建及其平台运行模块简析:敏捷建造[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03(09):74-75.

[8]娜仁图雅,曹刚,王斯慧.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6,02(03):29-37.

[9]陈伟,彭程,杨柏.跨企业知识共享、知识泄露与创新绩效——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6,06:1-7.

猜你喜欢
敏捷性有效措施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C2系统的敏捷性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