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芳
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文化理解五个方面。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并将知识技能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美术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一、关于美术核心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尹少淳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提到: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文化理解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相互交集的,与当今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社会的发展相关联。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并将知识技能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小学美术课堂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探究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而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指的是产生新的思想,发现和创造新生事物的能力。每个小孩子都天生具有创造力,新课程改革后,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孩子们内在的创造能力,在感知美术这门艺术的魅力同时,对学习充满兴趣与积极性,大胆想象创造,在爱学、乐学中发展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究:
(一)课前导入多元化
要上好每一节课,首先就是要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课前的导入尤为关键。精彩的导入,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备课时,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导入设计。低年级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行为习惯、学习的专注力差,以致影响创造力的表现。为了尽快稳定他们的课前情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前我常常以讲故事、猜谜语、玩游戏等方式导入。例如《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我给学生讲与太阳有关的《后羿射日》,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专注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高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我则用猜谜语、情景创设、制造悬念等导入方式,引导他们探究的思维;多元化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活跃创新思维,带给学生更多想象与创作的空间。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美术课程都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教学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内在的学习创造力。如,在传授实物拓印的绘画方法时,我让学生在美术室、校园、家里这些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观察、发现、寻找到合适纹理的印材,进而推动其动手进行操作实践,感受不同工具、不同颜色、不同形式的拓印方法,这些常见的物体,通过孩子们的手拓印出美丽的画面,收获实践的乐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刻地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同时培养了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表现美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途径来获取信息,然而,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往往是“填鸭式”,使得教与学这个过程变得枯燥、沉闷。图像识读是核心素养其中的一个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可以很好的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开展以来,多种APP软件在课堂上普遍使用,使得课堂教学的方式跟以往相比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图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愉悦学习的情绪,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软件设计一些巩固知识的小游戏,令枯燥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在表现书包的大体结构,以及如何生动形象地刻画细部特征上,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较容易地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四)评价方式综合化
在教学中,因为各种因素,学生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面对同一个课题内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让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从而提升创造力?我发现,老师对学生给予的评价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在现实的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会忽视这点。因此,我在给予评价时,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掌握学习内容与技能的表现、参与课堂学习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形式可以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进行。
三、结语
美术教育并不是培养每个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希望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抒发情感,激发创作的动力,表達自我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体验获取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的主题,今后需要我们努力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康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