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炜丽 刘萌萌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途径不断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1-2],各类网络教学软件应运而生。基于这一背景,如何将新兴软件与传统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3-5]。本课题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对构建“云班课+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机械基础》是高职高专数控、模具、电气自动化等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技能训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知识,懂得运用机械设计原理知识进行生产实践,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中的一般通用零部件设计方法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态度。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数控181班共56名学生,也是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且学生学习的时空性也有所限制。而本次探索将“云班课”引入课堂,通过对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全过程管控,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采用“云班课”软件,结合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的课堂理念,打破时空界限,实现学生碎片化的自我学习管理,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本次研究过程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以数控181班56位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课前探索、课中管理、课后管控三个方面实施。
1.发布课程资源
利用云班课可以提前在班群里发布课程资源,通过本地上传(包括拍照、图片、视频、PPT课件、文件等)、网页链接和资源库三种方式进行上传,如图1和图2所示。让学生可以提前对课程梗概有一个初步认知,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课下对课程进行巩固复习,同时老师也可以监控资源学习人数。
图1 本地上传资源图
图2 资源库
2.开展线上讨论
通过活动中的轻直播/讨论或者投票/问卷,可以设置问题讨论或投票,比如课堂教学意见反馈,通过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有助于老师发现自身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便作出反思和改进。或者也可以进行本节课课程内容相关问题的讨论,以便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度和掌握度,以便针对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参加问题讨论,可以获取相应经验值,并可纳入最后的平时成绩中。
通过课前探索,有助于老师掌握学生课下学习动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拓宽了学习空间,使得学生在课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通过云班课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使用设置助教功能,可以让学生助教协助老师进行课堂活动的管理。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实物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
1.考勤签到
通过云班课的签到功能包括限时签到、一键签到、手势签到,通过丰富的签到功能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签到统计,整体出勤率会以曲线图形式展示,且会得到每次课每个学生的出勤率以及未出勤签到的具体原因,不仅可以保证学生考勤的真实性和公平性,也能实现学生的课堂考勤管理,保证学生的到课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因事因病请假的学生,可以手工登记学生的具体考勤记录。设置签到的经验值,即可统计考勤经验值,并纳入最后的平时成绩中。
2.课堂表现
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云班课中的提问法包括举手、抢答、随机选人(摇一摇)、手动选人、小组评价等方式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过程监督。如通过举手提问,可以了解学生整体对课堂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通过抢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随机选人(摇一摇),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是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是他们认真参与课堂学习的“强心针”。通过手动选人,可以挑选平日里沉默的学生,增强他们的参与度,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小组评价,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以及知识内容的整合能力。
教师通过云班课进行作业布置、测试布置等,学习可以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测试,达到知识巩固和拓展的效果,并可得到相应的经验值,纳入最后的平时成绩。同时,老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线下对于课程资源的学习情况。
1.布置作业
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形式为纸质档,手写提交作业,老师批改后发给学生或留底以便检查,这种作业形式太过单调,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激发。通过云班课中的添加活动可以添加作业任务,设置标题、分组、用途、任务详情、评分方式、作业分值及评分点、最晚提交时间、参考答案等。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编辑或者添加附件两种方式完成作业提交,而添加附件形式多元化,可以添加图片、视频、文件、语音等内容,满足不同科目作业的具体需求。
对于作业的评分方式,传统教学由老师进行批改,形式单一。云班课提供了多种选择:老师评分、指定助教/学生评分、学生互评、组间互评、组内互评。多样的评分方式克服了传统评分方式的单一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能通过学生评分、学生互评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老师的时间局限,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形成以评促学的良好风气。
除此以外,通过设置参考答案,学生在互评中或活动结束后可以查看参考答案,学生可以将自己作业进行对比,发现自身问题,与强调以老师批改的结果为标准的传统作业相比,有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认知。
2.布置线上测试
通过云班课新建线上测试,测试可以放在课后进行。老师根据课堂所授知识点,整合整章内容,将章节测试题导入活动库,上传测试题。题目顺序可以选择乱序,可以设置截止时间,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时间意识;通过设置重做次数,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可以设置查看答案时机,有测试活动结束后查看和交卷之后查看两种方式可以选择,有助于学生对错题的反思,从而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学生完成线上测试后,老师可以查看测试结果包括作答人数、测试分值、测试用时,全方位监控学生的线上测试情况。通过云班课对学生线上测试的分析,可以得到学生测试的平均分、平均用时、区间—人数分布图以及单道试题的正确率统计,这些指标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薄弱知识点,可以进行复习巩固。
老师和学生的实时在线沟通交流可以通过云班课的消息功能实现,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将课程内容、知识点或者其他学习生活方面的疑问进行推送,老师在课余时间可以一一进行回复,打破老师和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局限,及时解决学生疑问,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同时也能够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课程结束后,针对班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情况,通过课堂活动报告可得以反映。
活动构成图如图3所示,本课程共开展86个教学活动,包括32次签到(占比37.21%、43次课堂表现、1次投票问卷、1次轻直播/讨论、9次测试。说明老师对于线上活动的组织频率较高,活动形式比较丰富。
图3 活动构成
活动参与度如图4所示,展现了学生对每次活动的参与度,投票问卷参与度75%,轻直播/讨论参与度75%,测试参与度78.77%,签到率98.01%,整体参与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图4 活动参与度
签到率如图5所示,每次课的签到率通过拉动下方滚动条一览无余,图中反映出整个教学学习阶段签到率保持在94.44%以上,学生出勤率较高。通过显示的签到率最低同学,了解学生出勤率低的具体原因,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纠正其学习态度。
图5 签到率
课堂表现情况如图6所示,共发起43次,共选中学生528人次,每一次课堂表现选中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进行展示。以2019年12月8日为例,选中人数56人,最高分10分,最低分10分,平均分10分。该图统计了整个教学阶段的课堂表现情况,一方面体现出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便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开展的课堂活动数量及学生的表现情况。
图6 课堂表现得分情况
通过以上的具体报告和分析,体现出“云班课+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反馈出学生在整个教学阶段的学习综合状况,学生出勤率在98%以上,80%以上的学生经验值达到优秀级别,学生各项活动的参与度都保持在中等以上水平;另一方面反映出老师在整个“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准备的充实程度及课堂活动组织的丰富性。同时,本课题研究实现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系统性监控管理,有助于老师总结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重构活动形式,为以后的课程教学注入新动力,输出新活力,为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