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健
摘要:育人先育德,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核心素养教育观念下,教育界逐渐重视其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发展成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体育学科作为主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其实在德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也有着非常好的教学功能。本文研究了小学几段学生德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分析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德育功能;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035
随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也成为了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现在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小学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并探寻有效实施的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主要包含了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小学德育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的德育主要是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文明行为习惯、自身道德品质等。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目标:第一,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正直自信、勤劳勇敢、文明礼貌等基本的道德素养。第二,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第三,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精神思想。第四,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热爱集体,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尊重集体和个体,团结同学,听从集体的安排,具备同学间协作共赢的能力。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通过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锻炼,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通过在身体锻炼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课下的身体锻炼任务,让学生每天做三组俯卧撑,每组做十五个。教师可以拿出纸笔,统计学生每天的锻炼任务完成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签字。人们对于签字这些付诸了一定“信誉”的行为会更加看重,同时通过对学生的锻炼效果反馈收集,让学生有自觉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再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长跑训练,当学生比较疲累的时候,鼓励学生继续坚持跑完,让学生克服自身的“极限”以此锻炼学生的勇敢和韧性,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通过竞赛规则教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在现实生活和学习当中,学生需要遵守校规校纪以及法律法规,在体育竞赛当中同样如此。教师可以通过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而渗透有关遵纪守法的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内部的篮球比赛,在比赛之前带领学生学习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并在实际竞赛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当学生违规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提醒。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比赛规则制定的由来,映射遵纪守法的必要性,如比赛球场上禁止一些不合理的动作如拉拽、拌腿等,是为了保护每个人的安全,体现比赛的公平性和技术性,营造一种和谐的比赛氛围,规则的制定是维护了赛场上每一位球员的自身利益。反映到社会规则以及法律法规上面也是如此,遵守这些规则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社会环境更加公平和公正。通过竞赛规则的教学,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结合国家体育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体育教学就离不开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我国体育发展的相关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重要的国际竞赛,让学生感受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响起国歌时候的自豪和骄傲。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一些体育项目教学的时候,给学生树立一些奥运冠军的榜样,让学生通过他们的事迹获得学习的动力,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提高乒乓球,每一位学生都会感到骄傲,乒乓球可以说是我国的“国球”。教师在教学乒乓球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为了国家荣誉奋力拼搏的比赛视频,在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的同时也能够利用爱国情怀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教師可以拿女排几十年的发展史给学生们进行讲解,让学生领略中国女排在世界赛场上的风采,尤其是通过女排辉煌到下滑再创辉煌的战绩,激励学生学习体育,激励学生的爱国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我国百年奥运梦的完成历史,讲述国家发展强大的艰辛历程,讲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通过学校运动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分年级进行班集体之间的竞赛。教师在带领学生参加运动会的同时,也可以渗透集体主义精神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在运动会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整个运动会的成果。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班集体的荣誉感,体会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尤其是,运会上一般都会根据班级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排名,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份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即便没有参加竞赛项目,为参加比赛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集体精神的体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运动会,引导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强化一些团结协作项目的组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两人三足跑、接力跑等课堂竞赛,让学生学会与集体中他人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还是要回归到教育内容本身,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体育项目,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功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教师要明确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在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效。
参考文献
[1]赵铭坤.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教育艺术,2021(03):52+55.
[2]姚会文.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2021(11):169-170.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实验小学