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势在必行,文章围绕“双减政策”要求,初步探讨了教育培训机构转型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一些个人思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转型发展;思考
一、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
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规范培训服务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等。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强化常态运营监管。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等。
二、教育培训机构如何应对
在这个时候,转道或转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学科类课程转素质类业务。重新设计产品的难度也不小,但至少所服务的客户群体没有发生变化,获客难度相对小一些。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编程、研学、托育都是现阶段可以探索的方向。如:新东方各地分校正在招聘负责编程、音乐、美术等品类的员工,投资冰上运动培训机构万域芳菲;大力教育推出“美育大师课”;豆神教育推出“豆神美育”;好未来旗下教育品牌“励步英语”正式更名为“励步”,并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和系列素质教育新产品,包括英文戏剧、口才、美育、书法、益智、棋道等。
转场职业教育。相较于学生,中国的职场人数更多,市场前景更大,大学生在步入职场以后,如何将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持续掌握和准确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等,存在潜在需求;同时,近年来攀升的公考、研考及各类资格证、学历考试人数,也展现出成人和职业教培市场的巨大潜力。以搜题起家的作业帮便悄然上线了成人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不凡课堂”,主要面向18岁及以上成人完成资格证考试辅导以及兴趣类教育。目前开设成人英语、教师、财会、公考四类课程,有免费公开课及付费正价课;好未来正式对外披露成人教育品牌“轻舟”,旗下有轻舟考研帮、轻舟考满分和轻舟留学三个子品牌,覆盖考研、语培、留学三个领域;高途教育正式宣布开通成人教育业务,将旗下成人在线教育平台正式定名为“高途在线”,旨在融合在线化的教育科技和高标准的教学产品服务,帮助成人用户群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迭代升级,致力于打造终身学习的“充电站”。网易有道宣布业务架构调整,成立“有道成人教育事业部”,致力于成人学段课程的研发。
开设课后托管或者与公立学校合作的托管。托管,与学科类培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作业托管,可以发挥学科类机构的优势。与公立学校合作托管业务,也是未来学科类机构转型的方向,如:手机App进校、暑期托管服务供应商、“5+2”课后服务供应商,拓展学习力培训、专注培训、学习方法总结、学习力提升,学习问题诊断,学业规划等。好未来上线托管品牌“彼芯”,以开设线下课后成长中心为主要业务模式,招收小学生,提供放学接送、餐食、课内作业、自主提升等服务。新东方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将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中心。
转向游学研学和营地教育。与研学游业务以旅游線路作为载体的模式不同,营地教育更多的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例如主题营地、度假村、酒店,然后在固定区域内进行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三、教育培训机构转型思考
调整办学方向。由过去的面向中考、高考,主要是学科培训,调整为“三个服务”,为国家教育中心工作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家长服务。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项目,比如研学旅行、社会实践、书法、古诗词、阅读、小记者、小演说家等等。第二,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类培训。比如编程、人工智能、全脑开发等等。第三,小制作、小发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科学素养培训。
转变培训观念。要明确校外培训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补充选择。即便是课后辅导,也绝不是再去学一遍整本教材,也不是学习另外一个学习进度。课后的培训一定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安排适合的。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学员课后培训的学习方向。
当下的教育培训行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无论是头部机构还是小型机构,都要勇敢面对,冷静分析,努力为机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简介:
杨晓明,1969年3月出生,男,汉,上海市,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继续教育学籍学历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