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薇
近年来,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显著。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微课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新方式,微课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一重难点知识、教学环节或重点习题开展时间短、针对性强、共享性突出的教学活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解决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大难题,全国掀起一阵线上教育狂潮,而在这狂潮中微课是线上教育重要的形式,教师们通过分享优质微课资源,让学生继续延续因受时间和空间影响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把抽象具体化,容易理解掌握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即使小学阶段数学的相关理论、定义、公式比较浅显,但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依然是抽象难懂,学习难度较大的。微课的出现,大大解决其难题,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视听功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让数学知识立体具化,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消化。
(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习得知识,但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上课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因此有些学生上课走神未能听到老师讲的重点,导致作业不会做,增加父母辅导作业的负担。而微课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教师通过手机互联网便能将本节课的微课共享给学生,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通过微课反复进行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动画激趣,激发学生探索欲。
小学生活泼好动,容易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去摆一摆、试一试验证数学的相关公式及定律。很多时候,仅凭教师的解释,学生很难去理解老师的要求,无从入手。而通过微课展示,教师将需要学生动手的内容,以更直观的动画播放,让学生去模仿、去创新、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微课玩转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对课堂起关键作用,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复习导入、设问导入、谈话导入等。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复习导入,通过复习直接过渡新授内容,该导入能巩固知识,但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他们更加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巧用微课进行短小精悍又生动的課堂导入,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冲击,从而有利于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应用于突出重、难点
一节好的数学课最重要的是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掌握及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因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未发展起来,导致对理解数学的知识点还有一定难度。而教学重、难点通常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便会逐渐数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课堂中突破教学难点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微课应用于巩固复习、拓展提升
常规教学课堂中,学生因个人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基础知识等差异,导致班上出现两种情况,一部分同学并未在课堂上掌握知识,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简单,无挑战性。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对全班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课后解答。但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课后复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消化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可以搜集课后提高内容的微课推送成绩优异的学生,让他们钻研学习,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通过微课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更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
三、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反思
(一)将微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益处
l.微课优质资源丰富、全面
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只要有手机和互联网,就能搜索优质、完整的微课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就能推送学生自行学习。在新冠期间,教师和学生都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不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东莞市教育局推出电子书、一系列的备课及课程微课,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备课,并将微课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课程内容。
2.微课制作方便,灵活运用教学中各环节
教师在资源库中如果找不到班级学生适合的微课时,可以自行制作微课,微课制作流程简便、易操作,教师可以借助Camtasia和ProdocSH学科工具及其他录屏和学科软件录制,根据学情和本课时需要,制作适合学生的微课教学内容。
(二)微课引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学生学习条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微课虽比传统课程更有趣,但对于自制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学习效果不佳。他们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或趁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辅助理论教学,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微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总之,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优化教学,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