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读·感悟·趣味一一小学古诗文“六步走”教学模式探究

2021-09-22 00:43韩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3期
关键词:敬亭山读法古诗文

韩剑

素读强调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对文本逐渐理解、感悟、提升。那么如何把古代的“素读”与现代的古诗文教学联系起来呢?笔者认为在秉持反复诵读的理念下,以丰富诵读的方式,构建素读教学新授课型“六步走”教学模式:有理解地初读,有重点地再读,有思考地细读,有联系地品读,有趣味地熟读,有记忆地乐读,最后借助歌诀乐读法,让古诗文牢牢读进学生记忆里。六步彼此契合、前后衔接、一气呵成,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的改进,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一、有理解地初读

上课初始,教师通过介绍诗人和诗题帮助学生理解整首首诗的内容大概。进而在老师的示范朗读下让学生带着对古诗的初步理解进行自由的初读。就如我在教授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课初先介绍作者和诗的题目。从教师的介绍中学生会了解到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敬亭山时创作的。接着先由老师进行泛读,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正音和把握古诗的节奏,这样学生在进行初步的朗读时就会很快的读通、读顺、读流利古诗。

二、有重点地再读

这一环节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下注解中重点的字词的意思,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尝试通过课下注解读懂古诗的意思。《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在初读之后,通过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古诗中重点的的字词的解释。接着学生进行有重点的再读,通过理解重点字词的反复再读,进一步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三、有思考地细读

学生对古诗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后,必然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一环节就是通过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再次的细读古诗。这一环节重点不在于教师对文本进行精深透彻的解读,而是在于教师能通过学生的疑惑,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细细的品读,教师通过点拨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文意。

如,《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作者为什么写鸟儿和云朵都远去了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疑问转换成问题,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细读,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见解。此时,在我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拔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的细读。抛出问题一学生带着问题品读一学生发表意见一教师点拨一学生再次品读。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古诗的内涵。

四、有联系地品读

有联系地品读,即是通过有联系品读,拓展相关诗文、创作背景等,让学生联系起来读,加深理解、品味情感。通过上面三个环节,学生已经对《独坐敬亭山》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了一个比较深的认识。但理解仍还不够深切,还只是浮于表面的对文字意思的理解,不能从内心深切地体会到作者那种从文字传达出的孤独、寂寞之情。为了能更好的讓学生体会作者的那种内心的感受,我通过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推荐一些作者这个时期的诗作,进行对比品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让学生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除了介绍诗作背景,我还推荐了李白的另外一首诗《月下独酌》这这首诗和《独坐敬亭山》一样都表达了诗人的那种孤独寂寞的情感。通过背景介绍和对比品读,让学生走进李白,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更好的体会诗人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五、有趣味地熟读

有趣味地熟读,教师通过变换节奏读、穿插游戏读、填空式朗读等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习古诗回归到最基本的“素读”方式,熟读成诵。这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我分别设计了师生PK读、男女PK读、车轮战、串串红、文白对读法、复沓,通过这些方法的刺激,让学生读熟、读会古诗。

六、有记忆地乐读

借助歌诀乐读法,让古诗文牢牢读进学生记忆里。古诗文因为它所处时代久远和本身语言构成都和现代语言大不相同,因此对古诗文的记忆和诵读一直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课上引用古诗词吟诵专家陈琴老师首创的“经典素读”古诗文吟诵法。

陈琴歌诀乐读法,又称歌诀体,是一种非常符合古代格律技巧的素读读书方式,它的主要方式是歌谣或念白或咏叹。这个方法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大声诵读,开启学生智慧,达到积累古诗,诵读古诗的目的。学生快乐地学习,通过有序的音乐节奏记忆诗文;通过大声的诵读,潜移默的浸润于诗文;通过表情达意的理解,体悟诗人精神。课程最后,用这种有音韵和谐的节奏性诵读方法,再次加深对《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记忆和背诵。

对古诗文的教学,好比在与古代文人来一场对话,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继承,是古今思想的对撞。采用素读的教学方式,通过反复的读,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的目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有效的古诗文教学工作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敬亭山读法古诗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龙闯迷阵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答案大放送
为什么要去敬亭山(诗)
《独坐敬亭山》主题质疑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独坐敬亭山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